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受体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是最理想的排斥反应防治措施。目前限于研究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研究思路:1.应用大剂量天然可溶性或人工合成的供者HLA分子,通过封闭同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TCR,以诱导受者特异性T细胞凋亡。2.输注可溶性CTLA~4,阻断被移植组织细胞的B7与受者T细胞表面CD28的结合,干扰共刺激信号的形成。3.阻断CD40~CD40L、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CD2~LFA3等膜分子的相互作用,使T细胞功 ...
肾脏移植,始创于1950年,开展最早、应用最多和效果最佳的一种器官移植。肾脏移植已成为临床器官移植的重要项目。肾脏移植患者l年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可达90%~95%和80%~90%.在HLA基因背景与供者相同或接近的患者,移植存活率甚至高达十数年或数十年。(一)组织配型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组织配型是肾脏移植前选择供者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AB0血型配型、HLA配型和交叉配型。在供者器官选择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以AB0血型 ...
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1)发生快,几秒钟至几十分钟内出现症状,消退亦快;为可逆性反应。(2)由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抗体所介导。(3)主要病变在小动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4)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5)补体不参与此型反应。
细胞的分选是通过分离含有单细胞的液滴而实现的。在流动室的喷口上配有一个超高频电晶体,充电后振动,使喷出的液流断裂为均匀的液滴,待测定细胞就分散在这些液滴之中。将这些液滴充以正负不同的电荷,当液滴流经带有几千伏特的偏转板时,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偏转,落入各自的收集容器中,不予充电的液滴落入中间的废液容器,从而实现细胞的分离。分选指标主要包括:分选速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分选纯度、分选收获率及分选得率。1.分选速度:指 ...
细胞学分型法是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或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为基本技术的HLA分型法。能用本法分型的抗原称为LD抗原,包括HLA~D、DP.(一)单向MLC 1.阴性分型法:又称为纯合子分型细胞试验(HTC)。纯合子是指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个HLA单倍型完全相同,只表达一种抗原,可从近亲婚配的子代中寻找。2.阳性分型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又称为预致敏淋巴细胞分型法(PLT),预备:选择只有一个单倍型不同的两个 ...
免疫抑制剂常用者如下:1.化学性免疫抑制剂 (1)环孢素A,其作用是抑制T细胞活化过程中IL~2基因的转录,从而阻断IL~2依赖性的T细胞分化增殖。(2)糖皮质激素:诱导活化的T细胞的凋亡,抑制PC表面HLA的表达,从而干扰其抗原提呈作用。(3)硫唑嘌呤:影响DNA合成,干扰T细胞的增殖。(4)环磷酰胺:抑制B细胞和T细胞免疫。2.生物性免疫抑制剂 (1)细胞性多克隆抗体:与相应的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相应细胞。(2)细胞性单克隆抗体: ...
急性排斥反应是排斥反应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生在移植后数周到l年内,发生迅速,临床表现多有发热、移植部位胀痛和移植器官功能减退等;病理特点是移植物实质和小血管壁上有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间质水肿与血管损害,后期在大动脉壁上有急性纤维素样炎症。急性排斥出现得早晚和反应的轻重与供一受者HLA相容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相容性高则反应发生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症状轻、有些可迟至移植后2年才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过及 ...
慢性排斥反应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发生于移植后数月甚至数年之后,表现为进行性移植器官的功能减退直至丧失;病理特点是血管壁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有时伴有血管硬化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为急性排斥细胞坏死的延续;炎性细胞相关的慢性炎症;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内皮损伤;管壁增厚和间质纤维化。本型反应虽然进展缓慢,但用免疫抑制治疗无明显的临床效果。以上属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多发生于同种 ...
移植抗原是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抗原,亦即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是HLA.与移植排斥反应相关的抗原还有:血细胞抗原、组织特异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或mHA)。一、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同种异体移植物移植后常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引起这种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移植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动物和人具有多种组织相容性抗原,根据引起排斥反应的移植抗原的强度将组织相容性抗原分为:(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编码这一组抗原的是一组 ...
化学性免疫抑制剂简介:(1)环孢素A:其作用是抑制T细胞活化过程中IL~2基因的转录,从而阻断IL~2依赖性的T细胞分化增殖。(2)糖皮质激素:诱导活化的T细胞的凋亡,抑制PC表面HLA的表达,从而干扰其抗原提呈作用。(3)硫唑嘌呤:影响DNA合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干扰T细胞的增殖。(4)环磷酰胺:抑制B细胞和T细胞免疫。
溶血反应的检测试剂是免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一)补体检测血清补体水平或补体活性时需要从受检者采血及分离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时多采用豚鼠血清作为实验用补体的来源。因为补体在体外极易衰变,所以检测补体活性的血清标本和作为补体试剂的血清必须新鲜。受检者一般做静脉采血,在动物可做心脏采血。血清分离后应及时使用,最好在当日用完。必须保存时采用小量分装的办法,置-70℃下可 ...
间接凝集反应的作用是免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间接凝集反应具有快速、敏感、操作简便、无需特殊的实验设备等特点,而且能用于抗原或抗体的测定,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广为应用。(一)抗原的检测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可溶性抗原,也可用于检测各种蛋白质成分。间接凝集反应的敏感度虽较沉淀反应高,但低于新发展的各种标记免疫测定。因此在微量抗原测定中其实用性取决于临床的要求。例 ...
胶乳凝集试验是免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胶乳凝集试验也是一种间接凝集试验,所用的载体颗粒为聚苯乙烯胶乳,是一种直径约为0.8μm大小的圆形颗粒,带有负电荷,可物理性吸附蛋白分子,但这种结合牢固性差。也可制备成具有化学活性基团的颗粒,如带有羧基的羧化聚苯乙烯胶乳等,抗原或抗体以共价键交联在胶乳表面。化学交联一般通过缩合剂碳化二亚胺将胶乳上的羧基与被交联物上的氨基缩 ...
间接血凝试验是免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血凝试验(hemagglutinationtest)是红细胞凝集试验的简称。间接血凝试验是以红细胞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广泛,以下简述其操作过程。(一)载体红细胞是大小均一的载体颗粒,最常用的为绵羊、家兔、鸡的红细胞及O型人红细胞。新鲜红细胞能吸附多糖类抗原,但吸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能力较差。致敏的新鲜红细胞 ...
凝集反应的特点是免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agglutination)现象。早在1896年,Widal就利用伤寒病人的血清与伤寒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现象,有效地诊断伤寒病。至1900年Landsteriner在特异性血凝现象的基础上发现了人类血型,并于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凝集试验灵敏度高,方 ...
间接血凝试验免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血凝试验(hemagglutinationtest)是红细胞凝集试验的简称。间接血凝试验是以红细胞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广泛,以下简述其操作过程。(一)载体红细胞是大小均一的载体颗粒,最常用的为绵羊、家兔、鸡的红细胞及O型人红细胞。新鲜红细胞能吸附多糖类抗原,但吸附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能力较差。致敏的新鲜红细胞保 ...
凝集反应的特点免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agglutination)现象。早在1896年,Widal就利用伤寒病人的血清与伤寒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现象,有效地诊断伤寒病。至1900年Landsteriner在特异性血凝现象的基础上发现了人类血型,并于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凝集试验灵敏度高,方法 ...
酶免疫技术的不同分类免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1)酶免疫技术按实际用途,分为酶免疫组化和酶免疫测定两大类。(2)按抗原抗体反应后是否需将结合的和游离的酶标记物分离,分为均相酶免疫测定和异相酶免疫测定,异相酶免疫测定又可分为固相酶免疫测定和液相酶免疫测定。
体液免疫缺陷的检测方法是免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①血清Ig 的测定,常用免疫扩散法和免疫比浊法。②分泌型IgA 的测定,用单向免疫扩散或ELISA 等。③同种血细胞凝集素测定。④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力测定,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的测定。⑤抗IgA抗体的测定,测自身抗体。⑥SmIg测定,检测B细胞数量和其成熟程度。
类风湿因子检测的临床应用是免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RF主要见于类风湿,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很高,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倾向性诊断,对年轻女性应进行RA和风湿热的鉴别;而对非活动期RA的诊断,需参考病史。但RF也像ANA一样,并不是RA独有的特异性抗体。在SLE患者约有50%RF阳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以及老年人中均可有不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