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经消化道通过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使食物分解成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被小肠、大肠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从而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消化道的分泌物、无机盐、水、粘液、肠道脱落细胞和细菌等形成粪便(feces stool),通过直肠由肛门排出体外。健康人粪便的主要成分包括:①少量未被完全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如肌肉纤维、植物细胞、淀粉颗粒、食糜等。②消化 ...
目录 • 肝脏疾病的实验诊断策略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急性胰腺炎 • 腹泻 ...
(一)骨髓穿刺术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 骨髓细胞学检验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最重要手段。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下列情况时,可做骨髓细胞学检查。(1)外周血细胞成份及形态异常:如一系、二系或三系减少,一系、二系或三系增多,一系增多伴二系减少等,外周血中出现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异常细胞。(2)发烧,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3)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明显增加。(4)化疗后的疗效 ...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主要表现为受累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等,形成泡沫细胞、脂纹和纤维斑块,引起血管壁硬化、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血脂是血浆中所含脂类的总称,包括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胆固醇酯(cholesterolester,CE)、甘油三酯(trigkycer ...
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 drugs)又称降压药(hypotensive drugs),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不仅可以降低过高的血压,改善症状,而且可以延缓血压持续升高引起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病理变化过程,防止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如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等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并延长患者寿命。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 ...
自体活性物质(autacoids)又称局部激素,多数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产生,以旁分泌方式到达邻近部位发挥作用。它们在局部合成后,不进入血液循环,主要在合成部位附近发挥作用,且半衰期短暂。组胺(histamine)、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白三烯(leukotriene)、5-羟色胺(5-HTA)和血管活性肽类(vasoactive peptide)、P物质(substan ...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引起insulin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高血糖、糖尿、多饮,慢性并发症有血管和神经等病变,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等。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等呈逐渐升高趋势,已成为发达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糖 ...
血液是机体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血液流动性能或造血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多种严重疾病:凝血亢进或纤溶能力不足可引发血管内凝血,并形成血栓栓塞性疾病;凝血功能低下或纤溶亢进可引起出血性疾病;铁、铜、某些维生素及造血因子等的缺乏,将导致造血功能障碍而出现贫血;而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失血造成血容量降低,可导致休克而危及生命。 目录 ...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老年性痴呆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晚年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性痴呆症中有约70%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萎缩、脑组织内老年斑、脑血管沉淀物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由于至今AD的病因仍未得以阐明,无法研制出特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对AD ...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指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使充分发挥代偿能力仍然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应机体所需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多为疲劳、水肿、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下降等。引起CHF 的病因有多种,主要与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肥厚、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慢性心脏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 ...
疟疾(malaria)是由雌按蚊传播的疟原虫(Plasmodium)所引起的疾病。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 ...
血吸虫的生活史较复杂,成虫寄生在人体的门静脉血管内,虫卵随病人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后者侵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进一步发育,最后形成尾蚴入水。尾蚴侵入人的皮肤血管,随血流达到肝门静脉,发育为成虫、产卵、完成一个生活周期,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由虫卵引起。治疗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的药物以酒石酸锑钾(antimony potassium tartrate)应用最早,疗效虽高但 ...
肠蠕虫病(intestinal helminthiasis)是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病,它不仅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且可引起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症或蛔虫性肠梗阻,对人体危害很大。在肠道寄生的蠕虫有线虫类(如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等)、绦虫类(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等)和吸虫类(布氏姜片吸虫、异形吸虫等)。本节介绍的抗肠蠕虫药是驱除或杀灭肠道蠕虫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线虫感染和绦虫感染,可起到治疗和控制传染源 ...
精神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统称为抗精神失常药,也称为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s)。根据其临床用途分为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 drugs)或神经安定剂(neuroleptics)、抗躁狂症药物(antimanic drugs)、抗抑郁症药物(antidepressants)和抗焦虑 ...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adrenoceptor blockers,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是一类能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本身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肾上腺素作用,但却阻断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产生作用的药物。按其对α和β受体选择性不同,分为α受体阻断药和β受体阻断药两类。 目录 ...
镇痛药(analgesics)是一类作用于CNS缓解疼痛的药物。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最早使用的镇痛药是来自于罂粟蒴果浆汁的干燥物阿片(opium)。1806年德国药师Serturnes从阿片中提取纯化得到吗啡(morphine);20世纪50年代前后合成了哌替啶(pethidine)、美沙酮(methadone)、埃托啡(etorphine)和芬太尼(fentanyl)等一系列具有mo ...
脱水药(dehydrants)又称渗透性利尿药(osmotic diuretics),包括甘露醇(mannitol)、山梨醇(sorbito1)、高渗葡萄糖(hypertonic glucose solution)和尿素(urea)等。渗透性利尿药静脉注射给药后,可以提高血浆渗透压,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当这些药物通过肾脏时,增加水和部分离子的排出,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该类药一般具备如下特点:①静脉注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adrenoceptor agonists)是一类能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并激动该受体,产生与肾上腺素能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相似的药物。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化学结构为β-苯乙胺,其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的化学结构含有儿茶酚,故称儿茶酚胺类(catecholamines);麻黄碱、间羟胺和去氧肾上腺素等的化学结构不含有儿茶酚,故称非儿茶酚胺 ...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s)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所分泌的,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激素。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均会引起各种临床症状,需应用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 )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应用抗甲状腺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缓解甲亢症状。 ...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又简称局麻药,是一类局部应用于神经干或神经末梢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使局部的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19世纪末,可卡因(cocaine)首先应用于局部麻醉,十多年后普鲁卡因(procaine)及其他药物相继问世。局部麻醉时意识清醒,局麻作用消失后,神经的感觉、运动等功能可完全恢复,对组织也无病理性损伤作用。【药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