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有:乙型、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疟疾,弓形体病等。献血者有EB病毒感染,黑热病、丝虫病、回归热感染时,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均有可能通过输血传播。此外,如血液被细菌污染,可使受血者由此引起菌血症,严重者可致败血症。在由输血引起的疾病中,以肝炎和艾滋病危害性最大。
在近曲小管,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大部分水等重吸收,而肌酐则几乎不被重吸收而随尿排出体外。肾近曲小管是重吸收的主要场所。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原尿物质,当其浓度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则可出现于终尿中。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远曲小管、集合管是肾脏最终实现浓缩和稀释尿液功能的主要场所。
尿检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主要用于: 1.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肾病时尿就可能会出现蛋白、细胞、管形等病理成分;发生炎症、结石、肿瘤、血管病变等,各种产物可进入尿,引起尿成分的变化。2.其他系统疾病诊断:任何系统疾病的病变影响血液成分改变时,均可引起尿成分的变化。如糖尿病时尿糖增高、急性胰腺炎时尿淀粉酶增高、肝胆疾病时尿胆色素增高等。3.安全用药监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磺胺药、抗肿瘤药等药物, ...
1.抗原:HLA是糖蛋白抗原,又称组织相容性抗原、移植抗原和组织抗原。HLA由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编码,这些基因称为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也称为HLA基因,定位在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共有6个座位,至少含4个与移植有关的基因区:即HLA-A,HLA-B,HLA-C和HLA-D.HLA-D又分为HLA-DR、HLA-DQ,HLA-DP亚区。HL-A、HLA-B、HLA-C基因编码的抗原称Ⅰ类抗原。HLA-DR、HLA-DQ、HLA- ...
(1)RDW正常:红细胞主峰左移,分布在55~100fl,波峰在75fl处,基底较窄,为小细胞低色素均一性图形,见于轻型地中海贫血。(2)RDW轻度增高:红细胞主峰左移,分布在55~100fl,波峰在65fl处,为小细胞低色素和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缺铁性贫血。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3)RDW明显增高:红细胞显示双峰,小细胞峰明显左移,波峰在50fl处,大细胞峰顶在90fl处,基底较宽,为小细胞低色素不均一性图形,见于铁粒幼 ...
(1)RDW正常:红细胞主峰右移,分布在75~130fl,波峰在100fl处,为大细胞性图形,见于溶血性贫血、白血病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2)RDW轻度增高:红细胞峰右移,基底增宽,分布在75~150fl,波峰在105fl处,为大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巨幼细胞性贫血。(3)RDW明显增高:红细胞峰右移,出现双峰,以l00fl处峰为主,为大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初期。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指未成熟网织红细胞与总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未成熟网织红细胞体积较大,含RNA的量多。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1)监测骨髓移植后恢复情况:骨髓移植后,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是监测骨髓恢复造血的早期指标。IRF较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网织红细胞计数更早反映骨髓细胞生成和骨髓移植成功。IRF比骨髓移植前增高20%时,表示红系移植成功。IRF是骨髓移植成功最早、最灵敏的指标。(2)监测肾移 ...
1.淋巴细胞毒试验:为HLA抗原分型常用方法。原理:淋巴细胞膜上的HLA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补体作用下,细胞膜损伤,细胞溶解破裂被染色,计算显微镜下观察着色细胞的百分率(20%为阳性反应)。Ⅰ类抗原分型时可用T淋巴细胞或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Ⅱ类抗原分型时需用B淋巴细胞。2.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多用于组织相容性方面的研究,临床上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3.分子生物学技术:一类是PCR为基础的基因分型,一 ...
配方可分为:ACD(A,枸橼酸;C,枸橼酸三钠;D,葡萄糖)保存液与CPD(C,枸橼酸三钠;P,磷酸盐;D,葡萄糖;以及枸橼酸、腺嘌呤)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两大类保存液。在CPD中加腺嘌呤即为CPDA-1.
(1)鉴别血小板减低的病因:MPV增高,见于外周血血小板破坏过多所致血小板减低。MPV减低,见于骨髓病变所致血小板减低。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2)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局部炎症时,骨髓造血未抑制,MPV正常。败血症时,骨髓造血受抑制,MPV减低。白血病缓解时,MPV增高。骨髓造血衰竭,MPV和血小板计数持续减低。骨髓功能恢复时,MPV先上升,血小板计数随后上升。
1.免疫性 溶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荨麻疹、非心源性肺水肿、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或血浆蛋白的同种(异体)免疫等。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2.非免疫性 高热(有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理化性溶血、空气栓塞、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钾中毒、血液酸化、高血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血栓性静脉炎、疾病传播(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疟疾,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输血传播性疾病的概述:常见的有:乙型、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疟疾,弓形体病等。献血者有EB病毒感染,黑热病、丝虫病、回归热感染时,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均有可能通过输血传播。此外,如血液被细菌污染,可使受血者由此引起菌血症,严重者可致败血症。在由输血引起的疾病中,以肝炎和艾滋病危害性最大。
1.手工推片法:影响涂片厚薄的因素有: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玻片间夹角、推片速度、血细胞比容。一张良好的血片,应厚薄适宜、头体尾明显、细胞分布均匀、血膜边缘整齐、并留有一定空隙。2.载玻片压拉法:适用于血细胞活体染色。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3.棕黄层涂片法:适用于白细胞减低患者的白细胞分类计数、红斑狼疮细胞检查等。
主要表现为:①贫血:正常新生儿血红蛋白为180~220g/L,此时病儿的血红蛋白多低于l80g/L,甚至低于120g/L.②高胆红素血症:由于溶血后产生大量胆红素,浓度可达255μmol/L~340μmol/L,超过34μmol/L可疑存在核黄疸,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患儿皮肤严重黄染。③肝脾肿大:由于贫血使器官组织缺氧,导致代偿性肝脾肿大。④组织水肿。⑤肌张力减低,各器官功能障碍等。本病的血型抗体以抗A,抗B,抗A、B,抗D等 ...
1.凝胶微柱法:在凝胶微柱介质中,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经低速离心凝集的红细胞悬浮于凝胶中,未和抗体结合的红细胞则沉于凝胶底部。 2.玻璃柱法:微柱中装有细小的玻璃柱,利用离心力将凝集的红细胞阻于微柱的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通过微柱间的缝隙到达微柱的底部。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如怀疑有HDN可能时,最好在产前开始检查,以期及早诊断及采取适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1)血清学检查:首先要对孕妇做AB0血型系统及Rh系统的D抗原检查及不规则抗体筛选,所有筛选出阳性抗体都要区别是IgG或IgM,并应进一步做抗体鉴定分析,以确定是否会引起HDN.因为抗体的存在并不一定都会发生HDN. (2)羊水分析:有必要时,并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做子宫穿刺抽取羊水进行分析,检查胎儿血型物质,确定胎儿血型。医学教育| ...
新生儿溶血病(HDN)主要原因为母婴血型不合,孕母体内IgG类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红细胞被母亲的同种抗体包被,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这种抗体是针对胎儿红细胞上父源性的抗原。被包被的红细胞在分娩前后加速破坏,发生溶血,造成胎儿发生以溶血为主要损害的一种被动免疫性疾病。
Rh系统的命名及遗传:有Fisher-Race、Wiener、Rosenfield3种命名法。Fish-er-Race命名法又称CDE命名法,这种学说认为Rh遗传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Rh血型有3个紧密相连的基因位点,每一位点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C和c、E和e),这3个基因是以一个复合体形式遗传。3个连锁基因可有8种基因组合,即CDe、cDE、cDe、CDE、Cde、cdE、cde和CdE,两条染色体上的8种 ...
ABO抗原的遗传:AB0血型系统的产生及定位:由3个分离位点的基因所控制,即AB0、Hh、Sese基因。基因Hh和Sese紧密相连在第9对染色体上。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现在一般接受“三复等位基因”学说:认为在决定AB0血型遗传的基因座上,有A、B、O三个等位基因。AB0遗传座位在第9号染色体的长臂3区4带。A和B基因对于0基因而言为显性基因,0基因为隐性基因。父母双方如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则可组成6个基因型;O0、 ...
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这时透析器管内的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