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系统中的连锁不平衡

HLA系统中的连锁不平衡 连锁不平衡(1inkagedisequilibrium)是指在某一群体中,不同座位上某两个等位基因出现在同一条单体型上的频率与预期值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连锁不平衡的程度可以由连锁不平衡参数厶来表示。HLA系统中经典的工类区域座位和Ⅱ类区域座位均存在连锁不平衡。 如在白人中,HLA-A1基因频率为0.275,HLA-B8基因频率为0.157。A1与B8在同一条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抗原和等位基因命名

HLA抗原和等位基因命名 HLA抗原和等位基因因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命名系统。 1.用血清学及细胞学技术检测的抗原特异性 HLA抗原的检出最初采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人Dausset倡导的白细胞凝集反应,随后由荷兰人VaT/Rood、美国人Terasaki等建立了血清学分型技术,即补体依赖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其通用的标准方法称为NIH二步法。HLA-A抗原、HLA-B抗原、H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 I类分子结构

HLA I类分子结构 经典HLA I类分子是由重链(。链)和轻链(p链)经非共价键连接成的异二聚体(图4-4)。属免疫球蛋白超家属。α链分别由HLA-A、HLA-B、HLA-C基因编码,分子质量约45 kDa,p链即卢2微球蛋白(p2m),分子质量约为12kDa,编码基因位于第15号染色体。细胞膜上HLA I类分子表达需要。链和p链同时存在。HLA I类分子结构模式图;B.极面观;C.侧面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Ⅱ类分子的顺位互补和反位互补

HLAⅡ类分子的顺位互补和反位互补 HLAⅡ类DQ和DP的异二聚体分子,各自有两个基因座位编码,对DQ是DQAl和DOBl,对DP是DPAl和DPBl。在疾病关联中,两个座位上等位基因(易感基因)的配置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顺位互补(cis-complementation) 即DQ或DP分子的。链和臼链是由同一条单体型上的DQAl―DQBl或DPAl―DPBl等位基因所编码;另一种是反位互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Ⅱ类分子结构

HLAⅡ类分子结构 Ⅱ类分子是由α链和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α链分子质量为33kDa,β链分子质量为28kDa,α链和β链以非共价键相互连接。与I类分子轻链不同,α链和β链各自均有两个胞外结构域(α1、α2和βl、β2)、穿膜序列和胞内段。α2/β2结构域与I类分子的α3结构域相似,能与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与I类分子不同,Ⅱ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分别由α链的α1结构域和β链的β1结构域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分子参与T细胞发育和参与黏膜免疫

HLA分子参与T细胞发育和参与黏膜免疫 经典HLA I类分子及Ⅱ类分子通过胸腺中的阳性选择及阴性选择参与T细胞谱发育,已如第二章所述。HLA-G分子及MICA分子均可分别表达在胸腺树突状细胞及胸腺上皮细胞表面,可能也参与T细胞受体谱的发育。 MICA分子与胃肠上皮细胞78T细胞可发生相互作用。MICA和MICB分子主要分布在胃肠道上皮细胞及纤维母细胞表面。MICA和MICB分子能与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可溶性HLA分子

可溶性HLA分子 HLA分子主要以穿膜蛋白的形式表达在细胞表面,但有少量分子则以可溶性HLA(sHLA)形式检出。现知,sHLA I类分子在不同情况下以不同浓度存在于血液、汗液、泪液、脑脊液和尿液中;在多种细胞培养上清液也可检测到sHI。A工类分子的存在。 sHLA I类分子有三种形式,重链分子质量分别为44 kDa、39 kDa和35~37 kD9。44kDa的sHLA工分子与膜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FE基因与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

HFE基因与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 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heriditaryhemochromatosis,HH)因HFE基因突变所引起。该基因位于HLA-A基因端粒端约4 000kb,它的产物与HLAI类分子相似。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在白人中较常见,尤其在北欧群体,发病率可达l/400~1/200。此病特点是铁在人体各器宫中过度的沉积而导致器官损伤和衰竭。HFE基因有两个部位的突变与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分子作为抗原肽受体结合和提呈抗原

HLA分子作为抗原肽受体结合和提呈抗原 经典HLA分子最基本的功能是与内源性抗原肽(HLAI类分子)和外源性抗原肽(HLAII类分子)结合,以肽―MHC复合物(pMilC)的形式表达在A1℃和靶细胞表面,被CDI或CEB阳性T细胞识别后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与HLA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为经加工处理过的内源性抗原,包括来自细胞内的自身抗原、肿瘤抗原、病毒抗原等。这些抗原肽一般均含有两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分子参与免疫调节

HLA分子参与免疫调节 NK细胞通过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及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行使功能。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无严格的MHC限制性,而是以“丧失自我”(missingself)的识别方式杀伤缺乏MHC I类抗原或I类抗原发生突变的靶细胞。NK细胞受体主要包括KIR、免疫球蛋白样转录体(1LT)和KLR。其中最受关注的是KIR。按照KIR受体胞内段长短不同分为L型和S型,L型KIR一般含有两个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基因的结构

HLA基因的结构 HLA基因编码的HLA分子在各种细胞膜上的正常表达,是保证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非己、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必要条件。HLA分子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受到多种因子在不同水平上的调控,其中以转录水平的调控最为关键。 1. I类基因结构 经典的HI.AI类基因由8个外显子和?个内含子组成。位于5,端的第一个外显子编码信号肽.第二、第三、第四外显子分别编码。链胞外段的。l、。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MHC和配偶选择

MHC和配偶选择 早在1976年Yamazaki等就发现小鼠个体特异的气味能影响性伙伴的选择,这一特性与MHC关联。在脊椎动物和人的研究中同样发现,MHC基因参与了配偶的选择。因此,MHC分子除了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有重要功能外,对生殖和行为的发生方向也有影响,如受过嗅觉能力训练的小鼠能识别H2-K基因点突变的产物;B2m缺失与无缺失的小鼠带有不同的气味;在H2―K分子上有5个氨基酸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基因表达中的非DNA结合蛋白

HLA基因表达中的非DNA结合蛋白 Ⅱ类反式激活因子(claSSⅡtrans-activator,CⅡTA)为非DNA结合蛋白,在HLA基因表达中以协同激活分子的形式发挥主导开关(masterSWltCh)的作用。CⅡTA分子含有几个在转录激活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域。氨基端为酸性结构域,显示乙酰基转移酶活性,并结合几种参与染色质重塑的其他协同激活因子如CBP(CRE―binging pro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基因表达的调控

HLA基因表达的调控 经典HLAI类基因在有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和Ⅱ类分子在专职APC表面的表达皆属组成性。原来低表达或不表达HLA分子的细胞,可发生诱导性表达,诱导剂包括某些细胞因子或细菌、病毒的刺激。其中最强的诱导剂是IFN-7。 I类和Ⅱ类基因的表达,依赖于起始编码子ATG上游约250 bp启动子区域内一系列调节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及相应转录因子(反式作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与HLAI类抗原关联的疾病

与HLAI类抗原关联的疾病 HLA与疾病关联研究始于1967年,至今已研究过的疾病超过500种。连锁(1inkage)与关联(association)研究是HLA与疾病研究的最常用两种方法。连锁分析通过家系资料可对疾病基因进行定位,关联分析则家系及群体资料均可用。关联指的是疾病与不同抗原或等位基因之间的联系,关联程度用相对危险值(relativerisk,RR)表示,可以以此估计带有某一H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细胞因子多为糖蛋白,分子质量一般为10一25kDa,有的为8~10kDa。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以二聚体、三聚体或四聚体的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如IL-5、IL-12、M-CSF、TGF等以二聚体,TNF-。、LT-e以三聚体,IL-16以四聚体结合相应受体。 细胞因子主要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应等,种类虽然很多,但主要有如下的共同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HLA分型与器官移植

HLA分型与器官移植 HLA分型是确定受检个体拥有的HLA抗原特异性或等位基因,可用于器官移植中供受对的选择。器官移植成功的最大障碍是组织不相容性引起的排斥反应。避免或减少急性和慢性排斥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选择遗传学上相容的供受对。因此,HLA分型与交叉配型(cross-matching)对几乎所有器官移植均是必要的。据美国加州大学移植中心统计,肾移植十年存活期与供受对HLA相容性之间关系密切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与HLAⅡ类抗原关联的疾病

与HLAⅡ类抗原关联的疾病 主要有与n团相关联的发作性睡眠病(narcolepsy),与HLA-DR3关联的突眼睦甲状腺肿(Grave sdisease)、重症肌无力和艾迪生病(Addison sdisease),与HLA-DR4关联的类风湿关节炎,与Dq2关联的乳糜泻,与HLA-DR2、DQ6关联的多发性硬化症,以及与DR-DQ某些单体型组合关联的1型糖尿病。其中l型糖尿病与HLA关联研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因子以网络形式发生相互作用

细胞因子以网络形式发生相互作用 ①一种细胞因子可诱导或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如IL-1和TGF―p分别促进或抑制T细胞IL2的产生; ②调节同一种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如高剂量IL2可诱导NK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L2受体;诱导或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如TGF―p可降低T细胞IL2受体的数量,而IL6和IFN―Y可促进T细胞IL2受体的表达; ③一种细胞因子可刺激其他细胞因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因子的分类

细胞因子的分类 免疫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也可以通过细胞产生的可溶性分子。参与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可溶性分子称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简称白介素,通常将其中单核细胞产生的分子称为单核因子(monokine),将淋巴细胞产生的分子称为淋巴因子(Lymphokine)。后来发现,这些分子不仅白细胞可产生,其他细胞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角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