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缅甸陆龟(Geochlone elongata)

龟鳖目龟科陆龟科的 1种。又名长陆龟。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马来半岛等地区以及中国广西。前额鳞1对;额鳞1片,大而常有裂痕;头背其余部分均覆有小鳞。上下颚缘呈锯齿状,上颚前端有 3个尖齿状突起。背甲高隆,脊部较平;颈盾窄长;椎质5片;肋盾4片缘盾每侧11片,前后缘盾外侧略向上翘起;臀盾单片,较大,略向腹面弯曲。腹甲平。肛盾几呈三角形;三片肛盾形成深凹缺。四肢粗壮,柱状,沿外侧具覆瓦状排列的角质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锯缘摄龟(Cyclemys mouhotii)

龟鳖目龟科的 1种。又称方龟。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广东、广西。生活于山区灌木丛林。背甲具 3条纵棱,脊棱圆钝,侧棱明显,侧棱间平坦缘盾明显下切,使龟壳断面呈梯形。背甲盾片略显覆瓦状排列。颈盾小而窄长;椎盾5片;肋盾4对;缘盾每侧11片,略向上翘,前缘盾略呈锯齿状,后缘盾和臀盾明显锯齿状。腹甲大而平,后缘缺刻深。胸与腹盾间、背与腹甲间皆以韧带相连,前半部可活动,能与背甲闭合。四肢均有覆瓦状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

龟鳖目棱皮龟科棱皮龟属的1种。又称革背龟革龟,燕子龟,舢板龟。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水区域。中国南海、东海、黄海均有分布。是龟鳖类中最大的种类。全长可超过2米,一般重300千克,最重可达800千克。体表皮肤革质无角质盾片。头大颈短头骨颞区完整。腭缘锐利,上腭前端有两个三角形大齿突。脊椎骨和肋骨不与背壳愈合。无整块背甲,由许多细小多角形骨片排列成行,紧贴在表皮上。其中最大的骨片排列成7纵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花龟(Ocadia sinensis)

龟鳖目龟科花龟属唯一的 1种。又名草龟。分布于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越南也有报道 。体型中等,甲长约220毫米、宽约160毫米、高约90毫米。头较小头背皮肤光滑橄榄绿色;头腹、侧和颈的四周有多条黄色纵线纹。背甲橄榄棕色,沿隆起的棱有淡黄色斑。腹甲黄色,每块角盾有暗棕色斑。四肢亦具细浅黄色纹。幼体背上有3条不连续的钝棱成体侧棱消失,脊棱明显。颈盾六角形,短边在前脊盾5枚,窄长;肋盾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海龟(Chelonia mydas;green turtle)

龟鳖目海龟科的 1种。因脂肪呈绿色,又称绿色龟。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产为日本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上颌平出,下颌略向上钩曲颚缘有锯齿状缺刻。前额鳞1对。背甲呈心形。盾片镶嵌排列。椎盾5片;肋盾每侧4片;缘盾每侧11片。四肢桨状。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具1爪。雄性尾长达体长的 1/2。前肢的爪大而弯曲呈钩状。背甲橄榄色或棕褐色,杂以浅色斑纹;腹甲黄色。生活于近海上层。以鱼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蟒蛇(Python molarus bivittatus)

蛇目蟒科的 1种。分布于中国广东(包括海南岛)、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印度支那也有分布。是一种体形较大的无毒蛇,全长可达6~7米,活重可达50~60千克背面浅黄、灰褐或棕色,具有成行排列,略呈方形、镶黑边的暗褐色大斑块。体侧有较小而略呈圆形的斑块。头颈背面有一暗褐色矛形斑,头侧有一纵纹穿过眼斜向口角,眼下方亦有一黑纹向后斜向唇缘。腹面浅黄色,两侧有深色斑点。头背都是小鳞片眼小吻鳞和前两枚上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白头蝰(Azemiops feae)

蛇目蝰科白头蝰亚科唯一的 1种。世界罕见。最早发现于缅甸克钦山。中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江西、浙江、安徽、陕西有分布。管牙类毒蛇,一般长500毫米左右最长达770毫米。躯干圆柱形头部白色有浅褐色斑纹,躯尾背面紫蓝色,有□红色横斑10~15 3~4个左右两侧的横斑数相等或略有出入,成对横斑交错排列或在背中线上相遇联合成横跨背面的完整横纹。头背具 9枚大鳞;眶前鳞3(2)眶后鳞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蝮蛇

蝮蛇是蛇目蝰科蝮亚科蝮属的 1种。又名土虺蛇,灰链鞭。中国北方多叫七寸子。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及东部沿海各省,北达辽宁南部及陕西南部。全体长约1/3米。头略呈三角形有颊窝,自眼后斜向口角有一黑褐色眉纹,其上缘另有一黄白色眉纹。躯尾背面灰褐色,有两行并列或略交错的暗褐色圆斑,圆斑中心色较浅。躯干中段背鳞21行腹鳞134~150尾下鳞28~45对。在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见于坟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竹叶青

蛇目蝰科蝮亚科的 1种。又名青竹蛇,焦尾巴。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在西部,向北可达北纬33°(甘肃文县)。吉林长白山也曾发现。通身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眼睛、尾背和尾尖焦红色。体侧常有一条由红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鳞缀成的纵线。头较大呈三角形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尾较短,具缠绕性,头背都是小鳞片,鼻鳞与第一上唇鳞被鳞沟完全分开;躯干中段背鳞19~21行;腹鳞150~178;尾下鳞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游蛇(Natrix natrix)

蛇目游蛇科游蛇属的1种。 分布于西亚、中亚、西北非和欧洲。中国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全长可达1米以上。鼻间鳞前端较窄;上唇鳞7,第3、4两枚入眶眶前鳞1或2枚。背面橄榄绿色;枕部两侧有1对鲜明的橘黄或橘红色斑;唇部污白色,鳞沟黑色;头腹面黄白色;躯干腹面灰白色,几乎每一腹鳞有1~4个略呈三角形的粗大黑斑,有的其间还散有黑点。栖息于林区流溪或其他水域附近。捕食鱼、蛙、蟾蜍、蝾螈和蜥蜴,也吃鼠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

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 1种。又称火赤链。分布于中国各省区(除宁夏及青藏高原外)的无毒蛇。全长约 1米。体背黑褐色。因具有60条以上的红色窄横纹而得名。背鳞平滑,或体后段的中央少数几行微棱。颊鳞常入眶。头背黑色鳞缘红色,枕部有一“∧”形红色斑眶后有一黑纹向后达第 7枚上唇鳞。赤链蛇栖息于平原、丘陵和山区,常见于田野、山坡、路旁、竹林、村舍和水域附近有时进入住宅内。常卷曲成团伏于草堆下。多在傍晚活动。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海蛇(Hydrophidae)

蛇目眼镜蛇科的1亚科。与眼镜蛇亚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尾侧扁如桨,躯干后部亦略侧扁。本亚科有13属、38种。西起波斯湾东至日本,南达澳大利亚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但大西洋中没有海蛇。中国沿海有记载的共8属、12种。本科动物腹鳞大多退化、不发达甚或消失;大都没有鼻间鳞左右鼻鳞彼此相切;鼻孔多开于吻背,只需将鼻孔露出水面便可呼吸空气,在潜入水下时,鼻孔关闭瓣膜,防止海水进入。海蛇栖息于大陆沿岸半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银环蛇

蛇目眼镜蛇科环蛇属的 1种。中国银环蛇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腹鳞203~221躯干部环纹31~50个尾部8~17个分布于中国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和台湾,以及缅甸、老挝;银环蛇云南亚种,腹鳞213~231,躯干部环纹20~31个,尾部7~11个仅产于中国云南西南部。全长1米左右通身背面具黑白相间的环纹。背鳞通身15行正中1行鳞片(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全为单行。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处;傍晚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灰鼠蛇(Ptyas korros)

蛇目游蛇科鼠蛇属的 1种。又称过树龙。分布于东南亚中国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南等省区以及云南、贵州南部。蛇体略细长一般在1米以上。眼大而圆。颊鳞1枚以上;背鳞15~13~11行,平滑或仅后部中央数行微棱。背面棕褐色或橄榄灰色躯干后部和尾背鳞片边缘黑褐色整体略显网纹;上唇和腹面淡黄色。栖息于海拔 200~1000米左右的平原、丘陵,也见于1600米的山地。常攀援于溪流或水塘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尖吻蝮蛇

尖吻蝮蛇目蝰科蝮亚科尖吻蝮属唯一的 1种。又名放丝蛇,吊等扑,五步蛇(浙江)棋盘蛇(福建)百步蛇(台湾),瞎子蛇,懒蛇(江西),翻身花(湖南),聋婆蛇(广西),犁头匠(贵州),岩蛟(四川)。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四川等省(区)。全长可达 1.5米。头大三角形躯干粗壮,通身被覆具结节的粗糙鳞片。最典型的特征是吻端尖出,向前上方翘起,躯尾背面有大的方形块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蛇岛蝮

蛇目蝰科蝮亚科蝮属的 1种。仅见于中国辽宁省的蛇岛。估计现存2万条。全长可达800毫米。体型粗壮,头略呈三角形,有颊窝,眼后斜向口角有一细窄的黑褐色眉纹,其下缘镶有一极细的灰白色线纹;躯尾背面灰褐色有一列暗褐色的“X“形斑。躯干中段背鳞23行,腹鳞150~164,尾下鳞32~47对,眶后鳞常为2枚眶下鳞基本上位于眼下方。多潜伏于灌丛下、枯草边、石板下或岩缝中,白天常爬上栾树、小叶朴、黄榆、叶底株、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两头蛇属(Calamaria)

蛇目游蛇科的1属。体呈圆柱形,全长约400毫米。头与颈区分不明显,眼较小,瞳孔圆形,没有颊鳞、鼻间鳞和颞鳞,背鳞平滑,通身13行。尾短,较钝,与颈部有相似的斑纹,骤看也象头部,故名两头蛇。已知60余种。分布于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中国产3种:云南两头蛇仅见于云南尖尾两头蛇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钝尾两头蛇主要分布于华中和华南,栖息于海拔200~975米的山区。本属动物地下穴居。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盲蛇(Typhlopidae)

蛇目的1科。无毒,体呈圆柱形从头到尾粗细相似,尾短、周身被大小一致的、覆瓦状排列的圆鳞,没有腹鳞的分化。已知约3属160余种,广泛分布于中美、南美、西印度群岛、欧洲南部、非洲、亚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暖温带及热带地区。中国已知有4种:高雄盲蛇仅见于台湾省;大盲蛇,见于云南金沙江边和海南岛,体内曾发现14个充分发育的胚胎;钩盲蛇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已知最北纪录为宜昌和重庆,产卵2~7枚卵径1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锦蛇(Elaphe)

蛇目游蛇科的 1属。有50种左右,均无毒。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中国产16种,全国各省区都有分布。其中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种类和数量均较多。本属动物头椭圆形与颈区分明显。体长圆柱形或略侧扁。背鳞中段19~27行平滑或起微棱。栖息于沿海低地及内陆平原、丘陵和山区、在流溪、水稻田、池塘及其附近常见。有的种类生活于山坡或路旁、茶山、玉米地、干燥荒坡、灌丛、坟地及石堆等处。村边甚至住宅内也有发现。地面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金环蛇

蛇目眼镜蛇科环蛇属的 1种。分布于东南亚和印度。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云南以及江西。体较粗大,通身具黑黄相间的宽大环纹,躯干部20~28个尾部3~5个背鳞通身15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并隆起呈明显的棱嵴。尾略呈三棱形末端钝圆尾下鳞单行。栖息于丘陵和山地,常见于水域附近。多在夜间活动。以鱼、蛙、蜥蜴、蛇、蛇卵、鼠类为食。卵生。初夏产卵8~12枚。卵径 45~54毫米×22~24毫米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