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液的颜色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正常胃液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含血液、胆汁,无食物残渣。①混浊灰白色:混有大量粘液所致。②鲜红血丝:多因插胃管时损伤胃黏膜所致。③棕褐色:胃内出血与胃酸作用所致,见于胃炎、胃溃疡、胃癌等。④咖啡渣样:胃内有大量陈旧性出血,见于胃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胃溃疡及糜烂性胃炎等。⑤黄色、黄绿色:混有胆汁,见于插管时引起的恶心、呕吐,以及幽门闭 ...
胃液的粘液和气味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粘液:正常胃液中有少量分布均匀的粘液。当胃液中出现大量粘液时,提示胃有炎症,特别是慢性炎症。粘液一般呈弱碱性,大量增多时可影响胃液的酸度。气味:正常胃液可略带酸味,而无其他臭味。发酵味:消化不良或明显的胃液潴留、有机酸增多时可出现发酵味,见于幽门梗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胃张力高度缺乏。氨味见于尿毒症,恶臭味见于晚期 ...
胃液内的食物残渣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食物残渣:空腹12h后的正常胃液内无食物残渣。若胃排空障碍,如胃扩张、胃下垂、幽门溃疡、幽门梗阻及胃蠕动功能减退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胃液中常出现食物残渣,甚至呈食糜样。
胃液内的组织碎片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组织碎片:正常胃液中无组织碎片。胃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胃溃疡患者胃液中有时会出现组织碎片,必要时可将组织碎片做病理检查以协助诊断。
胃液的酸碱度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 正常胃液pH为0.9~1.8。pH3.5~7.0为低酸,pH7.0为无酸。 ①胃酸减少:萎缩性胃炎、胃癌、继发性缺铁性贫血、胃扩张、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②胃酸增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泌素瘤、幽门梗阻、慢性胆囊炎等。
胃液的分层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 正常胃液放置片刻后形成不很明显的两层,上层为少量粘液(多为咽下的鼻咽部粘液),下层为无色透明的胃液层。病理情况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胃癌、幽门梗阻时,胃液可分为三层,上层为粘液,中间为胃液,下层为食物残渣或坏死组织。
胃液的化学检查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1.胃酸分泌量测定:以五肽胃泌素等作刺激物,定时留取基础胃液,测定单位时间内胃酸的分泌量。(1)参考值:BA0(基础胃酸排量):3.90±1.98mmol/h(很少超过5mmol/h)。MAO:3-23mmol/h(男),女性略低。PAO(高峰胃酸排量):20.60±8.37mmol/h。BAO/MAO(最大胃酸排量):0.2。(2)临床意义: ...
胃液的显微镜检查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1.细胞 (1)红细胞:正常胃液无红细胞。插管损伤时出现少量红细胞无意义。胃液内有大量红细胞时,常提示胃可能有溃疡、糜烂、炎症和恶性肿瘤等。(2)白细胞:正常胃液中白细胞约为(0.1~1.0)×109/L,多为中性粒细胞。白细胞1.0×109/L时常有病理意义,见于胃黏膜的多种炎症。鼻咽部分泌物及痰液混入胃液时可见大量白细胞,同时 ...
胃液检验的临床应用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1.胃分泌功能检查:胃液检查对胃泌素瘤、胃癌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如果空腹胃液量大于100ml,BAO大于15mmol/h,MAO大于30mmol/h,且BAO/MAO大于0.6,即可考虑胃泌素瘤。临床上通过胃液检查和血清胃泌素的测定,95%的胃泌素瘤可确诊。2.贫血的鉴别诊断:由于内因子生成减 ...
血液特性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血液特性通常指的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粘滞性和凝固性。1.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正常人血液中红细胞呈均匀混悬状态。与红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根(形成Zeta电位使红细胞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离)、正常血浆成分、血浆粘度及血流动力学等因素有关。2.粘滞性:正常人全血粘度约为生理盐水粘度的4-5倍,血浆粘度约为生理盐水粘度的1.6倍。血 ...
血液生理功能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血液在人体中执行的功能是巨大的。血液生理功能包括什么呢?1.运输功能:可将自肺部吸入的氧气和自消化道吸收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氨基酸、矿物质等),经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同时将各个脏器和组织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如C02、尿素等),通过血液输送到肺、肾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2.协调功能:将各种激素、酶类运输到相关 ...
血液生理概要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1.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离体后血液自然凝固,分离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血液加抗凝剂后分离出来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浆。血清与血浆差别是: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全血适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如血细胞计数、分类和形态学检查等。血浆适用于血浆生理性 ...
尿液蛋白质检查是临床检验基础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相关的辅导资料,请参考:正常人尿蛋白来源:正常人尿蛋白约有200多种,主要有:①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如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以及免疫球蛋白Fc片段等。②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如Tamm-Horsfall糖蛋白及分泌型IgA等。③中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相对分子质量为4万~9万的清蛋白,占尿蛋白总量50%左右。尿液中蛋白质超过150mg/ ...
尿液肌红蛋白检查是临床检验基础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相关的辅导资料,请参考:肌红蛋白(Mb)是横纹肌、心肌细胞内的一种含亚铁血红素单链的蛋白质,其结构及特性与血红蛋白相似。当肌肉组织受损伤时,Mb可大量释放至细胞外进入血循环,因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迅速通过肾小球滤过而由肾脏排出。肌红蛋白尿可用隐血试验法、80%饱和硫酸铵法进行检测。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
尿液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是临床检验基础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相关的辅导资料,请参考:尿蛋白电泳主要用于蛋白尿的分型。1.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见于以肾小管损害为主的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慢性间质性肾炎早期、重金属及药物引起肾损害等。2.中及高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见于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如各类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肾病综合征等。3.混合性蛋白尿:见于整个肾单位受损的病理 ...
尿液微量清蛋白测定的概述是临床检验基础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相关的辅导资料,请参考:微量清蛋白尿是指尿液中清蛋白超过正常水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低于常规试带法可检出的范围。微量清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主要征象,其概念主要用以区别传统的临床蛋白尿。
浆细胞系统形态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浆细胞系统被分为原始浆细胞、幼稚浆细胞和成熟浆细胞。(1)原始浆细胞:胞体直径14~18μm,圆或椭圆形。胞核圆形,占细胞的2/3以上,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核仁2~5个。胞质量多,染深蓝色,不透明,核附近较淡染,无颗粒。(2)幼稚浆细胞:胞体直径12~16μm,多呈椭圆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胞核圆或椭圆形,占细胞1/2,核染色 ...
淋巴细胞系统形态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淋巴细胞系统包括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以及成熟的淋巴细胞。(1)原始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圆或椭圆形。胞核大,位于中央或稍偏一侧,圆或椭圆形、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但比原粒细胞稍粗,排列匀称,核膜浓厚,界限清晰,核仁1~2个,胞质极少,呈淡蓝色,透明,核周界明显,无颗粒。(2)幼稚淋巴细胞 ...
巨核细胞系统形态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巨核细胞系统有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细胞以及巨核细胞和血小板。(1)原始巨核细胞:胞体较大,直径15~30μm,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较大,圆形,不规则,核染色质呈粗大网状,排列紧密,核仁2~3个。胞质量较少,不均匀,边缘不规则,染深蓝色,无颗粒,核周着色浅淡。(2)幼稚巨核细胞:胞体明显增大,直径30~50μm,外形常不规则。胞 ...
红细胞系统形态是临床检验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参考:红细胞系统形态我们分为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1)原始红细胞:胞体直径15~20μ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直径的4/5,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比原始粒细胞粗而密,核仁1~2个,胞质量少,深蓝色,不透明,在核周围常形成淡染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