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查IgM血型抗体的交叉配血试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用盐水配血法,本法简单、快速,缺点是仅用于ABO血型系统的IgM血型抗体是否相匹配,不能检出不相配的IgG抗体。(2)检查IgG血型抗体的交叉配血试验。
1、血浆因素:纤维蛋白原是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聚集的物质,其次为γ、β球蛋白和胆固醇等。2、红细胞因素:(1)红细胞数量:越多,血沉越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红细胞形态:球形、镰形或红细胞严重大小不均时,血沉不快。(3)红细胞的聚集状态:病毒、细菌等会使红细胞表面电荷减少,血沉会明显增快。3、技术因素:(1)血沉管的位置:血沉管倾斜时比垂直时块。(2)温度:血沉测定规定在18~25℃范围内进行,超过此温度可影响测定结果。
传统的交叉配合(crossmatching)试验是检测受者体内是否存在抗供者的特异性抗体,现在可同时检测受者对供者LD抗原的相容程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管是否已经进行过各种HLA分型试验,交叉配合试验对选择移植物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微量细胞毒试验:用供者的淋巴细胞作靶细胞,与受者的血清进行CDC;出现阳性反应说明受者体内含有抗供者的特异性抗体,移植后很有可能发生超急排斥反应。若要明确受者的抗体是抗Ⅰ类抗 ...
尿羟脯氨酸正常范围:1~5岁:150~496μmol/d; 6~10岁:270~755μmol/d;11~14岁4:80~137μmol/d; 成人:150~420μmol/d.检查介绍:尿液检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临床意义:增高:羟脯氨酸血症,骨折,原发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软组织损伤等。
尿蛋氨酸正常范围:新生儿:5.4~13.4μmol/d;儿童:20~94μmol/d; 成人:微量~60μmol/d.检查介绍:尿液检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临床意义:增高:胱氨酸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酪氨酸代谢病等。
1.C-反应蛋白(CRP) 感染性和恶性积液CRP含量明显增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此,CRP对诊断感染性、恶性积液及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有重要价值。漏出液CRP<10mg/L,渗出液CRP>10mg/L,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80%左右。2.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癌胚抗原(CEA)常采用ELISA、放射免疫或化学发光法检测。恶性积液CEA明显增高。动态检测CEA,并与血清CEA相对照,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符合率可达80%.当积液中 ...
确定有无贫血:根据RBC、Hb和Hct确定,以Hb和Hct最常用。1)成人诊断标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小儿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和198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建议为:出生10天内新生儿Hb小于l45g/L;1个月以上Hb小于90g/L;4个月以上Hb小于100g/L;6个月~6岁者Hb小于l10g/L;6~14岁者Hb小于l20g/L.
确定贫血的严重程度:根据Hb浓度,成人贫血程度划为4级。轻度:Hb参考值下限至91g/L,症状轻微;中度:Hb90~60g/L,体力劳动时心慌气短;重度:Hb60~31g/L,休息时感心慌气短;极重度:Hb≤30g/L,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小儿贫血程度的划分为6个月以上小儿同成人标准。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小儿不照此标准。贫血的病因检查,包括有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有关临床基础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及免疫学 ...
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饮食习惯史,药物史及有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无出血史(女患者要询问其月经史及有无月经过多),有无其他慢性疾病,家庭成员贫血史,输血史,地区流行性疾病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详细的体格检查:注意有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注意皮肤、黏膜是否苍白,有无紫癜、黄疸等。贫血的病因检查,包括有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有关临床基础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及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组织病理学检查、核素检验等实验 ...
采血方法:血标本的正确采集是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的关键。血液标本的采集分为皮肤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所有的采血技术均要求保持血液标本的完整性。不同的采血法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成,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判断和比较结果时必须予以考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静脉采血法:当所需血量较多或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时,通常使用静脉采血法。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几乎均可作为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部静脉;如肘部静脉 ...
使用全血和血浆检查,通常采集静脉血,需要使用抗凝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检查的项目不同,所使用的抗凝剂也不同。实验室常用的抗凝剂和使用方法如下。1)乙二胺四乙酸(EDTA )盐:常用其钠盐或钾盐,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而使Ca2+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EDTA盐对血细胞形态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适用于多项血液学检查。但EDTA影响血小板聚集,不适合于作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2)草酸盐:常用的有草酸钠 ...
血涂片制备是血液学检查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一张良好的血涂片的要求是:厚薄要适宜,头体尾要明显,细胞分布要均匀,血膜边缘要整齐,并留有一定的空隙。血涂片太薄,50%的白细胞集中于边缘或尾部,血涂片过厚、细胞重叠缩小,均不利于白细胞分类计数。
1)瑞氏染色法:为了观察细胞内部结构,识别各种细胞及其异常变化,血涂片必须进行染色。瑞氏染色法是血细胞分析最经典和最常用的染色法。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染色原理: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存留其内部的一种过程,此过程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染色后同一血片上各种细胞可以染上各自特征性的颜色。p ...
1.手工显微镜法:是传统的红细胞计数法,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该法不需要特殊设备,但操作复杂、费时。2.血液分析仪法:仪器法已成为目前细胞计数的主要方法,利用电阻抗和(或)光散射原理。仪器法比手工显微镜法更精确,且操作简便、快速,已广泛应用。
1)生理性变化:①增加: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剧烈的体力劳动、体育运动及情绪激动时,红细胞可一过性增多。②减少:婴幼儿从出生3个月起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剧增加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一般比正常成人低约10%~20%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部分老年人骨髓造血组织逐渐减少,其造血功能明显减退,妊娠中、晚期为适应胎盘循环的需要,血容量剧增而引起血液稀释,均可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减少,称为 ...
血红蛋白是一种色素蛋白,可以用比色法测定。血液中血红蛋白以各种形式存在,包括氧合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或其他衍生物。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血液中除了SHb以外,其他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试剂转化、生成HiCN,其最大的吸收峰为540nm波长,可经比色测定。此法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ICSH)推荐的国际标准参考方法,操作简单,显色快且结果稳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本法试剂中KCN有剧毒, ...
乳腺恶性病变针吸细胞:包括佩吉特(Paget)病及乳腺癌,且大多数为乳腺癌。乳腺癌又分单纯癌、乳腺髓样癌、腺粘液腺癌及乳腺腺癌等。佩吉特病:乳头病变,表面糜烂,可做抹片或印片。常同时侵犯大导管,溢液涂片诊断有意义。此法检查对早期诊断佩吉特病有一定价值。涂片中有一种特殊细胞,胞体大,近圆形,胞质丰富浅染,常呈空泡状,核大深染,染色质集结呈块状,畸形明显,称佩吉特细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背景为浆液、纤维素、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 ...
正常乳腺细胞:①导管上皮细胞:立方形,多成团成片状,柱状细胞呈栅栏状或蜂窝状排列。异形性不明显。核常较小或中等大,圆形或卵圆形,形态规则,大小较一致。染色质细颗粒状均匀,核居中或偏位。不易见核仁。胞质适中,染色偏蓝,可见空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②泡沫细胞:散在或成团,细胞为15~100µm.胞质丰富,含有大量类脂细小空泡,呈泡沫状。PAS染色见阳性内含物。核小、偏位,形状不固定。胞质内有时见吞噬的其他细胞碎片或红细胞。其来源 ...
恶性淋巴瘤细胞分为霍奇金病(分4型)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涂片中找到R~S细胞,临床上对诊断霍奇金病有意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此细胞形态特征:①细胞体积大,直径可达100~200µm.胞质呈嗜双色性,甲基绿-派洛宁染色阳性。②核巨大,染色质疏松,呈水肿状或网状,核边厚深染。③核仁巨大,超过5µm,周边整齐,染成淡紫色或蓝色(HE染成红色),核仁周围透亮,在核边和核仁之间有纤细染色质丝连接。R-S细胞可分为单核、双核、巨核和多核3种 ...
针吸取细胞学的优点为:①操作简便易行。②安全,副作用少。③诊断快速。④诊断准确率很高。⑤应用范围广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细针吸取细胞学的缺陷:不能全部替代病理组织学诊断。①提供细胞标本量少,但仍有一定假阳性。②对肿瘤的分类和分型仍不够准确。③对某些病变和肿瘤,如交界性肿瘤、淋巴瘤、内分泌器官的肿瘤及病变等的诊断有一定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