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五、H因子 H因子由Nilson等(1965)发现,根据电泳位将其命名为β1H,而Whaley和Ruddy则将其命名为C3b灭活剂加速因子。现已确定其为由1213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糖蛋白,分子量155kDa,既有长杆状部分,也有球形区域。新近用透射电镜检查发现,H因子的影象为一长而柔顺的分子。伸长型分子长49.5nn,横截直径为3.4mm但大 ...
网络 六、I因子 I因子(旧称C3bINA)为异源二聚体血清蛋白,呈双球状结构,分子全长13nm。其中小球(L链)4.9nm,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大球(H链)5.4nm可与C3b结合。I因子的分子量为88kDa,重链50kDa,轻链38kDa,链间以二硫键相连接。I因子的生物学活性是,在C4bp、MCP、H因子和CR1等辅助因子的协同下,将C4b ...
网络 四、膜辅蛋白(CD46) 膜辅蛋白(membrane cofactor proteinMCP)由Cole等(1985)应用C3b亲和层析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上发现的一种膜蛋白。由于其奇特的电泳特征,起初被命名为gp45-70,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它对I因子介导的对C3b和C4b的裂解有辅助活性,故更命为MCP。鉴于MCP的多克隆抗体与促衷变因子(D ...
网络 三、促衰变因子(CD55) 促衰变因子(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DAF)是Nicholson-Weller等(1981)用正丁醇提取后,再以层析法从人和豚鼠红细胞基质中纯化的一种膜蛋白。因其具有促进C3转化酶衷变的活性故名。经在还原条件下做SDS-PAGE并以过碘酸-Schiff试剂染色表明,纯化的DAF为单链膜糖蛋 ...
网络 二、NK细胞的表型 与T细胞、B细胞相比,NK细胞表面标志的特异性是相对的。人NK细胞mIg-,部分NK细胞CD2、CD3和CD8阳性,表达IL-2受体β链(P75,CD122),CD11b/CD18阳性。目前常用检测NK细胞的标记有CD16、CD56、CD57、CD59、CD11b、CD94和LAK-1(见表7-10)。 最近发现 ...
网络 第三节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一、NK细胞的来原 NK细胞确切的来源还不十分清楚,一般变人直接从骨髓中衍生,其安育成熟信赖于骨髓的微环境。小鼠和人的体外实验表明 ...
网络 二、T淋巴细胞亚群 应用CD4和CD8单克隆抗体可将外周淋巴器官或外周血中的T细胞分为CD4+CD8-和CD4-CD8+两个主要的亚群。每个亚群按照某些表面标志和功能又可分为不同的功能亚群。 (一)CD4阳性细胞群 1.Th1和Th2亚群 应用Th细胞克隆培养技术和细胞因子产生的不同,已发现小鼠CD4阳性细胞群是一个不均一 ...
网络 第二节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 应用抗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背地里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folw cytometry)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及功能性实验,已对T淋巴细胞群和亚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一、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 (一)T细胞在胸腺分化过程中的表型改变 淋巴干细胞早其即在胸腺内开始分化,应用小鼠胸腺细胞实验模型 ...
网络 二、B细胞的膜表面分子 B细胞表面有多种膜表面分子,籍以识别抗原、与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相互作用,也是分离和鉴别B细胞的重要依据。B细胞表面分子主要有白细胞分化抗原、MHC以及多种膜表面受体(图7-2)。 (一)CD抗原 在B细胞表面重要的CD抗原参见第一章表1-1,与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结构和功能参见第一章 ...
网络 第七章 淋巴细胞群及其亚群 继胚胎早期卵黄囊、胎肝造血后,骨髓是胚胎和生后主要的造血器官。髓骨不仅提供了所有免疫细胞的来源,而且是许多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因此骨髓是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的多能造血干细胞(multipotential haemopoietic stem cell)具有复制和分化的特点,在骨髓微环境中基质细胞、 ...
网络 三、HLA其他临床意义 1.HLA与输血的关系 多次输血后可使受体产生抗HLA抗体,白细胞膜受到破坏,释放内源性热原质,引起发热反应和白细胞下降。有建议输血小板进行治疗时,最好测定HLA-A、B抗原,防止由于患者产生针对血小板膜HLA抗原的抗体,避免血小板被破环所造成的“无反应(refractory)”现象。 2.HLA与母关系 反 ...
网络 二、HLA与器官、骨髓移植 移植免疫与免疫遗传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器官、骨髓移植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主要归功于(1)免疫遗传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2)强有力的免疫抑制药如环发孢素A(cyclosprinACsA)和FK506。(一)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机制 前已所述,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是一种免疫应答,移植物细胞表面HLa I类和Ⅱ类抗原都 ...
网络 第五节 HLA的临床应用 MHC的研究不仅与基础免疫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还涉及到临床许多领域,如HLA与某些疾病的相关性、移植外科、输血、母胎关系,法医以及其他临床学科。 一、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一)相关分析常用参数 在估计某一基因座位与疾病相关时,有几个常用术语,如相对危险率与归因危险、于此略予介绍。 ...
网络 四、MHC对免疫应答中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限制(约束)作用 MHC另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约束免疫应答过程中各类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又称为MHC的约束性(MHc restriction),包括免疫应答感应阶段Mφ-Th之间,反应阶段Th-B之间,以及效应阶段Tc-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MHc I类和Ⅱ类抗原分别对不同细胞起约束作用。 ...
网络 三、MHC参与免疫细胞识别抗原 (一)抗原/MHC复合物的形成 外源性蛋白质被APC摄入细胞内,在溶酶体内被水解成肽段。同时,MHc Ⅱ类分子在内质网中装配成αβ异二聚体,由高尔基器转送到溶酶体,与该处带有免疫原性或主导师决定簇的抗原肽相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补转送到APC表面,被CD4+T细胞所识别。 内源性抗原 ...
网络 二、MHC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人们早已观察到各种不同品系动物的免疫应答是由遗传控制的,如豚鼠对白喉毒素结核菌素的易感性在不同品系间有很大差异人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主要归功于60年代后免疫化学研究中合成多肽抗原的应用,对H-2的深入了解以及同类系和H-2内重组株小鼠的建立。 (一)MHC对免疫 ...
网络 第四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MHC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参与胸腺对胸腺细胞的选择作用,对机体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参与免疫细胞相互识别,对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遗传限制等。有关Ⅲ类抗原C2、C4和B因子的功能请参见有关补体系统的内容。 一、MHC与胸腺对胸腺细胞的选择作用 成熟的、有功能的T细胞必须经过在胸腺中阳性选择和阴性 ...
网络 二、补体型 位于HLA-Ⅲ类中的补体基因,不仅两个C4基因紧密连锁,构成C4单体型,而且与另外两个补体基因Bundefined与Cundefined也紧密连锁,构成更大的单体型,Alper等命名其为补体型(complotype)。Alper等人提出,在不足100kb的DNA分段上居有4个补体基因,从理论上计算,基因间的随机交换率在10000到2000次减数分裂中还不到一 ...
网络 三、MHC扩展单体型 近年研究表明,在正常人以及某些疾病对HLA-Ⅰ、Ⅱ、Ⅲ这三类基因还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并构成一些具有分布特异性的大单体型,并先后提出不同的术语加以概括,如MHC扩展单体型(MHC-extended haplotypeEH)、MHC祖传单体型(MHC ancestral heplotypeAH)、HLA-补体单体型(HLA ...
网络 第三节 MHC中的单体型 在11次IHW报告了36个人MHCⅢ类基因,其中发现最早、知之最祥、并与免疫应答关系最密切的是C4A、C4B、Bf和C2四个基因。 人C4A和C4B两个基因座,表现为复杂的多态现象,在每个C4A或C4B分子上的C4d区个别氨基酸的差别形成许多型别,目前已有40多种同种异型(allotype)。例如C4B与C4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