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多项免疫指标的变化及该指标对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恶性肿瘤病人和31例健康人的外周血CD3、CD4、CD8等八项免疫指标变化,并且对其中10例病人应用免疫制剂治疗前后对抗原表达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紊乱:(1)细胞免疫 ...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众多,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是常用的方法。由于流式细胞仪固有的特点――可以准确的进行凋亡细胞的计数。因此,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下面我们就简单明了地介绍流式在检测凋亡方面的应用。 下面是一幅凋亡过程图。在凋亡诱导剂的作用下,首先是细胞色素C和apa f-1形成复合体,线粒体的功能发生衰退;后是caspase家族激活,磷脂酰丝氨酸外翻,这时细胞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改变,可以看到细 ...
抗原抗体复合物及某些微生物等可激活补体系统,引起补体的活化。C3被C3转化酶裂解成C3a、C3b片断,后者进一步被裂解成C3c、C3f和C3dg,C3dg再被水解成C3d、C3g,因此C3d的含量可反映补体活化的程度。在男性不育患者中,抗精子抗体(AsAb)与精子相关抗原的结合也可导致补体的活化,使C3d含量增加。活化的补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可引起精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因而在免疫性不育的发病机 ...
经典的沉淀试验有4个缺点无法克服,即操作繁琐、敏感度低(10~100μg/ml)、时间长和难以自动化。根据抗原与抗体能在液体内快速结合的原理,70年代出现了微量免疫沉淀测定法,即免疫透射浊度测定、免疫胶乳浊度测定和免疫散射浊度测定法。这3种技术皆已常规用于临床体液蛋白的检测,并已创造出了多种自动化仪器。 免疫浊度测定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在特殊缓冲液中快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 ...
一、实验原理 火箭免疫电泳(rocket immunoelectrophoresis,RIEP)是将单向免疫扩散和电泳相结合的一种定量检测技术。电泳时,含于琼脂凝胶中的抗体不发生移动,而在电场的作用下促使样品中的抗原向正极泳动。当抗原与抗体分子达到适当比例时,形成一个形状如火箭的不溶性免疫复合物沉淀峰,峰的高度与捡样中的抗原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当琼脂中抗体浓度固定时,以不同稀释度标准抗原泳动后形成 ...
一、免疫固定电泳介绍 鉴定某一蛋白成分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免疫化学手段观察其电泳特性及抗原性。免疫 固定电泳是抗原在载体上电泳后直接用抗血清作用于蛋白,进行抗原抗体反应,使 抗原在电泳位置被免疫固定。 血、尿中游离轻链(本周氏蛋白)的检测对诊断轻链病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并对多 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预后判断也有一定帮助。免疫学方法是使用抗轻链(KAP或LAM) 抗血清进行免疫分析。 二、实验仪器 Sebi ...
一、项目名称 免疫固定电泳(HYDRAGEL IMMUNOFIXATION) 二、检验方法名称 琼脂糖凝胶免疫固定电泳 三、方法学原理 血清蛋白电泳中出现的异常条带主要存在于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区域,通常疑为单克隆蛋白质并且提示丙球蛋白血症。为鉴别异常条带,可运用免疫固定技术。免疫固定电泳是一种简单的技术,电泳后的蛋白质与相应抗体形成复合物和被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通过下列四 ...
免疫胶体金银染色和其它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一样,要想得到好的染色效果,关键取决于标本处理是否合适,只有使抗原性及组织结构保存的好,才能使以后的染色成功成为可能,其次要用高特异性和高效价的一抗,选择合适的稀释度。由于免疫组化方法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生物学科,所要检出的抗原种类繁多,性质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有一种适用于所有抗原的固定剂,而是根据不同的抗原性质区别对待。根据我们使用的固定剂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
一、概念与临床意义 冷凝集实验主要用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辅助诊断。参考值:凝集价≤1:32;临床意义: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常含有较高的寒冷红细胞凝集素,简称冷凝集素,它能与患者自身红细胞或“O”型人红细胞于4℃条件下发生凝集,在37℃时又呈可逆性完全散开。75%的支原体肺炎病人,于发病后第二周血清中冷凝集素效价达1: ...
1、基本原理 彩色免疫金银法(coloured IGSS简称CIGSS)是在IGS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其基本原理与彩色显影相似。IGSS方法染色在抗原位点处生成银颗粒经铁氰化钾与溴化钾的作用即被氧化成溴化银,后者与彩色显影剂相接触立即被还原成金属银,而彩色显影剂本身则被氧化,其氧化产物使彩色成色剂由无色变成有色的染料并沉积在银颗粒的部位,金属银变成了银离子。由于染料只能通过彩色显影剂沉积 ...
一、免疫荧光的标本制作的基本程序同DAB显色的免疫组化,不同点如下: 1、免疫荧光不需要使用双氧水处理,封闭和一抗孵育与其它相同。 2、免疫荧光的二抗使用不同荧光标记的二抗孵育,孵育时间根据抗体的工作浓度确定。 3、二抗孵育之后充分洗片后即可贴片、封片和观察。 4、免疫荧光在封片使用专用封片剂或甘油:0.01MPBS (1:1)。 5、条件许可可以购买防淬灭的试剂加入封片剂中,标本可以保存更久。 ...
1、荧光显微镜基本操作流程 (1)关闭房间内的电灯,开启显微镜汞灯。 (2)根据样品荧光素选择相应荧光组件。 (3)选择滤光片。 (4)放好样品,找到合适的视野。 (5)需拍照先确认照相机已装好。 (6)使用结束关闭所有电源并做好使用记录。 (7)如需详细说明,请借阅说明书。 2、荧光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荧光几乎都较弱,应在暗室内进行。 (2)关闭汞灯至少在开启15分钟后。 (3)尽可能缩 ...
对于初入实验室的学生,拟做冰冻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从文献看来,荧光素标记的二抗大部分都是选择Jackson ImmunoResearch公司产品,偶遂登入其官方网站,其产品种类太多了,令人眼花。如何选择以下哪种类别参与自己的实验? 例如:Jackson ImmunoResearch All Secondary Antibodies:Whole IgG of Affinity-Purified An ...
1、问:免疫荧光:用免疫荧光方法做同样的内容,组织切片和培养细胞,两者操作过程中有哪些不同? 参考见解:只是固定方法不同,细胞固定用甲醇,切片固定用多聚甲醛,而染色方法是一样的。 2、问:近期要做免疫荧光双标,不知哪位有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的详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参考见解:我正在做冰冻组织切片的免疫荧光的双染。有些体会: (1)选取primary antibodies时要来源于两种不同的动物,我用的 ...
1、概念和基本原理 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新技术。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借助显微镜的现像和放大作用,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并可在原位显示相应的基因和基因表达产物。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现已有: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酶组 ...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它的原理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规律,把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抗原或抗体,然后以它作为探针来检测组织或细胞内的相应物质。应用的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夹心法和补体法等。在荧光显微镜下,根据其形成复合物所发的荧光,来确定判断检测物的来源、性质和部位。 1、直接法:这是最早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后成为特异性荧光抗体,染色时将该抗体直接滴在载玻片上进 ...
1、现状与展望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已成为现代研究生物和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免疫荧光技术与形态、机能相结合不断完善和发展,尤其是合成了多种新荧光素与抗体容易结合,结合物稳定。可以和FITC结合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记或三标记。至今,它已和亲合化学技术如SPA、Biotin以及avidin、ConA相结合,应用领域也日益扩大,又与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和扫描电视技术, ...
1、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基本工具,分透谢和落射二种类型,落射光无需镜内操作方便,效果更好。它是由超高压光源、滤板系统(包括激发和压制滤板)和光学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是利用一定波长的光激发标本发射荧光,通过物镜和目镜系统放大以观察标本的荧光图像。 2、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要求 (1)载玻片 载玻片厚度应在0.8-1.2 mm之间,太厚的玻片,一方面光吸收多,另一方面不能使激发光在 ...
1、染色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测定方法 (1)特异性染色和效价测定 直接染色效价以倍比稀释荧光抗体溶液如1:2、1:4、1:8……,与相应抗原标本作一系列染色,荧光强度在“+++”的最大稀释度,为其染色滴度(效价)或单位。实际染色应用时,可取低一个或两个稀释度(即2~4个单位),如染色效价为1:64,实际应用时可取1:32或1:16。间接染色效价可按抗 ...
制备荧光抗体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重要技术之一,制备特异性强和高效价的荧光抗体必须选用高质量的荧光素和高效价的抗体。 一、荧光素 荧光是指一个分子或原子吸收了给予的能量后即刻引起发光,停止能量供给,发光也瞬时停止。可以产生明亮荧光的染料物质,称荧光色素。目前主要常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色素如下: 1、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 FITC是一种呈黄色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