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参考值】(100-150)×109/L或一次排精总数为(4-6)×108. 【临床意义】 1.精子计数小于20×109/L或一次排精总数少于1×108为不正常,见于精索静脉曲张、铅金属等有害工业污染、大剂量放射线及某些药物影响。 2.精液多次未查到精子为无精症,主要见于睾丸生精功能低下,先天性输精管、精囊缺陷或输精管阻塞。输精管结扎术2个月后精液中应无精子,否则说明手术失败。 3.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老年人从50岁开始精子数减少以至逐 ...
【正常参考值】 畸形精子: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WBC):
【正常参考值】7.2-8.0. 【临床意义】 1.精液pH值8.0,常见于急性感染,如精囊炎、前列腺炎等。
成熟女性因受精的卵子移动到子宫腔内着床后,形成胚胎,在发育成长为胎儿过程中,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大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可通过孕妇血液循环而排泄到尿中。当妊娠1-2.5时,血清和尿中的HCG水平即可迅速升高,第8郛周达到高峰,至郛期第4个月始降至中等水平,并一直维持到妊娠末期。(图9-1) 图9-1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HCG平均值 HCG是由两个非共价键相连 ...
核心提示: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级产前检查的意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一种胎儿在子宫内和分娩后发生的与溶血有关的综合征,随之产生高胆红素血。其通常是由于母亲的IgG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反应所引起,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如GM2血型、血小板免疫抗体、红细胞特殊血型等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是临床常见的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之一,可使孕妇流产、死胎及新生儿严重贫血、发 ...
目前血细胞分析仪己经普及到县医院或卫生院,这对提高血细胞常规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起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血细胞分析仪还是一个过筛工具,至今最先进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检查,仍然有部分标本需要复检。据我所知有的医院有了血细胞分析仪,把人工操作的工具、试剂全丢弃,基本上不再复检了。有的单位即使复检,也没有复检标准,随心所欲,其复检率只有百分之几,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现就此问题 ...
核心提示: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有所增高;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 ...
1.畸形红细胞标准 Birech报告畸形红细胞分类 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异常多样,归为以下7种:①酵母菌样红细胞:在红细胞外膜有小泡突出或细胞呈霉菌孢子样改变。②炸面包卷样红细胞:红细胞膜呈明显的内外两圈、四周肥厚、形似炸面包卷。③古钱样红细胞:形似中国古钱币。④膜缺损红细胞:红细胞膜不完整,部分血红蛋白(Hb)丢失。⑤大红细胞:细胞体增大,中心淡,无双盘凹陷感。⑥小红细胞:胞体小,外膜增厚,折光增强。⑦手镯样红细胞:胞体较大,呈明显内外 ...
血浆蛋白是血浆中最主要的固体成分,含量为60~80g/L,血浆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可将血浆蛋白质分为不同的种类。 最初用盐析法只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后来用分段盐析法可细分为白蛋白、拟球蛋白、优球蛋白和纤维蛋白等组分。 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可分为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5条区带,而用分辨力较高的聚丙烯酰胺凝脉电泳法则可分为30多条区带。 用等电聚焦电泳与聚丙烯酰胺 ...
AFP正常值:≤25μg/L 放射免疫分析AFP正常值:≤20μg/L 酶联免疫法AFP正常值:≤25μg/L 最常用的定量试验为放射免疫法(正常值为0~25ug/L),若超过25ug/L为阳性,若再25~400ug/L之间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ug/L即为高浓度阳性。
血浆脂蛋白是根据密度来分类的: (1)乳糜微粒(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序列和由此形成的立体结构构成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具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 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局区域内,多肽链沿一定方向盘绕和折叠的方式。 三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卷曲折叠成特定的球状分子结构的空间构象。 四级结构: ...
蛋白质的生理学功能: 1.结构物质:构成和修复组织、调解生理功能和供给能量。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人体各组织、器官无一不含蛋白质。同时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始终在不断更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只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方能维持组织的更新,身体受伤后也需要蛋白质作为修复材料。 2.功能物质:血红蛋白携氧,肌纤蛋白收缩,抗体的免疫,载体的运输,酶的催化,激素的调节; 3.能源物质:这是次要功能。
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摄入过多,对人体同样有害。首先过多的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就必然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其次蛋白质过多本身也会产生有害影响。正常情况下,人体不储存蛋白质,所以必须将过多的蛋白质脱氨分解,氮则由尿排出体外,这加重了代谢负担,而且,这一过程需要大量水分,从而加重了肾脏的负荷,若肾功能本来不好,则危害就更大。过多的动物蛋白摄入,也造成含硫氨基酸摄入过多,这样可加速骨骼中钙质的丢失,易产生骨质疏松。
营养学上根据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将食物蛋白质分三类: 1、完全蛋白质 这是一类优质蛋白质。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这一类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2、半完全蛋白质 这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虽然种类齐全,但其中某些氨基酸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它们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3、不完全蛋白质 这类蛋白质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单纯靠它们既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 ...
纤维蛋白(fibrous protein):一类主要的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通常都含有呈现相同二级结构的多肽链许多纤维蛋白结合紧密,并为单个细胞或整个生物体提供机械强度,起着保护或结构上的作用。 球蛋白(globular protein):紧凑的,近似球形的,含有折叠紧密的多肽链的一类蛋白质,许多都溶于水。典形的球蛋白含有能特异的识别其它化合物的凹陷或裂隙部位。 角蛋白(keratin):由处于α-螺旋或β-折叠构象的平行的多肽链组成不 ...
把血液储存在液体基质中时,红细胞会发生一毓生物化学与结构上的改变,这些变化统称这为红细胞储存损伤。这些损伤是影响输血后红细胞生存与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储存血液中发生了致死性伤害的红细胞在输入后很快被受体清除。通常衡量血液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血液输入24小时,后其存活的红细胞能否达到输入量的70%,如能达到70%即为合格。 储存损伤中重要变化之一就是红细胞中ATP的消失。ATP降解成ADP又成AMP,AMP脱胺后变成 ...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描述:细胞呈圆形,直径13-15μm.胞质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紧密排列的砖红色或鲜红色嗜酸性颗粒,折光性强。细胞核的形状与嗜中性白细胞相似,通常有2-3叶,呈眼镜状,深紫色。嗜酸性粒细胞容易破碎,颗粒可分散于细胞周围。
【参考值】: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3%;其绝对值为0-0.7×109/L.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细胞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含有较大的、椭圆形的嗜酸性颗粒。这类白细胞也具有吞噬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