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大约95%以上来自于上皮组织。尿液细胞学检查最常见移行细胞癌,发生于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移行细胞癌分为0级~Ⅲ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鳞癌和腺癌少见,非上皮性肿瘤则罕见;尿中不易见肾细胞癌。移行上皮细胞癌:①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移行细胞癌Ⅰ级:涂片内两者瘤细胞形态与正常移行上皮细胞相似,或有轻度异型性。如出现长形细胞团,细胞形态大小一致,排列紧密,核染色略深,细胞团围绕一细长结缔组织轴心,或轴心周围见紧 ...
尿液炎症脱落细胞:尿液的涂片内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包括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及鳞状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且细胞常变性,体积增大,核固缩,胞质内可有液化空泡。真菌感染时,可见如白色念珠菌的假菌丝和孢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毒感染时,胞核或胞质内可见包涵体。尿结石症时,可见上皮细胞出现轻度核异质改变,胞质内还可见尿酸盐结晶。膀胱粘膜白斑时,可见完全角化的鳞状上皮,只有通过导尿采取的标本,才可确定为此病。肾移植排斥反应尿细 ...
尿液正常细胞形态特征(移行上皮细胞):①涂片内表层细胞体积大,大小相当于鳞状上皮表层细胞,又称盖细胞或伞细胞。呈扁圆形或多边形。见双核或多核。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为细颗粒状,分布均匀,核仁不明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②底层细胞是圆形或多边形,居中,染色质致密。③中层细胞介于前两者之间,卵圆形或梨形、梭形及多边形;鳞状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少见,形态同阴道涂片;柱状上皮细胞,正常尿液内极少见,形态同阴道涂片;非上皮细胞成分,可 ...
1.急性白血病: ①贫血程度轻重不一,但进展迅速,多数为白细胞增多型,常大于10×109/L.亦可正常或减低,周围血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型白细胞,血红蛋白常小于70g/L;②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大于30%,有核细胞显著增生,可见白血病“裂孔出象”,红系、巨核系统显著减少;③通过化学染色、溶菌酶测定,染色体及免疫学检查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类都有一定意义。2.慢性白血病: ①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达几万,数十万以上,以中、晚幼 ...
1. 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见于:(1)各种溶血性贫血,包括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2)肝细胞损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结合珠蛋白血症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 血清结合珠蛋白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肝外阻塞性黄疸、恶性肿瘤等。
1.网织红细胞增多在5%~20%以上。 2.外周血出现幼红细胞,主要是晚幼红细胞。由于网织红细胞及幼红细胞的出现,故可表现大红细胞增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增生,以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红比例常发生倒置。
1.除贫血外,白细胞总数减少。 2.确诊需要血液涂片找到疟原虫。疟原虫在急性发作前和发作期间易于找到。厚滴血片较薄血涂片检出率高。对疑似患者多次未能检到疟原虫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用0.1%肾上腺素(0.01mg/kg)皮下注射,于注射后15、30分钟采厚滴血片再进一步找疟原虫。必要时可在髂骨嵴做骨髓穿刺作厚滴骨髓片及薄涂片,分别于镜下找疟原虫。 3.免疫学检查当做流行病学调查或了解供血人带虫情况时,可用间接荧光抗体、间接 ...
1.原理: 将制备的红细胞膜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根据样品中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分离得到红细胞膜蛋白的电泳图谱,从而可见各膜蛋白组分百分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参考值: 各种膜蛋白组分百分率变化较大,多以正常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图谱作比较。或以带3蛋白为基准,各膜蛋白含量以与带3蛋白的比例表示。
做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尿常规检查时,尿液不少于10毫升。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应防止阴道分泌 ...
pH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服用重碳酸盐药、碱中毒。 蛋白质阳性: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以及摄入药物(如奎宁)、磷酸盐、消毒剂。尿pH大于8时,尿蛋白检查可出现假阳性。摄入大量青霉素、尿pH小于4时,则可出现假阴性。 葡萄糖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后期等。摄入强氧化剂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服用维生素C超过 ...
根据库尔特原理,将不良导体血液按一定比例稀释于等渗的电解液中,在小孔电极的两侧加一恒流源。在负压作用下,使稀释的血细胞通过小孔。当细胞通过截面时会由于电阻增大产生相应的脉冲,其脉冲的幅度与细胞的体积成正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脉冲的频度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这便是著名的库尔特原理或称变阻脉冲原理。利用库尔特原理可以有效地区分淋巴及单核细胞。
1、孔径屏障:肾小球滤过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为直径50~100nm,是阻止血细胞通过的屏障,称为细胞屏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基膜是滤过膜中间层,由非细胞性的水合凝胶构成,除水和部分小分子溶质可以通过外,它还决定着分子大小不同的其他溶质的滤过,称为滤过屏障,是滤过膜的主要孔径屏障。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万的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1.5万~7万的物质可部分通过;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万 ...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简称急性肾炎。广义上系指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一,但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故也常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临床上绝大多数属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本症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肾脏病。年龄以3~8岁多见,2岁以下罕见。男女比例约为2:1.
1、原理:红细胞在37℃孵育48小时,其间由于膜异常引起钠内流倾向明显增加,ATP消耗过多;或糖酵解途径酶缺乏所引起ATP生成不足等原因可导致溶血,称为自身溶血试验。在孵育时,加入葡萄糖或ATP作为纠正物,观察溶血可否有一定的纠正,称为纠正试验。参考值:48小时内不加纠正物的溶血度小于3.5%,加葡萄糖溶血度小于1.0%,加ATP的溶血度小于1.0%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临床意义:膜缺陷患者溶血度增加,加纠正物可被纠正 ...
淋巴细胞恶性增多以原始淋巴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常见于: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淋);②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③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淋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④淋巴肉瘤及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⑤原始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淋巴细胞良性增多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以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他疾病:某些整理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淀粉样变等。
正常人尿内仅有少量蛋白,常规定性检查阴性,24小时尿蛋白<100mg.当尿内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或常规定性方法阳性时,称为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见于发热、寒冷、高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以及体位性蛋白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理性蛋白尿为各种原发或继发性疾病所致的蛋白尿,可因肾小球滤过膜负电荷消失和基膜化学成分改变,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大量中分子量蛋白质漏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如各类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变、 ...
所谓生理性蛋白尿又称良性蛋白尿或暂时性蛋白尿,是健康人在遭受某些刺激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当刺激去除后,蛋白尿也随之消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肾脏本身不存在病理改变。正常人尿内仅含微量葡萄糖(生理性尿糖),常规尿糖定性检查阴性。葡萄糖在尿中排出过多主要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和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降低所致。前者称高血糖糖尿,见于糖尿病、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下丘脑病变等。后者为肾性糖尿,可见于慢性 ...
1.Ⅰ、Ⅱ度:为正常。2.Ⅲ、Ⅳ度:为不清洁,常可同时发现病原微生物,提示存在感染引起的阴道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阴道清洁度与卵巢功能有关:排卵前期阴道趋于清洁。雌激素减低阴道不清洁。
1.直接涂片法将阴道分泌物与少许生理盐水混合涂片,高倍镜下观察。直接湿片高倍镜检查法简便易行,是最常用的方法。阳性诊断率较低(约50%)。革兰或瑞特染色油镜观察可提高检出率。标本送检应注意保温。2.胶乳凝集快速检查法(LAT)本法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优于直接湿片镜检和培养法,适合于临床常规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培养法阳性率可达98%.但本法操作复杂,不宜常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