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实验室常见水的种类及评价指标
本文讲述了生物实验室中基本的化学试剂安全知识
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并有中度毒性。取用含有这一染料的溶液时务必戴上手套,溶液使用后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之一进行净化处理。
制备基因组DNA是进行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的重要步骤,通常要求得到的片段的长度不小于100-200kb。在DNA提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DNA断裂和降解的各种因素,以保证DNA的完整性,为后续的实验打下基础。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化学危险品(以下简称化学危险品)贮存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化学危险品(以下简称化学危险品)出、入库,贮存及养护。
实验室是组织中负责质量检验工作的专门技术机构,承担着各种检验测试任务。它是组织质量工作、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重要技术手段,是重要的质量信息源。
洁净工作服是适用于电子、光学仪器、制药、微生物工程、精密仪器等行业的具有无尘和抗静电性能的特种工作服,其衣料一般是嵌织导电丝的合成纤维织物。
实验室毒剧药品管理程序(SOP)目的:做好实验室砷化物、氰化物、汞化物、磷化物、其它剧毒物品的管理。
消毒应具体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径、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消毒剂。
皮肤防护器材是用于保护皮肤,使之免受化学毒剂、放射性物质和生物战剂沾染和损伤的一种个人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可分为透气式防毒衣和隔绝式皮肤防护器材两类。
为规范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保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质量,使临床诊断和治疗更为科学、合理,特制定本办法。
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在生物病毒研究、生物技术开发、遗传基因工程、特殊医疗手术病房等领域相继建立并投入使用。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是近几年的事,相关的规范标准还不够完善,而且在设计、施工、管理及产品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相关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供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作为参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标准,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通用要求。另外,即将颁布的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也明确地规范建立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内容。下面,就各地各有关单位较多在建和待建的BSL-2实验室,根据国标和我们自身实践,谈谈我们认为必须重点注意的一些问题。
由于RNA聚合酶一般由数个次单元组合而成,早先要在试管内应用RNA聚合酶的转录活性合成RNA并非易事,但这个问题在SP6, T3 及T7 等噬菌体的RNA聚合酶陆续被发现以后,情况已完全改观。
1) 取出8 支1.5 mL微量离心管,分别标示为U-1, U-2, I-1, I-2, #1, #2, #3 及#4,并根据下表所示依序加入各项试剂 (体积单位为 μL)。U-1, U-2, I-1 及I-2 分别为大肠杆菌所分得的RNA,#1, #2, #3及 #4 分别是胞外转录反应所得到的RNA……
最大或然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又称稀释培养计数,适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虽不占优势,但却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类群。其特点是利用待测微生物的特殊生理功能的选择性来摆脱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干扰,并通过该生理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类群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本法特别适合于测定土壤微生物中的特定生理群(如氨化、硝化、纤维素分解、固氮、硫化和反硫化细菌等。见附表23-1)的数量和检测污水、牛奶及其他食品中特殊微生物类群(如大肠菌群)的数量,缺点是只适于进行特殊生理类群的测定,结果也较粗放,只有在因某种原因不能使用平板计数时才采用。
TFAR19(PDCD5)是由本研究室在国际上首先报导的一个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人类新基因,前期的功能研究表明,它是促进细胞凋亡的增强剂。利用荧光素(FITC)标记的TFAR19单克隆抗体为探针,对细胞凋亡过程中TFAR19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定位研究发现,凋亡早期TFAR19表达水平增高并出现快速核转位现象,伴随着细胞核形态学的变化,持续较长时间,在凋亡小体中仍然可见。同时我们发现,凋亡早期TFAR19蛋白的核转位早于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和细胞核DNA的片段化,提示TFAR19蛋白的核转位是细胞凋亡更早期发生的事件之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凋亡早期TFAR19的核转位具有普遍意义,不同细胞凋亡早期均出现TFAR19高表达和核转位。这为研究细胞凋亡早期所发生的事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和指标。
本单元讲述了无菌取样操作,在讨论无菌取样的原因和采集方法之前,必须要理解“无菌的”的这一术语,“无菌”一般用于取样中,意味着取样过程中,避免操作引起污染。一个无菌样品的采集,应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即:在收集过程中,本身应避免污染,然后放入消毒容器中。
细胞株若受到细菌、真菌、支原体、或是特定病毒等之污染时,会严重的影响实验的结果。而细菌、真菌等之微生物污染时,较易自培养基等的外观变化察觉。但是若受到支原体之污染时,细胞之外观较无明显变化,但是其污染会造成细胞之生长速率缓慢、细胞产生病变之型态改变等等变化。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真核细胞mRNA, 必须使用RNA酶的抑制剂或采用下述的破碎细胞和灭活RNA酶同步进行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胞破碎过程中所释放的RNA酶的活性。同时,避免偶然引入实验室内其他潜在的痕量RNA酶也很重要。下面列举避免RNA酶法染问题的一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