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 解读miRNA (MicroRNA) 《自然—方法学》网络版近日介绍了瑞士苏黎世大学分子生命科学研究所迈克尔•恩加特纳(Michael O Hengartner)研究组发明的一种大尺度鉴定miRNA靶点新方法。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实验和计算方法的发展和完善,miRNA靶点的鉴定和预测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然而,全面正确地鉴定m ...
相关专题 解读miRNA (MicroRNA) 探针-miRNA复合体通过纳米孔 miRNA能够调控基因表达,因此被作为抑制癌症等疾病相关基因的潜在疗法。然而,细胞中miRNA的拷贝数非常少以至于很难被检测到。11月4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玛丽亚·德恩迪奇(Marija Drndic)小组发明的 ...
相关专题 解读miRNA (MicroRNA) 1 Northern杂交 Northern杂交是检测mirna表达的一种简便而可靠方法,不仅用于检测mirna在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而且结合rna marker,可经凝胶电泳检测mirna的分子大小。 1993年始,Northern杂交应用于mirna表达谱研究,也是首个用于半定量检测mirn ...
相关专题 解读miRNA (MicroRNA) 多个研究小组采用生物化学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开展对miRNAs的研究工作。由于据推测都是由Dicer酶降解RNA得到的,21—25个碱基大小、有5’端磷酸基和3’羟基的RNA片断,有的实验室采用改良的定向克隆方法来筛选具有相同特征的小分子——筛选一定大小的RNA分子,连接到3’和5’的适配子(a ...
相关专题 解读miRNA (MicroRNA) miRNA靶基因预测 与miRNA基因预测相比靶基因的预测具有更大的难度. 因为目前已知的miRNA靶基因数量非常有限不能为预测提供充足的依据而且对预测的候选基因的鉴定步骤相对繁琐很难实现高通量和规模化. 从已知的miRNA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中人们得出miRNA5′端的2~8 个核苷 ...
相关专题 尽管第一个microRNA是在1993年发现的,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开始了解这种小RNA分子的大作用。miRNA通过与转录本的相互作用,关闭或抑制基因的表达。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们影响了约三成的基因。miRNA在多个组织中差异表达,这就让表达图谱分析成为研究的重点。同时,miRNA的过表达和抑制也是近年来常用的研究方法。 然而,mi ...
相关专题 解读miRNA (MicroRNA) Q1:你使用什么方法来确保灵敏而特异的miRNA表达谱?为什么? Galina Gabriely(哈佛大学) 我们通常利用多重定量PCR来对少量的人miRNA进行小规模图谱分析。这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芯片更好,因此在待分析miRNA数量不多时是首选。多重定量PCR图谱分析的准确性可用更加灵敏 ...
相关专题 解读miRNA (MicroRNA) miRNA很小,这就增添了研究的难度。如何从细胞中提取和纯化miRNA?如何上调或下调特定的miRNA?如何验证结果?全靠自己摸索,体会是很深,但时间也花不少。以下是收集了来自顶尖研究院的专家的实际操作经验,这将让你少走弯路。 尽管第一个microRNA是在1993年发现的,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 ...
相关专题 解读miRNA (MicroRNA) 来自怀特黑德研究所的David Bartel是植物miRNA研究的鼻祖,并且发现microRNA对基因进化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先前研究的预测。在2004年其与另外一个实验室发表Cell文章,证明人类基因中的三分之一受到microRNA的调节。 2008年,David Bartel研究小组与Niko ...
相关专题 解读miRNA (MicroRNA) RNAi是一种由双链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RNAi行使功能的机制与miRNA相同,都是一种在进化上十分保守的RNA-蛋白质机制。miRNA是由21至23个核苷酸组成的内源非编码RNA。随着RNA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学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对于miRNA通路及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的研究便显得尤 ...
相关专题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缩写为RNAi)是指一种分子生物学上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其机制是通过阻碍特定基因的翻译或转录来抑制基因表达。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同源的双链RNA时,该mRNA发生降解而导致基因表达沉默。与其它基因沉默现象不同的是,在植物和线虫中,RNAi具有传递性,可在细胞 ...
相关专题 大肠杆菌的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让一切皆有可能 一、原理 1、 E . coli 表达系统 E . coli 是重要的原核表达体系。在重组基因转化入E . coli 菌株以后,通过温度的控制,诱导其在宿主菌内表达目的蛋白质,将表达样品进行SDS-PAGE 以检测表达蛋白质。 2、 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基本手段之一,就 ...
相关专题 E.coli细胞中主要的σ因子可与核心酶一同被纯化,称为σ70,但菌细胞中另外有一些σ因子能够识别其顺序与E.coli的主要启动子不同的另一些启动子,并促使核心酶起始转录。这些变异的σ因子在细胞中有特别功能,通常能剧烈改变细胞RNA的合成方式,以便在需要时使一组全新的基因得以表达。这 ...
相关专题 解读miRNA (MicroRNA) MicroRNAs (miRNAs) constitute a large group of endogenous single stranded small RNAs (19-24 nucleotides) having negative regulatory function on gen ...
相关专题 解读miRNA (MicroRNA) a | In normal tissues proper MicroRNA (miRNA) transcription processing and binding to complementary sequences on the target mRNA results in the rep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产品选择专题 单位定义 限制性内切酶的一个活性单位是指,在50μl 的反应体系里,采用随酶提供的 NEBuffer,用1个小时的时间,彻底消化1μg底物DNA所需要的酶量。 酶切反应应在带盖的eppendorf 管中进行,选用技术数据卡上所标明的适宜温度。在确定酶活性之前,浓缩的酶应该 ...
相关专题 QPCR 在不少生命科学重点实验中,我们都需用到寡核苷酸,因此,使用合适的寡核苷酸对整个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以下是网友总结的实验心得,走过的最好看一下哦。 怎样优化设计寡核苷酸呢?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 1. 估测可能形成的DNA或RNA双链的稳定性 寡核苷酸,无论是DNA的或者RNA的,都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DNA的重组连接实验原理和步骤 发布: 2010-03-29 来自: 易生物实验 一、实验目的 用T4DNA连接酶将载体pBR322 EcoR Ⅰ-CIP处理的DNA片段,与目的基因5.4KbEcoR Ⅰ片段连接起来,构建体外重组DNA分子,同时学习几种DNA连接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重组的DNA分子是在T4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DNA分子的体外连接就是在一定条件下, 由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双链DNA片段组邻的5’端磷酸与3’端羟基之间形成磷酸酸脂键的生物化学过程, DNA分子的连接是在酶切反应获得同种酶互补序列基础上进行的。 带有相同末端(平端或粘端)的外源DNA必须克隆到具有匹配末端的线性质粒载体中,但是在连接反应时,外源DNA和质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DNA连接酶是1967年在三个实验室同时发现的。它是一种封闭DNA链上缺口酶,借助ATP或NAD水解提供的能量催化DNA链的5'-PO4与另一DNA链的3'-OH生成磷酸二酯键。但这两条链必须是与同一条互补链配对结合的(T4DNA连接酶除外),而且必须是两条紧邻DNA链才能被DNA连接酶催化成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