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连接是细胞间的联系结构,是细胞质膜局部区域特化形成的,在结构上包括膜特化部分、质膜下的胞质部分及质膜外细胞间的部分。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质膜相互联系 协同作用的重要基础。细胞连接的描述性概念是指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或特化区域 两个细胞通过这种结构连接起来。细胞的特化区涉及细胞外基质蛋白、跨膜蛋白、胞质溶胶蛋白、细胞骨架蛋白等。从功能上看细胞连接将同类细胞连接成组织并同相 ...
通过细胞质膜内侧的斑块(plaque) 将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同细胞骨架连接起来的细胞连接方式称为斑块连接(plaque-bearing junction)。也有人将这种连接称为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因为这种连接主要是通过跨膜蛋白进行细胞的锚定。斑块连接是动物各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胞连接方式,通过粘着蛋白、整联蛋白和细胞骨架体系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将相邻两 ...
紧密连接有两种英文名称同一个意思(tight junction zonula occludens)又称为不通透连接(impermeable junction)。 紧密连接通常位于上皮顶端两相邻细胞间在紧密连接处的细胞质膜几乎融合并紧紧结合在一起。从结构上看 相邻两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是靠紧密蛋白颗粒重复形成的一排排的索将两相邻细胞连接起来 这些蛋白质颗粒的直径只有几个纳米,它们形成连续的纤维就象是焊接 ...
在斑块连接中如果连接作用涉及细胞质中的骨架部分是肌动蛋白,这种连接方式称为粘着连接。根据粘着连接涉及的是两个细胞间的连接还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连接又分为两种情况:若涉及相邻两细胞间的连接,则称为粘着带(adhesion belt) 如果是细胞同细胞外基质相连,则称为粘着斑(focal adhesion)。无论是何种粘着连接都有三个基本特点:①都是钙依赖性的;②都要通过细胞质斑中的蛋白质介导同细胞骨 ...
粘着带连接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下方 靠钙粘着蛋白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 将两个细胞连接起来。粘着带处相邻细胞质膜的间隙为20~30nm 介于紧密连接和桥粒之间 所以又叫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或带状桥粒。参与粘着带连接的主要蛋白是钙粘着蛋白(cadherin)和肌动蛋白。钙粘着蛋白属Ca2 依赖性的细胞粘着分子,所以这种连接也是钙依赖性的。在粘着带连接中钙粘着蛋白的细胞 ...
在斑块连接中,如果细胞是通过中间纤维锚定到细胞骨架上,这种粘着连接方式就称为桥粒。桥粒连接也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涉及的是相邻两细胞间的连接,则称为桥粒 (实际上是完全桥粒);如果是细胞同细胞外基质相连,则称为半桥粒(hemidesmosomes)。
粘着斑与粘着带的根本区别是:粘着斑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进行连接而粘着带是细胞与细胞间的粘着连接。除了这一根本区别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同: ①参与粘着带连接的膜整合蛋白是钙粘着蛋白而参与粘着斑连接的是整联蛋白;②粘着带连接实际上是两个相邻细胞膜上的钙粘着蛋白与钙粘着蛋白的连接而粘着斑连接是整联蛋白与细胞外基质中的粘连蛋白的连接因整联蛋白是纤粘连蛋白的受体,所以粘着斑连接是通过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在粘着斑连 ...
又称为斑点粘着(maculae adherens)是最常见的连接方式,主要存在于上皮组织如皮肤和肠组织。桥粒连接的形态象圆盘直径大约为1μm桥粒连接能赋予组织机械强度。从形态上看,通过桥粒连接两细胞间形成钮扣式的结构。桥粒连接处相邻细胞质膜间的间隙约30nm 细胞质斑的厚度为15~20nm。从结构上看桥粒连接也是通过钙粘着蛋白将两个相邻细胞结合起来。参与桥粒连接的钙粘着蛋白与粘着连接中的钙粘着蛋白 ...
在桥粒连接中如果跨膜糖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同与细胞外基质相连,形态上类似半个桥粒 这种连接称为半桥粒。与桥粒连接相比有两点不同∶首先是参与连接的跨膜蛋白不是钙粘着蛋白而是整联蛋白;第二是整联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不是与相邻细胞的整联蛋白相连而是同细胞外基质相连。半桥粒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底面作用是把上皮细胞与其下方的基膜连接在一起。 ...
一种特殊的细胞连接方式 位于特化的具有细胞间通讯作用的细胞。它除了有机械的细胞连接作用之外 还可以在细胞间形成电偶联或代谢偶联 以此来传递信息。动物与植物的通讯连接方式是不同的 动物细胞的通讯连接为间隙连接而植物细胞的通讯连接则是胞间连丝。 ...
间隙连接是动物细胞中通过连接子(connexons)进行的细胞间连接。所谓“间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在间隙连接处 相邻细胞质膜间有2~3nm的间隙;其二是在间隙连接的连接点处双脂层并不直接相连 而是由两个连接子对接形成通道,允许小分子的物质直接通过这种间隙通道从一个细胞流向另一个细胞。连接子是一种跨膜蛋白。每个连接子由4个或6个相同或相似的连接蛋白(connexon)亚基环绕中央形成孔径为1.5~2 ...
植物细胞壁中小的开口,叫胞间连丝。在电子显微镜下见到的胞间连丝似乎是一个狭窄的、直径约30~60nm的圆柱形细胞质通道穿过相邻的细胞壁。胞间连丝中有连丝微管(desmotubule)通过它是由两个细胞的光面内质网衍生而来。胞间连丝不仅使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膜、细胞质、内质网交融在一起 而且也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传递刺激的重要渠道。胞间连丝与动物细胞的间隙连接有许多相同之处。正常情况下它允许1000道 ...
细胞通讯是指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社会中 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 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者引起基因活动尔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 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整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作出综合反应。多细胞生物是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社会 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这个社会中的单个细胞间必须协调它们的行为,为此,细胞建立通讯联络是必需的。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
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 强调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途径)和结果 包括配体与受体结合、第二信使的产生及其后的级联反应等 即信号的识别、转移与转换。 ...
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 既非营养物 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而且也不是酶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 如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统称为信号分子它们的惟一功能是同细胞受体结合 传递细胞信息。多细胞生物中有几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在细胞间传递信息这些信号分子中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核苷酸、胆固醇、脂肪酸衍生物以及可溶解的气体分子等。根据信号分子的溶解性分为水溶性信息(wate ...
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如肾上腺、睾丸、卵巢、胰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和垂体)合成的化学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被分泌到血液中后 经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激素经血液循环系统运送到全身的速度很快通常只需几分钟。每种激素都有与其相配的一种或几种受体; 一种内分泌细胞基本上只分泌一种激素。 ...
由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进行信号传导的分子称为内分泌信号。一般为激素类物质。这类信号分子通讯方式的距离最远,覆盖整个生物体。内分泌信号的激素有三种类型:蛋白与肽类激素、类固醇激素、氨基酸衍生物激素。蛋白和多肽激素(protein and peptide hormones) 在脊椎动物细胞中占80%此类激素通常只与细胞质膜受体结合。类固醇激素(steroid hormones) 是在光面内质网 ...
局部介质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液中的信号分子,它只能作用于周围的细胞。即信号分子分泌出来之后停留在分泌细胞周围的细胞外液体中,只是将信息传递给相邻细胞,通讯距离很短,只有几毫米。
分泌到细胞外后只能作用于邻近细胞的信号分子称为旁分泌信号。如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s)蛋白就是局部介质它能够调节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长和分裂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邻近的细胞。控制免疫系统细胞的发育及其他行为的淋巴因子(lymphokines)也只作用于局部区域属旁分泌信号。 ...
局部介质中的某些信号分子也作用于分泌细胞本身 如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是由前列腺合成分泌的脂肪酸衍生物(主要是由花生四烯酸合成的) 它不仅能够控制邻近细胞的活性也能作用于合成前列腺素细胞自身通常将由自身合成并作用于自身的信号分子称为自分泌信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