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更多资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提高论文写作和投稿效率的几个秘诀

论文写作和投稿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没有必要过于不知所措,总有一些策略和技巧能帮助作者循序渐进地完成之一过程。本文为您带来几个简单易行的秘诀,增强广大年轻科研人员从容应对论文写作和投稿的信心,提高论文写作和投稿的效率,帮助您在写作和交流研究成果时更加得心应手。 一、在开始写作之前做好笔记做笔记是记录和储存关键信息的最好方法之一,在开始论文写作之前就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将会在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提供有效帮助。日常实验时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包括主要实验步骤、实验分组情况、实验检测条件、试剂和仪器,以及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结果,乃至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等主要信息。这样,在撰写论文时,「材料和方法」、「结果」等部分的许多关键信息都可以参考自己的实验笔记,而不用临到写论文时才发现某些信息不完整而再去费劲翻找了。进行文献阅读时,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在开始写论文,甚至在开始课题研究之前,往往都要阅读大量的所在研究领域已发表文章,其中不少文献,将会在撰写论文的「引言」、「讨论」部分时有所提及或探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就宜进行适当的相关笔记。例如,记录或标注某些文献中可能会供自己撰文时参考的结论或观点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让编辑头疼的几类句子,教你如何避免

对于非母语的作者,在撰写英文学术论文时,难免遇到语言问题。虽然作者希望尽力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但是词不达意、甚至造成误解或歧义的情况屡见不鲜。有时,为了多使用一些定语成分把描述对象解释清楚,又难免导致句子过于冗长或句式过于复杂,不便于审稿专家和读者理解,甚至连编辑在进行稿件修改时都觉得无从下手。本文为大家举例分析如何避免在表述时写出连编辑都头疼的问题语句。 一、用词冗余、不够简洁的句子在英文论文撰写过程中,冗余的单词或短语可能使句子变得杂乱且不够简洁,导致无法有效突出句子中跟科研内容相关的重点含义。冗长的句子容易令人失去阅读兴趣,因此,用词应力求精简、语句应表述凝练。and also (也同样)通常,这两个词的其中一个可以被省略。举例如下:× We acknowledge the teachers that participated in this research and also financial support from…...(我们感谢参与这项研究的教师,也同样感谢来自……的财政支持)√ We acknowledge the teachers that participat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拒稿原因竟是「方法」部分不够详细完整?你需要这份清单

科研人员在探索新的研究项目时,往往都会将其建立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并参考相应的研究报道。此时,如果发现在这些论文中,「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部分的细节严重缺失,将导致研究人员难以据此对实验进行重复,更别提重现已有的实验结果,这无疑非常令人沮丧——既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时更有可能导致对已有实验结果可重复性的质疑。对于一篇论文来说,具有创新性的实验结果和突出科研意义的讨论固然重要,但「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部分的完整性,关乎实验的可重复性,对论文的发表也至关重要。论文被拒稿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方法」部分不够详细完整或缺少细节信息。可重复性低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危机之一[1]。本文将讨论作者应如何在「材料与方法」部分提供充足且必要的信息,以帮助其他研究人员在有需要时重复相关研究。此外,适当添加充分的方法学细节也有助于读者准确理解相关结果在什么条件下适用。这可以让其他科研人员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重复已有的实验结果,从而推动科学更快地向前发展。 一、细胞系值得注意的是,真核细胞系应被视作一种模式生物体;也就是说,如果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玩转酵母,重组蛋白不用愁

酵母菌,实际上是一些单细胞真菌的统称,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中有很多种属已被成功用于外源基因的表达和研究。它不仅集合了原核表达系统培养方便、经济实用、易于大规模发酵等优点,而且还具备真核表达系统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功能。今天AtaGenix这位老司机将带你熟悉我们拥有的酿酒酵母和毕赤酵母两套蛋白表达系统,让你在重组蛋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酿酒酵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传统工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蛋白分泌表达,枯草芽孢杆菌帮你忙

枯草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与大肠杆菌不同,枯草芽孢杆菌没有外层膜,分泌的蛋白能直接释放到培养基中,是一种理想的原核蛋白分泌表达菌株。那么作为一种潜能巨大的原核表达系统,它究竟强在哪些方面呢?且让AtaGenix为您一一道来。1安全可靠枯草芽孢杆菌的安全性是食品级的,收录于FDA的GRAS菌中,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食品发酵。很多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被拒稿 N 次后,含泪总结这份策略!

研究人员的论文发表之路往往很难一帆风顺,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很少有论文一经投稿、审稿就直接被录用发表。一般来说,在审稿后收到「小修(minor revision)」的修改意见,已经可谓是十分令人兴奋、皆大欢喜的情况了,论文已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了被录用发表。然而,更多时候,稿件在经历同行评审之后,可能会连同大量的修改意见一起被返回给作者修改,也就是「大修(major revision)」,这意味着稿件难免要面临一番大动干戈、脱胎换骨的修改,即便如此,依然不能保证修改后的稿件能被顺利录用发表。另外一种更令人沮丧的情况,就是被拒稿,有可能是稿件送同行评审之后,审稿人给出了明确的拒稿原因和意见,也有可能是在稿件送同行评审之前就被认为不适合发表而被直接拒稿。虽然稿件被返回修改甚至被拒通常很难令人心情愉悦,但也不必过分沮丧,要知道,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研究人员都曾面临稿件被拒,甚至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在其中。当面临稿件被拒或被返回修改时,重要的是,要弄清原因出在哪里,并且想办法积极应对和改善。虽然同行评审专家有时可能是主观的,但他们的一些修改意见可能对论文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实验室必备技能之一:质粒抽提

质粒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质粒抽提从细菌中分离质粒DNA的方法包括3个基本步骤: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收集和裂解细菌;分离和纯化质粒DNA。采用强碱液、加热或溶菌酶(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破坏菌体细胞壁,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 TritonX-100(一般很少使用)可使细胞膜裂解。经溶菌酶和SDS或 Triton X-100处理后, 细菌染色体DNA会缠绕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浅析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在 DNA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重要性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是研究蛋白质-DNA 相互作用的一项强大技术,广泛用于多个领域的染色质相关蛋白的研究(如组蛋白及其异构体,转录因子等),特别适用于已知启动子序列或整个基因位点的组蛋白修饰分析研究。这项技术采用特定抗体来富集存在组蛋白修饰或者转录调控的 DNA 片段,通过多种下游检测技术(定量 PCR ,芯片,测序等)来检测此富集片段的 DNA 序列。 ChIP 技术自诞生之后,已成功的应用于人或动物细胞和组织 [1] 、植物组织 [2] 、酵母 [3] 以及细菌、质粒 [4] 。由于在信号转导和表观遗传研究中的突出作用,ChIP 在肿瘤 [5-7] 、神经科学 [8-10] 、植物发育 [11-13] 等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有关细胞凋亡 [14] 、雌激素信号转导 [15] 、胰岛素抵抗 [16] 、组织发育 [1] 的文献中也用到ChIP。目前,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ChIP 实验技术:nChIP:用来研究 DNA 及高结合力蛋白,采用微球菌核酸酶(micrococcal nuclease)消化染色质,然后进行片段富集及后续分析,适用于组蛋白及其异构体,例如 [17-19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表观遗传调控的原理和概念

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却发生了改变。换言之,这是一种DNA序列外的遗传方式。基因组含有两类遗传信息: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即DNA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另一类是表观遗传学信息,它提供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应用遗传信息的指令。现代研究发现,异常的表观遗传可能导致发生肿瘤、自身免疫病、衰老、神经精神异常和多种儿科综合征。表观遗传学主要是对染色质重塑、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X染色体失活、非编码RNA调控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对表观遗传中各种因子的突变导致疾病的研究,将有助我们了解表观遗传机制、基因表达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期望能纠正或降低那些能够导致疾病的表观基因的不稳定性,指导疾病的诊治和新药的研制。与原核生物不同,真核细胞的基因组DNA在细胞核里是以染色质形式存在的。染色质是一个动态的多级包装的蛋白质―DNA―RAN复合物,染色质结构不仅对于巨大的DNA分子的包装起到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对其组分(组蛋白和DNA)的修饰来调节基因的表达。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存在的方式,它由蛋白质(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表观遗传研究热点:RNA 甲基化(m6A)研究

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组蛋白修饰(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 DNA 甲基化修饰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布 Nature, Cell 和 Science 等期刊杂志。在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从 DNA、RNA 流向蛋白。基因组 DNA 和组蛋白上都存在可逆的表观遗传学修饰,这些修饰可调控基因的表达,并由此决定细胞的状态,影响细胞的分化和发育。不禁让人疑问,那么 RNA 上也存在类似的调控机制吗?近两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一种可逆性的 RNA 甲基化—m6A。随后,研究人员陆续定位了哺乳动物转录组中的 m6A,鉴定了这种动态修饰的「读」、「写」和「擦除」蛋白,解析了 m6A 在转录后调控中的一些功能。由此,RNA 甲基化(m6A)研究在表观遗传领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最前沿的热点!N6-甲基腺嘌呤 (m6A)是真核生物最常见和最丰富的 RNA 分子修饰。m6A 修饰是 METTL3 甲基转移酶复合体催化的,而最近新发现的 RNA 去甲基化酶 FTO 和 ALKBH5 可以通过一种α-酮戊二酸和 Fe2+依赖型的形式对 m6A 去甲基化。METTL3, F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表观遗传学中组蛋白的修饰

表观遗传是指 DNA 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却发生了改变。换言之,这是一种 DNA 序列外的遗传方式。因素如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 miRNA 是对环境刺激因素变化的反映,这些表观遗传学因素相互作用以调节基因表达,控制细胞表型,所有这些表观遗传学因素都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所必需的,有助于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不仅与染色体的重塑和功能紧密相关,而且在决定细胞命运、细胞生长以及致癌作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组蛋白磷酸化就在有丝分裂、细胞死亡、DNA 损伤修复、DNA 复制和重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多发生在组蛋白的 N-端尾部,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ADP-核糖基化、泛素化和小分子泛素化修饰,这些修饰有助于其他蛋白质与 DNA 的结合,从而产生协同或者拮抗作用来调控基因转录。例如,乙酰化使组蛋白尾部正电荷减少,从而削弱了与带负电荷 DNA 骨架的作用,而促进染色质呈开放状态, 甲基化激活或抑制基因功能主要依赖于修饰的位点,主要与赖氨酸残基的单甲基化、双甲基化或三甲基化有关。组蛋白修饰最基本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IHC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一项技术。IHC 的实验流程和方法总体不难,但做出漂亮的染色结果却不容易,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也正是IHC 实验中尤为重要的关键点。那么“细节”主要是哪一些呢?下面就为您一一道来。(以石蜡组织切片为例介绍) 标本固定固定的目的除了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减少或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细胞内分解酶的反应,防止组织细胞自溶,更是为了保存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性,使抗原不失活,不发生弥散。不同的抗原对固定液耐受程度不同,因而要选择合适的固定剂。现在常用的固定剂有中性甲醛液,4% 多聚甲醛-磷酸盐缓冲液。有些固定剂对特殊组织有更好效果,如苦味酸对于头皮、指甲固定有软化效果,Helly 固定液对于胰岛和垂体效果较好,PLP 固定液对于含糖组织抗原保存更好。 脱水、石蜡包埋和制片脱水用梯度乙醇(由低到高)充分脱水,对于一些易脆的组织(如肝、脾等)应减少高浓度酒精里的停留时间,透明的时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脱蜡和水化 将切片依次浸入二甲苯Ⅰ10 min,二甲苯Ⅱ(10 min)。 再次浸入无水乙醇Ⅰ(5 min)-无水乙醇Ⅱ(5 min)-95%酒精(5 min)-80%酒精(5 min)-70%酒精(5 min),然后去离子水冲洗2次,每次2 min。抗原修复 (可选) 将组织切片放入修复盒,然后加入适量 0.01M 枸橼酸缓冲液(pH 6.0)或 EDTA 修复液(pH 9.0),液面要浸没组织。 微波中档修复 10 min(液体沸腾时开始计时),此过程中勿使组织干片。 将修复盒从微波炉中拿出,自然冷却降温,当修复液降至室温后取出玻片,PBS(pH 7.4)冲洗3遍,每次3 min(冲洗过程中切勿对着组织冲洗,以免弄破组织)。灭活 将配制好的 3 %的过氧化氢(去离子水稀释30%过氧化氢)滴加于切片组织上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室温孵育15 min,PBS 冲洗 3 次,每次 3 min。抗体孵育 吸水纸吸干 PBS,在玻片上滴加 5%的正常血清(与二抗种属来源一致或相似),37 ℃封闭 30 min。 用吸水纸擦干玻片组织周围的液体,用油性笔在组织周围画圈,然后滴加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编辑再次升级!领域大牛刘如谦 Cell 发文开发新工具,可安全高效进行体内基因编辑

导读基因编辑技术的革新使得精确操控生物体的基因组成为了可能。提到基因编辑,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想到 CRISPR-Cas9,想到 Emmanuelle Charpentie 和 Jennifer A. Doudna,也会想到张锋。不过在基因编辑领域,还有一位大牛你不得不知,那就是 David Liu(刘如谦)。刘如谦,著名的华裔科学家,美国博德(Broad)研究所核心研究员,张锋的校友。2017 年推出单碱基编辑(Base Editor, BE),2019 年又推出了先导编辑(Prime Editor, PE)。刘如谦带领团队开发的这一系列基因编辑工具能够在不造成 DNA 双链断裂的情况下,实现对基因组的点突变进行定点矫正修复,因此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也更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前期的研究工作也已经证实可以应用 BEs 来纠正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致病点突变并改正疾病表型,强调体内碱基编辑作为一种治疗策略的潜力。要想将碱基编辑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那么就需要安全有效的方法将单碱基编辑器输送到多个组织和器官。截至目前,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载体仍然涉及病毒的使用,例如慢病毒和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Sci Adv:张华团队阐明成年卵巢血管新生模式并提出延缓生殖衰老新策略

伴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平均寿命不断提升,但女性生殖衰老在 35 岁即开始发生,而绝经年龄则稳定在 50 岁上下。上述差异,造成了女性衰老与生殖衰老之间的巨大鸿沟,并引发了诸多健康问题及社会问题。作为雌性哺乳动物的性腺,卵巢的衰老是女性生殖衰老的直接原因,但目前并无可行的思路与有效的手段延缓此过程。有趣的是,不同于大多数成年器官维持相对的稳态,卵巢在生殖旺盛期发生着持续性的发育从而保证卵母细胞的有序选择;而伴随着成年卵巢的发育,活跃的血管新生在卵巢中不断发生[1],使卵巢成为少数存在着旺盛成年血管新生的器官之一。尽管卵巢中独特的生理性血管新生现象很早为人所知,但其发育模式、相关调控机理以及其在卵巢衰老过程中的作用目前近乎未知。2022 年 1 月 12 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的张华教授团队在 Science Advances 发表了题为 Imaging and tracing the pattern of adult ovarian angiogenesis implies a strategy against female reproductive aging 的论文 (许学强博士为第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橄榄油真的有益健康?哈佛大学长达 28 年研究,揭示吃橄榄油可降低多种疾病死亡风险

导读 橄榄油,是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直接冷榨而成的,保留了天然营养成分,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其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其他微量成分,包括维生素 E 和多酚,有助于其抗炎和抗氧化特性。 在地中海地区,橄榄油一直被用作主要的烹饪和调味品,也是地中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由于它的健康益处被陆续报道,它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 在流行病学的研究中也发现,橄榄油的消费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有关。通过对 NHS(Nurses' Health Study)和 HPFS(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这两个队列的跟踪研究发现,与对照组饮食相比,被分配到用特级初榨橄榄油烹饪的地中海饮食的参与者患复合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 31%。在地中海和欧洲国家进行的其他研究也表明,更多的橄榄油消费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降低有关。 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那些人均橄榄油消费量远低于地中海地区的国家,还没有大型的前瞻性研究对橄榄油总消费量与总死亡率和特定死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2022 年 1 月 10 日,哈佛大学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久坐看电视或增加冠心病风险!剑桥大学研究:每天看电视少于一小时可预防 11% 的冠心病发生

久坐不动,已成为大部分人的生活常态。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坐在电脑跟前看文献、写论文,转眼半天就过去了。看电视、刷视频,也成为打发休闲时间的主要选择之一。但因此带来了诸多健康风险,如肥胖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2022 年 5 月 24 日,BMC Medicine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无论个人的遗传风险如何,看电视时间太长都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而没有证据表明计算机使用与冠心病发病率之间存在关联。与每天看电视超过 4 小时的人相比,那些看电视时间小于 1 小时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相对低 16%。图片来源:BMC Medicine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久坐不动,即长时间坐着而不是进行身体活动。为了评估个人的遗传易感性、在屏幕的久坐行为(如观看电视和使用计算机)中花费的时间与患冠心病风险之间的联系,来自剑桥大学和香港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MRC)流行病学部门的一组科学家纳入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的 373,026 名没有流行冠心病/卒中的个体,年龄范围为 40~69 岁,通过触摸屏问卷调查了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情况,并随访了大约 12 年。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研究人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七分饱」+ 不吃夜宵,或是健康长寿的秘诀!Science:这么吃,小鼠寿命延长 35%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言「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致神仙」,指出清淡饮食有助于延年益寿。早在一个世纪前,西方科学家发现通过降低卡路里的摄入能够显著地延长动物的寿命。延年益寿、青春永驻是人类对于生命的热爱的体现,是追求永生的美好愿望,引起无数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2022 年 5 月 5 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Joseph Takahashi 及其团队在 Science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Circadian alignment of early onset caloric restriction promotes longevity in male C57BL/6J mice。这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在正常能量摄入基础上减少 30%~40% 的卡路里限制饮食可以让小鼠的寿命延长 10%。但如果将进食时间只限制在夜间(小鼠最活跃的时间),可大大延长低热量饮食小鼠的寿命,整体寿命延长了 35%。这一结果强调了身体的日常节律在「少吃可助于长寿」效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 1. 来源 Science一、限制热量摄入延长寿命取决于进食时间以往研究发现,在保证营养摄入且无饥饿情况,通过降低 3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冷冻 23 年的睾丸组织,仍能产生有活力的精子!新研究为这些患者带来福音……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儿童癌症的存活率持续上升,但治疗后会带来的严重副作用之一是以后的生育能力下降。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是在癌症治疗前收集、冷冻含有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SSC)的睾丸组织,并期望未来的技术允许重新植入干细胞和恢复精子。其实,冷冻睾丸组织这一方法早就被提出。2014 年,日本的 Takehiko Ogawa 团队首次在小鼠中实现了冷冻睾丸组织移植,并用分化出的精子孕育出了小鼠后代。2019 年,来自匹茨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猕猴模型中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成功用冷冻睾丸组织获得了一只新生猕猴。但在这些研究中,睾丸组织冷冻时间均较短,而对于患有癌症的青春期前男孩来说,在精子干细胞冷冻保存后的十年或更长时间内,重新植入是否依然可行,这引出了一个问题——长期冷冻的精原干细胞是否能够产生有活性的精子?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Eoin Whelan 及其同事解冻了他们实验室中冷冻保存超过 20 年的大鼠精原干细胞,并植入到裸鼠体内,以探究长期冷冻的精子干细胞能否继续制造活的精子。2022 年 5 月 10 日,该研究以 Reestab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