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标志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1.心肌标志物的类型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有肌钙蛋白T(troponinT)、肌钙蛋白I(troponin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和肌红蛋白(myoglobin)。肌钙蛋白由3个亚单位组成,它们各自有独立的结构和不同的调节作用,心肌肌钙蛋白在钙离子参与下调节介导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反应,从而维持心肌的舒张与收缩。在心肌细胞膜完整时,心肌肌钙蛋白不会透出细胞膜进入 ...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离子测定:红细胞内的K离子浓度显著高于血清中K离子浓度,红细胞内的Na离子浓度明显低于血清中Na离子浓度。溶血使K、Cl、Ca的测定结果增高,Na、P、Mg的测定结果降低。溶血时K↑,P↓有极显著性意义。(参考值:K3.5~5.5 Na 135~147 Cl 95~110 Ca 2.1~2.8 P 0.8~1.45 Mg0.7~1.42 CO2 20~29)Glu测定:溶血时Glu的测定结果与溶血程度呈负相关,使Glu的测定结果降低。(参考值:空腹糖3.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概述:糖化血红蛋白:英文代号为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随红细胞消亡而消失(红细胞的生命期120天左右),且因为该实验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所以可反映取血前2~3月血糖的平均水平。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糖化血红蛋白为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金标准为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 ...
酶活性单位:1.酶活性单位20世纪50年代以前通常用惯用单位,即用先报道某种酶测定方法的临床酶学家的姓氏来命名其单位。例如,测定AMY的Somogyi单位,转氨酶的赖氏单位(Reitman-Frankel)等。不仅酶不同,单位不同,即使是同一种酶也因方法不同而可有数种活性单位,参考值差别也很大,给临床实际工作带来很大不便。1963年国际生化协会酶学委员会推荐采用国际单位(IU)来统一表示酶活性的大小。1976年对酶 ...
血清胱抑素C及其临床应用:胱抑素C(CystatinC,简称CysC)亦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由12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kDa的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CysC基因在包括肾、肝、胰、肠、胃、肺及胎盘等所有组织中持续地转录和表达。研究发现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的成员之一,是目前发现的对组织蛋白酶B抑制作用最强的抑制物。同时CysC对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组织蛋白酶H及L也有抑制。 ...
心肌标志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心肌标志物的发展简介急性心肌损伤、慢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从50年代以来,动态测定一些代谢酶活性一直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金标准。但这些酶并不是心肌所特有,在人体的其他器官和肌肉中也大量存在,除AMI外,因运动、炎症也可引起升高,而且这些心肌酶的分子量较大,从坏死组织进入血液较一些 ...
生化检验中的各种空白的概念:对所谓“试剂空白”“样本空白”“水空白”“杯空白”等“空白”名词,有些同行可能感到困惑。特此汇集了一下各种言论(包括本论坛高手们发表的一些意见)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希望大家指正和补充:空白概念区别要点:*空白=只含*的空白(吸光度)1、试剂空白:由于生化测试测量的吸光度为相对吸光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所有终点法的测试都需要把试剂本身的吸光度扣除。试剂本身的吸光度就是试剂空白。测量方法是按照正 ...
临床生化诊断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第一节概述临床诊断试验(diagnostictest)是指临床上用于某种疾病诊断的诊断方法。广义上讲,临床诊断试验不仅包括各种实验室检查、影像诊断和仪器诊断,也包括一些病史及临床检查提供的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用于疾病诊断的临床诊断试验层出不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的临床诊断试验均比常规方法或旧的方法好。新的临床诊断试验的性能如何,必须用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确定。临床 ...
肾脏病特殊的生化检查项目:生化检查对某些肾脏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常用的几种检查项目:(1)尿蛋白电泳及尿蛋白选择性监测。白电泳评分对尿蛋白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确定尿蛋白的来源,这有助于病因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如果出现混合性蛋白尿,表示肾功能损害累及了肾小球及肾小管。患肾小球疾病时,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作用都发生改变。当肾小球疾病较轻,滤过膜“漏洞”较小时,尿中以中分子量的蛋白为主, ...
血清胱抑素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自从1985年以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已被视为检测肾功能的良好标志物,由于其不受许多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其他标志物相比具有众多优越性。cystatinC在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肾功能评价和肾功能标志物临床评价肾脏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一般以肾功能为参考,肾功能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 ...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一、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是外科病人最易发生的。水和钠成比例的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的沲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保持正常。(—)病因:常见的有: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和肠瘘等;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和烧伤等。(二)临床表现:少尿、畏食、恶心、乏力、舌干燥、眼窝下陷、皮肤干燥、松弛,但不口渴。当丧失体液达体重的5%(相当于丧失细胞外液20%)时,出现血容量不足症状;当 ...
糖类抗原242(CA-242)检测的临床意义:CA-242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粘蛋白糖类抗原,1985年由Lindholm等人发现,它是人结-直肠癌细胞株Colo205经杂交瘤技术免疫小鼠获得的单克隆抗体CA-242所能识别的一种抗原,其抗原决定簇是一种新的唾液酸化的糖。免疫化学研究证明,CA-242不同于现有的肿瘤相关粘蛋白抗原,如CA-199,CA-50等。CA-242抗原决定簇的表达如同唾液酸化路易思 ...
醛固酮(ALD)检测的临床意义: 醛固酮(ALD)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正常情况下,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在体内,血醛固酮主要和血浆白蛋白结合,而很少和CBG结合,因此,具有相对较短的半衰期(约35min)及较高的代谢清除率。尿液中含有未经代谢的醛固酮约占分泌量的6%左右,且具有激素活性。因此,测定血清或血浆中醛固酮,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ALD升高 (1)生理因素:如大量出汗后、失 ...
乳酸(LA)检测的临床意义: 乳酸是糖无氧氧化(糖酵解)的代谢产物。乳酸产生于骨胳,肌肉,脑和红细胞。经肝脏代谢后由肾分泌排泄。血乳酸测定可反映组织氧供和代谢状态以及灌注量不足。乳酸水平的增高可见于多种临床疾病。乳酸测定临床应用 :1.乳酸测定对指导重症监护患者救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处理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血流不足引起的组织缺氧。因此,要求通过快速反应,在30分钟内(包括抽血)提交具有诊断价值的检测结果。由此将带来了临 ...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检测的临床意义: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它最初从宫颈癌组织中分离获得,就生物活性而言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它包括两个基因SCC1和SCC2.SCC广泛存在于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中(含量极微)和恶性病变的上皮细胞中。在血清中至少有四种形式的SCC:游离SCC1、游离SCC2、以及与相对应的丝氨酸蛋白酶结合物。SCC在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中 ...
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注意点: 1、基准试剂应烘至恒重。2、基准试剂冷却时,应开盖放在干燥器中。3、基准试剂应准备2份,每份快速称取4个样即可4、所用水为沸腾至少5分钟后的冷却水配制硫代硫酸钠滴定液①煮沸应保持5分钟左右,利于清除二氧化碳与氧气,加碳酸钙作为稳定剂,pH值应保持在弱碱性约pH值9~10防止分解。②放置30天以上是促反应完全,过滤除杂质,滴定过程取用50ml滴管为好。③标定中应避光,因碘化钾为强酸性,在静置过程也 ...
血糖监测的五个最佳时段: 并不是所有时段的血糖监测都有必要,了解血糖全貌,只需记住5个监测时段。第一个时段:测空腹血糖,可以看出头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第二个时段:测餐前血糖,可以及时发现低血糖,指导患者调整将要吃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药物的用量。第三个时段:测餐后两小时(从吃第一口饭开始算起)血糖,许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并不高,但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已受损,受高糖刺激后反应较差,餐后血糖会明显升 ...
质谱法的原理:使试样中各组分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离子束中速度较慢的离子通过电场后偏转大,速度快的偏转小;在磁场中离子发生角速度矢量相反的偏转,即速度慢的离子依然偏转大,速度快的偏转小;当两个场的偏转作用彼此补偿时,它们的轨道便相交于一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与此同时,在磁场中还能发生质量的分离,这样就使具有同一质荷比而速度不 ...
碘的概述:人体含碘量约11毫克。碘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成分。甲状腺素的功能是维持生长及智力发育和调节能量代谢。缺碘可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代谢性肿大,不伴有明显甲状腺功能改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地方性克汀病:全身性碘缺乏疾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聋哑、神经运动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为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应食用加碘盐。
血尿素氮增高:(1)肾性增高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和肾肿瘤等引起的肾功能障碍。血尿素氮高,尤其对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价值,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如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血尿素氮超过9mmol/L,至尿毒症期B血尿素氮(BUN)可超过20mmol/L,有助于病情的估计。(2)肾前性增高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烧伤、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脱水、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