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需要了解的知识,现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网织红细胞是介于万有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阶段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其细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源自有核红细胞。RNA是嗜碱性物质,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结构沉淀物,故名网织红细胞。
肾小球性蛋白尿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需要了解的知识,现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操作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特别是清蛋白滤过,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
血小板抗原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需要了解的知识,现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人类血小板表面具有复杂的血型抗原。这些抗原是由遗传决定的,通常分为血小板特异性的非特异性抗原。非特异性抗原与红细胞血型、HLA、抗原有关;特异性抗原由血小板特有的抗原决定族组成,表现出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不存在于其它细胞和组织。 给患者反复注输血小板,可于血清中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当输入血小板后,可产生抗原体的免疫反应症状,输入的血小板也会 ...
粒细胞抗原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需要了解的知识,现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粒细胞抗原实际上是白细胞本身所持有的抗原,这些抗原受控于显性遗传基因,粒细胞抗原是根据中性粒细胞抗原分布类型和抗原与细胞成熟情况的关系而分类的,前者包括骨髓细胞上的特有抗魇,即组织特异性抗原,和非骨髓血细胞及非生血组织所共有的抗原,后者主在指存在于已成熟或未成熟的细胞的一些抗原。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新生儿粒细胞减少的原困。检测这类抗原 ...
凝血过程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需要了解的知识,现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在生量条件下,凝血因子一般处于无活性的状态;当这些凝血因子被激活后,至今仍公认为的“瀑布学说”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凝血过程通常分为:①内源性凝血途径;②外源性凝血途径;③共同凝血途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现已日益清楚,所谓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并非绝对独立的,而是互有联系,这就是进一步说明凝血机制的复杂性。
普通光镜直接计数法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需要了解的知识,现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普通光镜直接计数法:因稀释液成分没,有多种计数方法。可分为两类:①破坏红细胞的溶血法;例如草酸铵稀释液法对红细胞破坏力强,血小板计数发生困难,也有用赤血盐血小板稀释者,此剂稳定,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而不变质,但如稀释20倍或40倍,则红细胞破坏不完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②不不破坏红细胞方法:有复方碘稀释液法。因红细胞未破坏,可能掩盖血小板 ...
相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需要了解的知识,现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相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用草酸铵作稀释液,在明显的显微镜下进行计数,并可于照相后核对计数。此法准确性高,血小板易于识别。
血细胞分析仪法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需要了解的知识,现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此法由于重复性好,适于临床应用,目前血液细胞分析仪逐步普及,一般均发全血作为标本,比用富含血小板浆测定简便。但由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不能完全将血小板与其它类似大小的物质(如红细胞或白细胞碎片、灰法等杂物)区别开来,因此计数结果有时仍需目视显微镜计数作校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而国内外仍将目视显微镜计数(特别是相差异显微镜计数法)作为参 ...
血小板计数临床意义是临床医学检验技士需要了解的知识,现医学|教育网整理相关知识如下: 1.生理性: 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一天内可有6-10%变化;表现为早晨较低,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较高;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10%;月经前降你,月经后升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即降低;运动后升高,休息后恢复。 2.病理性 (1)在临床上,除创伤之外,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常见原因。血小板数大于100×109/L,无异常出血;当小于50×10 ...
尿羟脯氨酸测定是检验考试需要复习的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如下:尿羟脯氨酸正常范围: 1~5岁:150~496μmol/d;6~10岁:270~755μmol/d;11~14岁4:80~137μmol/d;成人:150~420μmol/d.检查介绍:尿液检查。临床意义:增高:羟脯氨酸血症,骨折,原发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软组织损伤等。
尿胆原测定临床意义是检验考试的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如下:尿胆原正常范围:阴性或弱阳性0~5.9μmol/d.检查介绍:尿液常规检查。临床意义: 增高: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疾病等。减低:阻塞性黄疸。
贫血试验诊断方法是临床检验基础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如下:1、确定有无贫血:根据RBC、Hb和Hct确定,以Hb和Hct最常用。(1)成人诊断标准。(2)小儿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和198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建议为:出生10天内新生儿Hb小于l45g/L;1个月以上Hb小于90g/L;4个月以上Hb小于100g/L;6个月~6岁者Hb小于l10g/L;6~14岁者Hb小于l20g/L.2、确定贫血的严重程度 ...
(一)诊断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二)鉴别诊断 确定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可参考以下几点:1.如有肯定的化学、物理因素的接触史或明确的感染史,一般病因诊断较易肯定。2.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应考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并进一步确定原因。3.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中发现大量球形红细胞,患者很可能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可进一步检查红细胞渗透性脆性试验及自体溶血试验。4.周围血片发现有特殊红细胞畸形者,如椭圆形细胞、大量 ...
现在大家基本上普及了方便安全的真空采血管,取代了以前的注射器采血,但却并非每个人都清楚正确的采血顺序。关于采血顺序包括采血管厂商提供的采血顺序也未必正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根据卫生行业标准WS/T225-2002《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中规定:如果一次采血要采取几个标本时,应推荐以下顺序采血:a、血培养管;b、无添加剂管;c、凝血试验管;d、有添加剂的管(不同添加剂管按以下顺序采血: ...
“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去医院看病尿常规检测,免不了要作一些检查,其中三大常规最常用,三大常规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三大常规项”检查 一、血常规血常规的主要项目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 ...
蛋白质检查是尿液化学成分检验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根据发生机理及原发病的部位,蛋白尿分为五种。下面对此进行详细介绍。1.肾小球性蛋白尿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 ...
常用HE染色试剂配制方法是检验技师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如下: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staining),简称HE染色法,石蜡切片技术里常用的染色法之一。一、苏木素 (1)Harris苏木素液配方:labdd.com苏木精1g;无水乙醇10ml;蒸馏水200ml;钾明矾20g;HgO0.5g先将苏木精溶于无水乙醇中,备用。把明矾放入蒸馏水,加热溶解,再加入备用的苏木精,煮沸2分钟,先 ...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的目的是检验技师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如下:尿常规检查是针对尿液标本所进行的一组医学检验项目,而分析尿常规检查结果则是医学诊断过程中最为常用的辅助方法之一。检查结果分析目的: 1、协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疗效观察:如结核、结石、肿瘤、血管、泌尿系统炎症、淋巴管病变及肾移植等。2、协助诊断由于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胰腺炎、急性和慢性肝炎、急性溶血性疾病等。3、职业病的辅助诊断:如急性汞好 ...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的目的是检验技师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如下:将血标本均匀地涂抹在清洁干燥的载玻片上,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检查,这是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临床应用很广,特别是对各种血液病的形态学诊断很有价值。但是,如果血徐片制备不良,染色不佳,常使血细胞的形态学鉴别和诊断发生困难,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如血膜过厚,细胞重叠缩小;血膜太薄,白细胞多集中于边缘。因此,制备厚薄适宜、分布均匀的血涂片是血液学 ...
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是检验技师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如下:细胞涂片,在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之前需要固定和染色。固定是将细胞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迅速交联凝固,以保持其原有结构不发生变化。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的主要结构,如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染上不同的颜色,便于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细胞涂片,常用的染色方法有瑞氏(Wright)、姬姆萨(Giemsa)、巴氏(PaPanicolaou)和苏木素一伊红比emat0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