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一、间接血凝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抗原 (一)材料与试剂 1.绵羊红血球 2.标准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菌种A、B、D、E。 3.待测荚膜群的多杀性巴氏杆菌 4.戊二醛(G.R.) 5.pH7.2的PBS液 6.阿氏液(Alserers) 葡萄糖&nb ...
一、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基本知识 ㈠ 胶体金的概念 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由于静电作用而成为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胶体金。 ㈡ 免疫金标记技术 胶体金颗粒表面负电荷与蛋白质的正电荷基团因静电吸附而形成牢固结合。胶体金对蛋白质有很强的吸附功能,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胶体金颗粒表面,无共价键形成,标记后大分子物质活性不发生改变。 ㈢ 胶体金的 ...
一、原理 同炭凝,只是载体换为聚苯乙烯乳胶,它是一种由0.6μm~0.7μm的颗粒所组成的胶体溶液,具有良好的吸附蛋白质的性能。 间接乳胶凝集目前已用于鼠疫菌、沙门氏菌、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葡萄球菌肠毒素等的诊断。 二、材料与试剂 1.聚苯乙烯乳胶 2.免疫血清 3.正常血清 4.标准抗原 5.待检抗原 6.0.02Mol/L pH8.2硼酸缓冲液 硼砂&nbs ...
一、原理 间接炭凝集反应简称炭凝。它是以炭粉微粒作为载体,将已知的抗体球蛋白吸附于这种载体上,形成炭粉抗体复合物,当炭血清与相应的抗原相遇时,二者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炭微粒凝集块。 目前炭凝反应已用于炭疽、鼠疫和马副伤寒性流产等病的诊断。 二、材料与试剂 1.炭粉 炭粉粒子最好大小在0.12mm~0.15mm,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炭粉均不合要求,必须过300目/寸的标准 ...
原理: 肠道杆菌中的许多细菌都有部分相同的抗原结构。因之一种细菌可与另一种细菌相应的抗血清发生交叉凝集反应。用一种过量的细菌抗原与发生交叉凝集反应的抗血清相结合。可将其共同抗体吸去,剩下抗体只能与特异性抗原起反应,这种试验即称凝集吸收试验。 利用凝集吸收试验可制备单价因子血清,以进行细菌抗原结构的分析及鉴定菌型。 材料: 1.免疫血清:1:10稀释伤寒杆菌免疫血清。 2.菌液:肠炎杆菌菌液 ...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猪、兔、羊、鼠等)血清中IgG类抗体的Fc段结合。IgG的Fe段与SpA结合后,两个Fab段暴露在葡萄球体表面,仍保持其抗体活性和特异性当其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也出现特异凝集现象。在以凝集反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成了IgG抗体的载体称为协同凝集反应.本反应也可用于检测微量抗原. 材料: 1.抗原:可溶性伤寒杆菌O抗原 2.免疫血清:伤 ...
若使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先混合,充分作用后再加入有关的免疫微球,因抗体已被可溶性抗原结合,不再出现免疫微球的被动凝集现象,叫间接凝集抑制试验,临床化验检查中常用的免疫妊娠试验就是一种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妊娠试验: 孕妇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含量比正常尿高。因此当往尿中加入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时,由于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的结果,抗体被消耗,此时再往尿中加入胶乳抗原(吸附有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聚苯 ...
1. 产生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 (1)一部分荧光素未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了聚合物和衍化物,而不能被透析除去。 (2)抗体以外的血清蛋白与荧光素结合形成荧光素脲蛋白,可与组织成分结合。 (3)除去检查的抗原以外,组织中还可能存在类属抗原(如Forssman氏抗原),可与组织中特异性抗原以外之之相应抗体结合。 (4)从组织中难于提纯抗原性物质,所以制备的免疫血清中往往混杂一些抗其他组织成分的抗体,以 ...
一、材料和试剂 1、玻片:须用免疫组化专用玻片,或用2%多聚赖氨酸包被处理玻片。 2、5-10%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用PBS配。 3、3%牛血清白蛋白(BSA),用PBS配。 4、0.01M PH7.4 PBS 5、1% BSA-PBS(含0.05% Tween20) 6、AEC底物 (1)底物缓冲液(20X) PH 4.6 醋酸(分子量60.6) 30.6ml ...
一、材料和试剂 1、玻片:须用免疫组化专用玻片,或用2%多聚赖氨酸包被处理玻片。 2、5-10%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用PBS配。 3、3%牛血清白蛋白(BSA),用PBS配。 4、0.01M PH7.4 PBS 5、1% BSA-PBS(含0.05% Tween20) 6、AEC底物 (1)底物缓冲液(20X) PH 4.6 醋酸(分子量60.6) 30.6ml ...
一、胶乳凝集试验方法 1.胶乳凝集试验:先加受检标本,滴于反应板上,再加致敏胶乳1滴,连续摇动2-3min后观察结果。胶乳凝集者为阳性,不凝集者为阴性。同时需做阴、阳性对照。 2.胶乳凝集抑制试验:在反应板上先加受检标本1滴,再加1滴配对抗血清混匀,最后加1滴致敏胶乳悬液,连续摇动2-3min观察结果。胶乳凝集者为阴性,不凝集者为阳性。同时需做阴、阳性对照。 二、致敏胶乳试剂的制备(物理吸附法) ...
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颗粒载体上,然后与相应的抗体结合,也可出现颗粒载体的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比直接凝集反应敏感性为高,可用于微量抗体或抗原的检查。 一、 间接血球凝集试验 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是根据红血球表面的吸附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将细菌可溶性抗原提出使之吸附于红血球表面,此时红血球即称为“致敏红血球”。这种致敏的红血球具有细菌的抗原性,与相应 ...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的一种方法。 众所周知,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 ...
准备使用回收的柱子时,抗体孵育始,即将柱子置于新鲜的75%酒精中,柱的容器内盛满酒精,自动流下,既消毒,又de-gas,去除气泡十分关键。洗抗体时,即开始洗柱子,将回收柱架于消毒过的长试管口上。换新的酒精自然滴下,换PBS+0.1%FBS冲洗之,最后用MACS Buffer冲洗。柱子准备完毕,准备上柱的细胞也就同时准备好了。回收方法:将长试管注满PBS,回抽柱子的活塞,倒出回抽液。倒入新的PBS, ...
■ 磁性微球在核酸纯化上的应用 核 ...
(主要针对Miltenyi产品)一、标记策略用MACS进行磁分离,最重要的参数就是高质量的标记。对阳性细胞的标记应尽可能强,而背景要尽可能低,才能获得对磁标记的阳性细胞和未标记的阴性细胞的最好分辨。有多种不同的标记策略可供参考:(1)直接标记:直接标记是最快速和最特异的磁标记方法。(2)间接标记:几乎所有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都可以用于间接标记。用无标记的、生物素化的或FITC、PE或APC结合 ...
磁珠分选细胞注意事项:1.待分选细胞中如有贴壁细胞,建议在分选前先贴壁培养去除,或者提高EDTA浓度; 2.抗体包被磁珠对死细胞常有非特异性结合。因而分选前去除死细胞; 3.新鲜分离骨髓细胞,先用胶原酶、DNA酶、胰酶联合消化,可使细胞团块解聚,从而提高分离效率。 4.上分离柱前,充分振荡,混悬细胞,打散细胞团块; 5.用分离柱分选,应用真空抽滤水,减少水中气泡,使分离柱不被气泡阻滞; 6.细胞悬 ...
核酸研究是现代生物学、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核酸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除了在生物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外,它与生命的异常情况,如肿瘤发生、放射损伤、遗传疾病等也有密切关系。因此核酸是现代生物学、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无论是进行核酸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还是进行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的研究,首先都需要对核酸进行分离纯化。传统的核酸分离技术包含沉淀, ...
免疫磁性微球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1)免疫磁性微球在自身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在过去10多年中,高剂量化疗后给予自身骨髓移植(ABMT)已经成为某些患有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神经母细胞瘤及wilms肿瘤的可选疗法。最近,ABMT用于小细胞肺癌、睾丸癌和乳腺癌也取得了饿令人鼓舞的结果。但是,ABMT也有限制条件,那就是肿瘤转移细胞有可能累及骨髓。因此,在体外清除骨髓中的癌细胞是保证ABM ...
目前磁性微球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以免疫磁性微球为代表,发展较快,已有产品上市,而且有很多成功的应用。磁性纳米材料是构成磁性微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磁性微球的应用也就是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1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常用的磁性材料为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铁钴合金等。这些磁性材料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采用适当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得到这些大小在纳米尺度的磁性材料。例如:取一定量的磁性材料分别溶于适量的蒸馏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