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栎又名青冈树、铁椆。因它的叶子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色,所以称为“气象树”。青冈栎是壳斗科的常绿乔木,5 月开黄绿色花,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细长下垂。坚果卵形或椭圆形,生于杯状壳斗中,10月成熟。青冈栎为亚热带树种,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朝鲜、日本、印度也有分布。它对气候条件反应敏感,是因为叶片中所含的叶绿素和花青素的比值变化形成的。在长期干旱之后,即将下雨之前,遇上强光闷热天,叶 ...
紫葳科梓树属落叶乔木。又名金丝楸、梓桐等。梓树属约13种。产亚洲及美洲;中国产5种,另1911年自美洲引入栽培种3种。树高可达30米,胸径达 1米。主干通直。单叶,大形3枚轮生稀对生,叶片大三角状卵形或长卵形,叶基叶脉三出基部脉腋有紫色块状腺斑稀呈黄绿色。花大形成顶生总状花序花冠合瓣二唇状,上辱2裂,下唇3裂裂片常具褶皱,粉紫色,内有紫色斑点,发育雄蕊2退化雄蕊2~3。通常繁花满树但不结果,结果时 ...
世界上有许多巨大的树木,北美最大的世界爷直径达12米,非洲的大胖子树——猴面包树直径也有10多米。可是和百骑大栗树相比,它们只能称弟弟。百骑大栗树又叫“百马树”,生长在地中海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的山坡上。它的树干直径达17.5米,周长有55米。它不仅是世界上最粗的树木,也是最粗的植物。相传古代的阿拉伯国王的王后亚妮,有一次带领百骑人马到埃特纳火山游玩,忽然天降大雨,百骑人马连忙跑到这棵大栗树下避雨 ...
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生长着一种身材高大、体形别致的树木。它有30米高,两头尖细,中间膨大,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远远望去很像一个个巨型的纺锤插在地里,人们称它为纺锤树。这种树到了雨季,在高高的树顶上生出稀疏的枝条和心脏形的叶片,好像一个大萝卜。雨季一过,旱季来临,绿叶纷纷凋零,红花却纷纷开放,这时,一棵棵纺锤树又成了插有红花的特大花瓶,所以人们又称它瓶子树。瓶子树所以长成这种奇特的模样,跟它生活 ...
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马尾树科的唯一种。有香气的风媒落叶乔木。芽裸露。茎无细胞间通道,叶节有三个叶隙和三个叶迹;木质部导管分子伸长,具梯状穿孔板,与胡桃科的原始属如黄杞等相似但更原始如横隔数多至10(~20),无穿孔的管状分子主要是具小的具缘纹孔的纤维管胞也有些粘质纤维;木射线属Kribs类型Ⅰ,异形细胞,单列和多列混合等特征均和胡桃科相似;但木薄壁组织丰富多半环管。互生羽状复叶;具含芳香树脂的基 ...
在我国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和越南北部的石山密林中,有一种木质十分坚硬的树木,叫蚬木。蚬木的材质致密,入水即沉,硬如钢铁,敲击可发出金属一样的铿镪声,砍伐、加工都十分困难,甚至钉子也钉不进去,可以说是“刀枪不入”的钢铁木材。蚬木所以这样坚硬,除了本身生长十分缓慢、纹理致密外,还由于它多生于石灰岩山地。为了吸取养分,它的树根深深地扎进岩缝中,吸收了许多钙质矿物,聚集在木质中,因而变得格外坚硬。蚬木的木 ...
松科云杉属的通称。常组成大面积的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阔叶树混生。全世界云杉属约40种,分布于北半球。中国约有20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以及台湾等地。根据叶形及气孔线情况可分为 3组,即云杉组、丽江云杉组和鱼鳞云杉组。云杉组叶横切面四方形、菱形,四面有气孔线,气孔线条数相等,或近相等,包括白皮云杉、鳞皮云杉、粗枝云杉、红皮云杉、白杆、青海云杉、雪岭云杉、新疆云杉、青杆、大果青杆、台湾云杉 ...
南洋杉的树形端正、细长,姿态秀丽,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木,为现代孑遗植物之一。南洋杉属南洋杉科,常绿乔木,高40—60米,胸径1.2米 。喜欢生长在空气湿润、土质肥沃的地方,以山谷中生长的南洋杉发育最佳。鳞叶南洋杉的树枝长5—7米,轮生开展。叶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尖锐,长1.5—2厘米,宽0.1—0.2厘米,作覆瓦状排列。花为雌雄异株,雄花序顶生或腋生;雌花序球形。球果卵圆形,种子有翅。南洋杉原产大 ...
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的通称。本属约7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极少数向南延伸至热带。白蜡树系落叶乔木,稀灌木。奇数羽状复叶,对生,稀单叶。花两性,单性或杂性;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稀簇生;花萼小;雄蕊 2枚。翅果,先端具长翅。种子单生,扁平长圆形。中国约20余种分布遍及全国大部地区。白蜡树为中国重要经济树种。放养白蜡虫可生产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虫白蜡,萌条可编筐篮。树皮中药称作“秦皮”,有消炎、清热之 ...
驰名中外的杭州檀香扇就是用檀香木制成的。轻轻一摇,清香四溢,而且有“扇存香存”的特点,保存十年八载仍然清香扑鼻;放入衣柜 可防虫蚁。檀香又名白檀,属檀香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我国台湾、广东也有引种栽培。它的花初开时黄色,后血红色。木材奇香,常作为高级器具、镶嵌、雕刻等用材。北京雍和宫的白檀雕像——巨佛,高26米,直径3米,由整根檀香木雕琢而成,这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檀香木的刨片, ...
伞形科芫荽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又名香菜、胡荽。原产地中海沿岸,常以嫩叶作调料蔬菜食用。埃及于公元前3~前2世纪曾以此为供品。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中国8~12世纪传入日本。现中国南北都有栽培。根白色,主根较粗大,侧根发生不规则。性喜冷凉能耐-12℃的低温,但也能耐热。生长适温17~20℃。长日照能促进发育。在短日照条件下,需经月平均气温13~14℃以下的较低温度,才能抽薹开花。故在日照较短天气凉 ...
油桐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也是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直到1 880年后,才陆续传到外国。世界上种植的油桐有六种,以原产我国的三年桐和千年桐最为普遍。三年桐学名油桐,又名光桐,长得快,结果早,产量高 。一般栽后3年就结果,盛果期可达二三十年。千年桐学名木油桐,因果皮有皱纹,所以又称龟背桐,寓意长命百岁。油桐属大戟科,落叶乔木。千年桐比三年桐高大,有10多米,树龄较长 。春 ...
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又名凉瓜。幼嫩果实可供食用,因味苦得名。原产热带亚洲,广泛分布亚热带、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明代初年列为救荒植物之一,当时尚未普遍栽培。至明代中后期才较多地为南方人所食用,至今仍以华南栽培较多。根系发达,茎蔓性,易生侧蔓具卷须。叶掌状深裂光滑无毛。花单性雌雄同株单生花冠黄色。浆果纺锤形、短圆锥形或长圆锥形,表面有光泽,并布满条状和瘤状突起。因果肉含一种糖苷而具苦味。一般果 ...
莎草科荸荠属浅水性宿根草本。又名马蹄、地栗。以球茎作蔬菜食用。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其植物性状及栽培法有详细描述。中国长江以南各省栽培普遍。广西桂林、浙江余杭、江苏高邮和福建福州为著名产地。用球茎繁殖。萌发后,先形成短缩茎,其顶芽和侧芽向上抽生的绿色叶状茎细长如管而直立。叶片退化成膜片状,着生于叶状茎基部及球茎上部,光合作用靠绿色叶状茎进行。自母株短缩茎向四周抽生匍匐茎,尖端膨大为新的球茎。穗状 ...
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又名瓠子、扁蒲、葫芦。以幼嫩果实供食用。原产印度和热带非洲。中国古时以其老熟干燥果壳作容器,也作药用。《诗经》中已有记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及桐乡罗家角遗址先后出土葫芦果实及果皮遗存,说明中国的葫芦栽培史也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瓠瓜在全国广泛分布,而以长江以南为主。形态和类型 瓠瓜根系发达茎为蔓性长可达3~4米,分枝性强。单叶,互生,叶片呈心脏形,上面有茸毛。雌雄异花同株 ...
又叫花椰菜、花菜,属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它是甘蓝的一个变种。叶狭长,花薹短缩,先端集生无数白色肥嫩的花枝,成为花球。它最喜温和、湿润气候,对酷热和寒冷的抵抗力较弱,尤其在花蕾发生期更忌高温和严寒。宜选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栽培。为了延长供应期,可将生长期不同的品种同时播种,或将同一品种分期播种,分期采收。
用豆类种子培育成的幼芽。以其未展开的子叶和胚轴作蔬菜食用。用绿豆培育的豆芽称绿豆芽,用大豆培育的豆芽称黄豆芽。豆芽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家常蔬菜。其历史可追溯至 900多年以前。北宋苏颂《图经本草》称“菜豆为食中美物,生白芽为蔬中佳品”。明代王象晋著《群芳谱》中还记述了黄豆芽、绿豆芽的培育技术。现在日本、东南亚和欧洲、北美也深受欢迎。利用简便设备,四季均可生产。豆芽菜的培育,即豆类种子在无光、无土条件 ...
白术是我国浙江省的特产产于临安县於(于)潜地区的称“於(于)术”。目前市场上投售的,多数是人工培植的一两年生白术。野山于术价值昂贵,很少见到。白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秋季开花,花冠紫色。结瘦果,上端有一轮羽状冠毛。它的根茎肥厚,好像拳头,作为药材,以天目山一带出产的最为珍贵。白术性温,味甘苦,含有挥发油,气味芳香。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的功能。用于健脾胃的,切片用米炒;补虚痨,用面炒;止泄泻 ...
罂粟原产小亚细亚、印度和伊朗。我国部分地区药物种植场有少量栽培。罂粟是罂粟科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粉绿色,叶长椭圆形,抱茎而生;夏季开花,单生枝头,大型而艳丽,有红、紫、白色,向上开放。花早落,结球形蒴果,内有细小而众多种子。中医以罂粟壳入药处方又名“御米壳”或“罂壳”。在夏季“割烟”后采收,去蒂头和种子,晒干醋炒或蜜炙备用。种子含油 50%,可以榨油。罂粟壳性平味酸涩,有毒,内含吗啡、可待因、那 ...
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其根细而有辛香,故名。全草供药用和观赏。中国梁代《名医别录》已有“细辛生华阴山谷”的记载,可见陕西所产的华细辛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近代药用则以东北所产的北细辛为主,质量也较好。北细辛分布中国、朝鲜、苏联。中国主产于东北地区。株高15~35厘米。地上茎短而不明显。地下根状茎横生,上有多数细长的根。叶2~3枚,叶柄长,叶片心形或肾状心形。初夏由两叶间抽出短梗,顶端单生 1朵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