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甚么是生物性危害? 所谓生物性危害是指因接触某些微生物﹙例如:病毒、细菌、寄生虫或真菌等﹚而遭感染患病,或遭动物袭击伤害。一般而言,这些病原体可在病人的体液﹙例如:血液、唾液、胸膜液及脑脊髓液等﹚、排泄物及内脏组织上生存。此外,某些寄居于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亦 可感染人类。可能的感染途径包括有: ‧ 吸入悬浮空气中的病原体或带有病原体的飞沫 ‧ 手部先接触病原体而其后再接触自己的眼、口或鼻,病原体 ...
(一)实验室安全知识 在生物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与毒性很强、有腐蚀性、易燃烧和具有爆炸性的化学药品直接接触,常常使用易碎的玻璃和瓷质的器皿,以及在煤气、水、电等高温电热设备的环境下进行着紧张而细致的工作。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工作。 1.进入实验室开始工作前,应了解煤气总阀门、水阀门及电闸所在处。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将室内检查一遍,应将水、电、煤气的开关关好,门窗锁好。 2.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生物洁净室的不同特点和设计方法,并针对在生物洁净室设计施工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生物洁净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集中在医院手术室和病房、制药厂、生物安全实验室、动物房等。同样级别的洁净室,由于应用领域不同,要求也有很大区别,笔者检测的若干生物洁净室中,出现了各种不同问题,很多是由于对各种生物洁净室的特点和要求缺乏了解造成的。 首先,不同类型的生物洁 ...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参考了ISO15190:2003(E)《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2003.本标准与ISO15190:2003(E)不同的是,本标准不仅使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生物因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此外,增加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本标准吸纳了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进行高危害生物因子操作实验室的有关内容,但考虑到我国 实验室安全管理 ...
实验室伤害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感染主要是由于人为失误﹑不良实验技术以及仪器使用不当造成的。本章概要介绍了避免或尽量减少这类常见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实验室中标本的安全操作实验室标本的收集、运输和处理不当,会带来使相关人员感染的危险。标本容器标本容器可以是玻璃的,但最好使用塑料制品。标本容器应当坚固,正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应无泄漏。在容器外部不能有残留物。容器上应当正确地粘贴标签以便于识别。标本的要求或说 ...
2005年4月26、27日,卫生部、WHO在京联合主办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受益匪浅。现将听课笔记整理如下,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演讲主题: 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Biosafety 病毒实验室操作生物安全分级标准 aboratory Biosafety 感染性物质 ...
本安全清单用以协助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安全和安全保障状态进行评估。实验室建筑1、是否已经为设施的建设或建成后的评估考虑了试运行和认证指南?2、实验室建筑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要求(包括与自然灾害预防有关的必需要求)?3、实验室建筑总体是否整齐,并且周围没有障碍物?4、实验室建筑是否清洁?5、地板是否有任何结构性缺陷?6、地板和楼梯是否装修统一并能防滑?7、工作空间能否满足安全操作的 ...
生物安全 biosafety: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生物因子 biological agents :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病原体 pathogens :可使人、动物或植物致病的生物因子 危害 废弃物 hazardous waste :有潜在生物危险、可燃、易燃、腐蚀、有毒、放射和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环境有害的一切废弃物 危险 risk: ...
根据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点: 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应参照BSL1-4实验室的要求,还应考虑对动物呼吸、排泄、毛发、抓咬、挣扎、逃逸、动物实验(如染毒、医学检查、取样、解剖、检验等)、动物饲养、动物尸体及排泄物的处置等过程产生的潜在生物危害的防护。应特别注意对动物源性气溶胶的防护,例如对感染动物的剖检应在负压剖检台上进行。 应根据动物的种类、 ...
文/刘燕敏 同济大学副教授 本文从手术感染控制线索出发,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手术室标准沿革,以及我国医院洁净手术部标准与规范编制的思路,并指出:最近国际上出现的感染控制新思路与相应技术措施,将会对手术室标准发展有较大影响。 术后感染控制,一直是制约外科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过去单纯依赖化学消毒与药物控制临床感染,不仅使耐药性菌株不断产生,而且使引起术后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外科 ...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生物安全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的系统选择、送风和排风系统设计、室内气流组织、主要设备的选择等,并给出了设计实例。由于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和施工的标准规范一直不健全,各个单位的做法也不一致,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地方,笔者希望与业内同行共商榷。 关键词: 生物安全实验室 风空调系统 设计随着我国生物、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微生物学研究、生物技术开发、遗传基因工程、特殊医 ...
洁净技术又称为生产环境和污染控制技术,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科学技术。洁净技术专门研究并提供洁净的生产工艺环境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高纯介质,有效地控制微量杂质,以保证高科技产品的成品率和可靠性。洁净技术通常包括:空气净化技术、空调技术、水纯化技术、气体纯化技术、微量杂质控制技术、洁净环境的监测技术及相关的环境质量的控制技术。净化工程技术在电子、核子、航空航天、生物 ...
口罩的分类 一、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NIOSH)粉尘类呼吸防护新标准42CFR84 1995年6月8日公布(根据滤料分类) N系列: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 无时限 R系列: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及汗油性悬浮颗粒 时限八小时 P系列: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及汗油性悬浮颗粒 无时限 有些颗粒 ...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一类有设施的机构,通过对人体种种物质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为诊断、预防、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为评价人类健康、解释检验结果或建议作进一步检查等咨询服务。 由于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感染方式对健康人体造成切实的或潜在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微生物的致病性、感染与传染的严重程度、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有无将其生物危害分为1~4组,为确保操作人员,周围环境不被微生物感染或污 ...
目前国际上主要执行两个标准即美国标准和欧洲标准,我国刚刚颁布新的防护口罩的标准,主要参照了美国标准。 美国标准(NIOSH标准) 由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总署(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制定。它将口罩的标准分为三大类:N、R、P。分别代表不同的防护对象:N为非油性颗粒,R、P则为油性颗粒,但R级的防护油性颗粒效果不能超 ...
摘要: 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研究病毒、细菌等各种致病因子的特殊建筑物,美国生物恐怖事件,特别是“非典”之后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有关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建造、验收和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就生物安全实验室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供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参考。 关键词: 生物安全 洁净室 设计 ...
个人防护装备是指用于防止工作人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个人防护装置选择原则: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级别生物安全水平和工作性质来选择个人防护装置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个人防护装置注意事项 1 个人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2 在危害评估的基础上,按不同级别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维护应有明确的书面规定、程序和使用指导 ...
(一)洁净室之定义 (供大家参考) 洁净室(Clean Room),亦称为无尘室或清净室。 「洁净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之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之房间。亦即是不论外在之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俱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之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之特性。 洁 ...
本手册旨在为实验室科研人员和生物安全柜使用人员提供基本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常识以及生物安全柜选购、使用、维护指南。 声明:著者不保证本手册中所含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因使用这些信息造成的任何损失概不负责。引言作为生物安全柜使用指南,本手册提供有关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柜的基本知识。同时,本手册由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微生物学家,工程师以及生物安全柜用户共同协作编制而成,其内容准确,可被广泛使用。I. 生物危 ...
编者按: 洁净室技术需要持续创新、不断发展,将工业洁净技术应用到医院、药品、化妆品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是暖通空调专业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技术之一,即通常所说的生物洁净技术。它涉及的领域并不是很广,常常不为广大暖通空调工程师所熟悉。目前我国生物洁净技术的状况是,暖通空调工程师对微生物特性了解不多,常常用理工科思路和技术手段套用到生物污染因子控制,而微生物学家又不了解工程措施。两者由于缺乏充分交流,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