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19 植物的无素缺乏症(溶液培养)

实验19 植物的无素缺乏症(溶液培养) 原理   植物的生长发育,除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外,还需要矿质元素,否则植物就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甚至死亡。应用溶液培养技术,可以观察矿质元素对植物生活的必需性;用溶液培养做植物的营养试验,可以避免土壤里的各种复杂因素。近年来也已应用溶液培养进行无污染蔬菜的栽培生产。 仪器药器   分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20 单盐毒害及离子间拮抗现象

实验20 单盐毒害及离子间拮抗现象 原理   离子间的拮抗现象的本质是复杂的,它可能反映不同离子对原生质亲水胶粒的稳定度、原生质膜的透性,以及对各类酶活性调节等方面的相互制约作用,从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仪器药品   烧杯    纱布   石蜡 0.12mol/L KCL   0.06mol/L CaCL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学验21 植物根系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学验21 植物根系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原理   植物根系对不同离子吸收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盐类,对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吸收量也不相同。本实验是利用植物对不同盐类的阴、阳离子吸收量不同,使溶液的pH发生改变以说明这一吸收特性。此实验也使我们了解什么是生理酸性盐与生理碱性盐。 仪器药品   pH计      精密pH试纸   移液管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22 离体根对铵离子的交换吸收

实验22 离体根对铵离子的交换吸收 原理   植物根系以阳离子交换的方式吸收离子。根部细胞质的蛋白质大分子和原生质膜都带负电荷,与阳离子(如H 等)结合。当根系浸在盐类或其他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就进行交换吸附,把介质中的阳离子吸附到原生质膜表面上,而将原来结合的H 或K 等阳离子释放出来,此种交换吸附不需要代谢能量。   植物根部从土壤胶体中吸收盐类,有间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15 植株硝态氮的比色测定

实验15 植株硝态氮的比色测定 原理   硝酸根经还原成亚硝酸根后,与对氨基苯磺酸,a-萘胺结合,生成玫瑰红色的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硝态氮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主要化学反应如下式: 仪器药品   比色计       离心机   研钵        容量瓶   50ml大试管     移液管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23 氧对小麦离体根吸收钾离子的影响

实验23 氧对小麦离体根吸收钾离子的影响 原理   生活细胞对无机离子的吸收与新陈代谢过程有密切关系。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是植物从外界介质中吸收离子的必需条件。在缺氧的情况下,离子吸收就缓慢或停止。当供给氧气时,吸收就转旺盛。 仪器药品   火焰光度计    三角烧瓶   容量瓶      移液管   研钵       漏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24 根系体积的测定

实验24 根系体积的测定 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根系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即为根系本身的体积。利用简单的体积计,用水位取代法,即可测知根系的体积。 仪器   长足漏斗    移液管   橡皮管     铁架 操作步骤   1.仪器装置   用橡皮管连接作为体积计的长足漏斗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25 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25 根系活力的测定   植物根系的作用,主要有(1)对地上部的支持和固定;(2)物质的贮藏;(3)对水分和盐类的吸收;(4)合成氨基酸、激素等物质。因此根系的活力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这里介绍两种测定方法,供选用。 Ⅰ.α—萘胺氧化法 原理   植物的根系能氧化吸附在根表面的α─萘胺,生成红色的α—羟基—1—萘胺,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26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26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原理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素代谢作用中关键性酶,与作物吸收和利用氮        简单易行,在一般条件下都能做到。 红色的偶氮染料。反应液的酸度大则增加重氮化作用的速度,但降低偶联作用的速度,颜色比较稳定。增加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度,但降低重氮盐的稳定度,所以反应需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这种方法非常灵敏,能测定每m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29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纸层析法)

实验29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纸层析法) 原理   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丙酮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纸层析是其中最简便的一种。当溶剂不断地从层析滤纸上流过时,由于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30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柱层析法)

实验30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柱层析法) 原理   吸附剂如蔗糖、Al2O3、MgO、CaCO3等对各种物质有不同的吸附力,吸附力的大小随吸附剂的种类而异;同一吸附剂在不同的溶剂中吸附力的大小也不同。被吸附的物质由于其结构中极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吸附力也不相同。各种官能团的极性大小次序为;-CH2-CH2-<-CH=CH<-CH=CH-CH=CH-<-OCH3<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31 植物体色素及其性质

实验31 植物体色素及其性质 原理   植物色素包括脂溶性的叶绿体色素和水溶性的细胞液色素,前者存在于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如叶绿素;后者存在于液泡中,特别与花朵的颜色有关,如花青素属黄酮类物质。了解它们的性质有助于对其生理功能的理解。 仪器药品   分光计       天平   研钵        分液漏斗   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曲线

实验32 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曲线 原理   叶绿素能够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而让其他波长的光透过,这是叶绿素的光学特性之一。将叶绿素的吸光度对波长作图,绘成的曲线,称为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曲线。了解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曲线,有助于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性质。 仪器药品   751型(或721型)分光光度计      台天平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28 真核生物钙调素的酶联免疫测定法

实验28 真核生物钙调素的酶联免疫测定法 原理   本法是一种测定抗体的竞争性固相酶联免疫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先将抗原──CaM与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结合,然后将经待检CaM(标准样品或检样)部分中和的兔抗CaM抗体加入微量滴定板孔中,抑制固相CaM和抗体的反应。接着,废弃上清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35 改良半叶法测定大田光合强度

实验35 改良半叶法测定大田光合强度 原理   改良半叶法系将植物对称叶片的一部分遮光或取下置于暗处,另一部分则留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过一定时间后,在这两部分叶片的对应部位取同等面积,分别烘干称重。因为对称叶片的两对应部位的等面积的干重,开始时被视为相等,照光后叶片重量超过暗中的叶重,超过部分即为光合作用产物的产量,并通过一定的计算可得到光合作用强度。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33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33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原理   如果混合液中的两个组分,它们的光谱吸收峰虽有明显的差异,但吸收曲线彼此又有些重叠,在这种情况下要分别测定两个组分,可根据Lambert—Beer定律,通过代数方法,计算一种组分由于另一种组分存在时对吸光度的影响,最后分别得到两种组分的含量。   如图9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曲线,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峰在66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37 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氧电极法)

实验37 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氧电极法) 原理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可以用薄膜氧电极进行测定,它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以连续测定水溶液中溶解氧含量及其变化过程(参阅实验88)。 仪器药品   氧电极仪     记录仪   电磁搅拌器    超级恒温水浴   放映灯      照度计   大号注射器    碳酸氢钠   饱和亚硫酸钠   0.1mol/L磷酸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36 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pH比色法)

实验36 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pH比色法) 原理   空气中的CO2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使得水溶液的pH值发生改变,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即有一确定的数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知道了溶液的pH值,即可计算空气中CO2的浓度;知道了光合作用前后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即可计算光合强度。本方法使得上述平衡关系在一密闭系统中建立,以排除外界环境的影响,用NaH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39 藻类植物光合强度测定

实验39 藻类植物光合强度测定 原理   藻类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CO2,放出氧气。测定盛藻容器水中的含氧量,即可计算出藻类植物的光合强度。   以Winkler氏法测水中溶解的氧,方法准确而且简单易行。甚至极谱测氧都需用此法校准。   本法是根据向定量的水中加入二氯化锰(MnCl2)及氢氧化钠,二者反应产生氢氧化亚锰。水中如果有氧,则Mn(OH)2可被氧化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验40 离体叶绿体对染料的还原作用(希尔反应)

实验40 离体叶绿体对染料的还原作用(希尔反应) 原理   离体的完整叶绿体,在合适的氧化剂存在下,例如染料二氯靛酚(DCPIP),当照光时,可以使水光解释放氧气,同时使染料还原,结果染料从原来的蓝紫色变为粉红色至无色。此反应为希尔所发现,故常称为希尔反应。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前后染料吸光度A的变化,变化在4─5分钟内呈线性关系。 仪器药品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