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 一、免疫失败的可能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有时不能获得满意的抗血清,可从下列几方面找原因,并改进之。 1、免疫动物的种属及品系是否合适,可考虑改变动物的种属或品系,或扩大免疫动物的数量。 2、抗原质量是否良好,可改用其它厂家的产品或改用同一厂家的其它批号,也可考虑改变抗原分子的部分结构,或改进提取方法。 3、制备的免疫原是否符合要求, ...
相关专题 二抗广义上是指专门和一抗进行特异性反应和结合的抗体,在免疫学反应中,经常需要针对试验选择不同的二抗,艾美捷能为您的科研工作提供最适合和最全面的二抗产品。检测任何目的靶蛋白都有不止一种抗体可供选择,同时在后继试验中也会有不同的检测方案,因此在选择二抗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一抗的类型及后继检测方案的要求,一般来说,选择合适的二抗需要从下面几 ...
相关专题 免疫纳米金染色与免疫胶体金―银法染色基本相似,也可分为包埋前染色和包埋后染色。下面分别介绍包埋前免疫纳米金单重染色和与免疫酶染色结合的双重染色基本程序: 包埋前免疫,纳米金单重染色按以下步骤进行免疫染色: 1. 含1%正常血清或1%BSA的PBS预孵育20~30分钟; 2. 特异性第一抗体4℃孵育24~48小时后PBS漂洗3次,每 ...
相关专题 胎牛血清产品选择指南 市场上的胎牛血清种类繁多,鱼龙混杂,很多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刚接触细胞培养的人,难以分辨血清质量的优劣。根据牛人十多年来血清生产销售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外观 拿到血清,最先接触的是血清外观,对于缺少细胞培养经验的人来说,外观的判断尤为重要 1、颜色 根据血红蛋白含量的不同,胎牛血清可表现出黄色或红色,我国的细 ...
相关专题 一、实验原理 火箭免疫电泳(rocket immunoelectrophoresis,RIEP)是将单向免疫扩散和电泳相结合的一种定量检测技术。电泳时,含于琼脂凝胶中的抗体不发生移动,而在电场的作用下促使样品中的抗原向正极泳动。当抗原与抗体分子达到适当比例时,形成一个形状如火箭的不溶性免疫复合物沉淀峰,峰的高度与捡样中的抗原浓度 ...
相关专题 ELISA试验以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试验的检测效果影响较大,如不注意,有可能导致显色不全、花板等结果。现将操作中各个环节常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于下,以期给同行带来一些启发,提高试验质量。 下面分析Elisa试验操作中可能影响结果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选择试 ...
相关专题 1、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比较? (1)要求做冰冻切片的不一定能做石蜡切片,这是今天我向一老师请教得出的结论。因为作石蜡切片时要高温烤片,可能会破坏组织的抗原性,如果组织的抗原性较稳定,则可作石蜡切片;但是要求做石蜡切片的,可作冰冻切片。 (2)冰冻切片的优点是能够较好的保存组织的抗原免疫活性,做免疫组化时不需抗原修复这一步。缺点是 ...
相关专题 1、石蜡切片置于60℃烘箱中,烘片2h,脱蜡至水,用pH7.4的PBS冲洗三次,每次3min(3×3')。 2、取一定量PH6.0柠檬酸盐缓冲液,加入微波盒中,微波加热至沸腾,将脱蜡水化后的组织切片置于耐高温塑料切片架上,放入已沸腾的缓冲液中,中档微波处理10min,取出微波盒流水自然泠却,从缓冲液中取出玻片,先用蒸馏水冲 ...
相关专题 1. 取出细胞爬片,迅速置入冷丙酮固定 20~30 分钟。 2. 蒸馏水浸泡 5 分钟,2 次。 3. 打孔液浸泡 5 分钟。 4. 蒸馏水浸泡 5 分钟,2 次。 注:第 3、4 步仅用于检测细胞内抗原,检测细胞膜抗原时不用。 5. 正常血清封闭:从染片缸中取出切片,擦净切片背面水分及切片正面组织周围的水分 (保持组织呈湿润状态 ...
相关专题 胶体金制备方法简单,产用还原法制备胶体金。常采用的还原剂有柠檬酸钠、鞣酸、抗坏血酸、白磷、硼氢化钠等。本文总结了五种制备胶体金颗粒的常用的方法,具体如下: 1、枸橼酸三钠还原法 (1)10nm胶体金粒的制备:取0.01%HAuCl4水溶液100ml,加入1%枸橼酸三钠水溶液3ml,加热煮沸30min,冷却至4℃,溶液呈红色。 (2 ...
组织芯片具有省时高效误差小等优点,自诞生以来就获得了生命科学从业人员的热切关注。本文从组织芯片的特点、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分类、优点、应用、研究分析等方面对这一技术进行介绍。 组织芯片的概述 组织芯片(tissue ChIP),也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s),是组织芯片是由生物芯片发展延伸而来的一种特殊的生 ...
相关专题 组织芯片由于省时高效误差小等优点,自诞生以来就获得了生命科学从业人员的热切关注。如果您是从事组织芯片相关工作的,那么入手一台组织芯片仪是早晚的事了。那应该怎么去挑呢?请看下文: 以下从三点简要说明: 首先,要知道组织芯片的工具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三种,你需要选择购买的工具要明确。 三者又何区别?在这里我解释一下:划分手动和自动主 ...
相关专题 组织切片伴随着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实验等的发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其中的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碳蜡切片、超薄切片、塑料切片等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相关操作步骤进行介绍。 冰冻切片 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最常用的一种切片方法。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较完好地保存多种抗原的免疫活性,尤其是细胞表面抗原更应 采用冰冻切片。新鲜的组织及已固定的组织均 ...
相关专题 组织芯片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诞生以来,已受到相关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广泛看好。然而,这方面的实验操作方法却不似其他的实验一样应有尽有。为填补这一空白,本文从组织芯片的制备过程、技术关键的角度对该技术做详细介绍。 组织芯片制备的技术路线和基本制作过程: 通过组织芯片制作机细针打孔的方法,从众多的组织蜡块(称为供体蜡块,donor)中采集到 ...
相关专题 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 第一天:ELISPOT包被程序,提供两种方案供选择(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一、传统酒精预湿包被程序 该方案中,需经过:70%乙醇预湿PVDF膜、无菌去离子水洗涤去除乙醇、拍干,最后,加入已稀释好的包被抗体到各实验孔完成包被操作。 具体操作如下: 1、实验卡片填写:设计好试验,把每个孔要加入的内容做成卡 ...
相关专题 据统计,常规的组织切片实验要历经9个步骤,每个步骤又分为2~20个小步骤,整个实验完成需四个步骤以上。本文就组织切片染色各个步骤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概括总结,与同道中人共勉之。 常规组织切片的制作过程较繁琐,按具体制作效能分为固定、取材、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九大步骤。其中脱水有12 个步骤、透明有2 个步 ...
相关专题 免疫组织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技术操作,每个实验室都必须有自己摸索的合适的实验条件并保持最佳的试剂,操作人员也需要熟悉实验操作步骤与原理。以下是一些是免疫组织化学常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又称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是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 ...
相关专题 组织切片伴随着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实验等的发展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其中各种组织切片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应用范围各不相同,本文对其中的石蜡切片、苏木精染色、结缔组织染色等方法进行介绍。 (一)常规石蜡切片的制备: (1)取材与固定:切取组织时应使用锋利的刀、剪,切取组织块时,从刀的根部开始向后拉动切开组织。组织块的厚度约为0.2~0. ...
相关专题 1. 新鲜组织立即在恒冷冰冻切片机内切片( 也可- 80℃保存),厚度为 5~6μm。 2. 载玻片可不打底,裱片后,立即用电吹风吹干。 3. 如不马上染色,可密封后- 20℃保存。 4. 染色前用冷丙酮在 4℃固定 10-20 分钟。 5. PBS 洗 2 次,每次 5 分钟,( 必要时应用 0.1%柠檬酸钠+0.1%tr ...
相关专题 一、原理: 双重免疫组化是科研中的较好的一种免疫组化方法,其原理就是根据阳性表达部位和阳性表达区域不同所建立的一种直观的多色定位的染色方法。其标记的对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部位。主要标记部位如下: 1.膜+浆型 2.膜+核型 3.浆+核型 切不可膜+膜,核+核,以免影响效果和颜色重叠。由于HRP和AEC显色系统 的肉眼镜下颜色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