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脏过氧化物的测定 【目的】1、学习测定过氧化脂质的实验方法 2、观察药物的抗氧化作用 【原理】自由基可使脂类形成过氧化物。过氧化脂质的二级分解产物为丙二醛,它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生成粉红色化合物,可以通过比色的方法对其浓度进行测定。又因四乙氧基丙烷在上述反应的同一条件下也能生成丙二醛,因此用四乙氧基丙烷为标准物质。 【材料】1、动物:大鼠,体重250~300g,雌雄均可 2、器材: ...
第一章 -绪言【目的要求】1.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熟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2.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教学内容】第一节 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1.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2. 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目的要求 1.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首关消除概念及细胞膜两侧pH对药物吸收和分布的影响。2.熟悉药物消除动力学、时量曲线及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 3.掌握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的药理学意义。了解房室模型及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药物的跨膜转运(一)被动转运1,简单扩散2,滤过3,易化扩散(二)主动转运(三)膜动转运 ...
第二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及治疗效果。2.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3.熟悉药物作用机制。了解构效关系。4.掌握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相关概念。了解受体类型及第二信使。【教学内容】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一)药物作用的性质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细胞的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药理效应(phar ...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概述一、 定义与分类能够引起镇静和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称为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s)。小剂量产生镇静作用,较大剂量可产生催眠作用。按化学结构分为三类1、苯二氮�类:如地西泮(安定)、氟西泮(氟安定)2、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戊巴比妥3、其他类:如水合氯醛、甲丙氨酯二、 共同药理作用特点1、剂量不同,药理作用不同 ...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目的要求作用、作用机制、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2.掌握氯氮平、利培酮的作用特点及应用。3.掌握米帕明的作用特点及应用。4.熟悉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哌啶醇、五氟利多及碳酸锂的作用和应用特点。教学内容 精神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出现异常的一类疾病。治疗精神失常的药物按临床用途分为:抗精神病药、抗躁狂抑郁症药及抗焦虑药。第 ...
第十五章 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老年痴呆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典型的症状为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和共济失调。现认为帕金森病是因黑质有病变,多巴胺合成减少,使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降低,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功能(起抑制作用)减弱,而胆碱能神经功能(起兴奋作用)相对占优势,从而产生帕金森病的肌张力增高症状。第一节 拟多巴胺类药一、 左 ...
第十九章 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可分为两类,即缓慢型:包括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治疗。过速型: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颤动等,是本节讨论的药物。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一)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p)和静息电位(Rp) P167图22 ...
第二十四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第一节 抗凝血药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一.肝素(heparin)结构特点 带大量阴电荷,呈强酸性.作用 1.抗凝l 机制: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的抗凝活性,加速Ⅱa、Ⅸa、Ⅹa、Ⅺa、Ⅻa的灭活。l 特点:①口服无效,静脉、皮下给药 ...
第二十五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大体可分三大类:1.中和胃酸及抑制胃酸分泌药2.黏膜保护药3.杀灭幽门螺旋杆菌药一 .中和胃酸及抑制胃酸分泌药1. 抗酸药:弱碱性物质 中和胃酸如氢氧化镁、三硅酸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氢钠2. H2受体阻断药 详见第二十九章3. 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奥美拉唑(omeprazole)、兰索拉唑、泮托拉 ...
第二十七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异丙嗪(promethazine,非那根)、曲吡那敏等作用:1.抗外周组胺H1受体效应 2.中枢作用:镇静、嗜睡、抗晕、镇吐 3.其他 抗乙酰胆碱、局麻作用和奎尼丁样作用。临床应用:1.变态反应性疾病 2.晕动病及呕吐不良反应:镇静、嗜睡 ...
第三十二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第一节 胰岛素作用1. 糖代谢:促进糖的转运,氧化利用抑制糖原分解而降低血糖。2. 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抑制分解。3.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合成,抑制分解。应用1.Ⅰ型糖尿病人的维持治疗用药。2.Ⅱ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无效者。3.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昏迷时。4. 糖尿病人处于应激状态时(如合 ...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论第一节 抗菌药物与化学疗法一、 常用术语1、抗菌药:对病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仅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为抑菌药。不仅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而且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为杀菌药。2、抗菌谱:抗菌药的抗菌范围。又分为窄谱抗菌药和广谱抗菌药。前者仅对单一菌种或一属细菌有效,后者不仅作用于G+、G―细菌,且对衣原体、 ...
第四十二章 抗疟药疟原虫的生活史分为: 人体内的无性生殖阶段,又分为(1)原发性红细胞外期:为疟疾的潜伏期。对此期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可起病因预防作用。(2)红细胞内期:与症状发作有关。对此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可控制症状发作和症状抑制性预防。(3)继发性红细胞外期:间日疟原虫才有此期,能杀灭此期原虫的药物,对间日疟有根治作用。雌按蚊体内的有性生殖阶段:能抑制雌雄配子体在蚊体内发育的药 ...
第四十七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1.免疫抑制药(1)环孢素:选择性抑制T细胞活化,抑制细胞因子如白介素2的生成。主要用于防治器官移植的抗排斥反应,也用于自身免疫疾病。常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引起肝、肾毒性。(2)他克莫司与环孢素作用相似,为高效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a)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均有影响,主要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抑制DNA合成和有丝分裂。破坏淋巴细 ...
某些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药 物生物利用度(%)尿排泄(%)血浆蛋白结合(%)清除率(ml・min-1・kg-1)分布容积(L/kg)半衰期(h)醋丁洛尔acebutolol3740266.81.22.7阿昔洛韦aciclovir15~3075153.370.692.4别嘌醇allopurinol80~9012.70.6~1.61~3阿普洛尔alprenolol8.60.285153.32.5金刚烷 ...
实验动物学伴随着生物医学在长期的动物实验过程中逐步形成,尤其是实验科学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许多生物医学的重大发现都与实验动物有关。自本世纪以来,实验动物学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许多发达国家都设立了相应机构。如英国1947年成立了实验动物局,后改为实验动物中心;美国1950年成立了实验动物管理小组,后改为美国 ...
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观察药物对机能功能、代谢及形态引起的变化,常需将药物注入动物体内。给药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动物种类和药物剂型等情况确定。 (一)皮下注射 注射时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皮肤,将连有5(1/2)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皮下。皮下注射部位一般狗、猫多在大腿外侧,豚鼠在后大腿的内侧或小腹部;大白鼠可在侧下腹部。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蛙可在脊背部淋巴腔注射。 ( ...
1.人与动物用药量换算人与动物对同一药物的耐受性是相差很大的。一般说来,动物的耐受性要比人大,也就是单位体重的用药理动物比人要大。人的各种药物的用量在很多书上可以查得,但动物用药量可查的书较少,而且动物用的药物种类远不如人用的那么多。因此,必须将人的用药量换算成动物的用药量。一般可按下列比例换算:人用药量为1,小白鼠、大白鼠为25-50,兔、豚鼠为15-20,狗、猫为5-10。 此外,可以采 ...
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kg体重应注射的药液量(ml数),以便给药。 例1:计算给体重1.8kg的家兔,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按每kg体重1g的剂量注射,应注射多少ml? 计算方法:兔每kg体重需注射1g,注射液为20%,则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的注射量应为5ml/kg体重,现在兔体重为1.8kg,应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