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型细菌可以依靠鞭毛,细菌滑行或改变浮力来四处移动。另一类细菌,螺旋体,具有一些类似鞭毛的结构,称为轴丝,连接周质的两细胞膜。当他们移动时,身体呈现扭曲的螺旋型。螺旋菌则不具轴丝,但其具有鞭毛。细菌鞭毛以不同方式排布。细菌一端可以有单独的极鞭毛,或者一丛鞭毛。周毛菌表面具有分散的鞭毛。运动型细菌可以被特定刺激吸引或驱逐,这个行为称作趋性,例如,趋化性,趋光性,趋机械性。在一种特殊的细菌,粘细菌中,个体细菌互相吸引,聚集 ...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另外还有真菌、螺旋体等。土壤中微生物绝大多数对人是有益的,它们参与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固定大气中的氮,供给植物利用;土壤中可分离出许多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进入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但是一些能形成芽胞的细菌如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病原菌、肉毒杆菌、炭疽杆菌等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因此土壤与创伤及战伤的厌氧性感染有很大关系。
疥螨成虫体近圆形或椭圆形,背面隆起,乳白或浅黄色。雌螨大小为0.3~0.5×0.25~0.4mm;雄螨为0.2~0.3×0.15~0.2mm。颚体短小,位于前端。螯肢如钳状,尖端有小齿,适於啮食宿主皮肤的角质层组织。须肢分三节。无眼和气门。躯体背面有横形的波状横纹和成列的鳞片状皮棘,躯体后半部有几对杆状刚毛和长鬃。腹面光滑,仅有少数刚毛和4对足。足短粗,分5节,呈圆锥形。前两对足与后两对足之间的距离较大,足的基部有角质内突。雌雄螨 ...
蜱(音pí)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镰刀菌能在1~39℃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28℃),最适产毒温度通常在8~12℃之间。玉米赤霉烯酮可使猪发生雌性激素亢进症,单端孢霉素类则阻碍蛋白质合成而引起动物呕吐、腹泻和拒食。不过还有许多现象至今尚未得到明确的解释,例如镰刀菌污染的粮食造成的食物中毒,可能引起带有流行病特征的人类的疾病;又如T-2毒素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症主要出现在俄国,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是进行性的造血系统功能衰退。
酵母菌的细胞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所以也可以做成高级营养品添加到食品中,或用作饲养动物的高级饲料。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偏酸性且含糖较多的环境中生长,例如,在水果、蔬菜、花蜜的表面和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病毒的体液免疫介绍: 机体受病毒感染后,体液中出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如中和抗体、血凝抑制体、补体结合抗体等。在抗病毒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是IgG、IgM和SIgA三大类免疫球蛋白。但特性不同。IgG在体液中含量最高。分子量小,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一般生后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保留来自母体的IgG抗体,较少患病毒性传染病。IgM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如在新生儿血中测得特异性IgM抗体,提示有宫内感染。IgM也是最早产 ...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变异概述: 人的流感受病毒根据RNP和M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又根据HA和NA的抗原性的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H1~H3,N1~N9)。甲型流感病毒HA和NA易发生变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变异有两种形式:一种变异幅度小,属量变,称抗原漂移。这种变异可引起中、小型流行;另一种变异幅度大,形成新亚型,称抗原转换。由于人群推动原有的免疫力,往往引起较大的流行或发生世界性流行。
液体石蜡保存法介绍: 将液体石蜡灭菌,放于37℃恒温箱中,使水汽蒸发掉备用。再将已分纯的待存菌在最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中培养,使得到健壮的菌体,用无菌吸管吸取已灭菌的液体石蜡,注入已长好的斜面培养基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量以高出斜面1cm为准,将试管直立,贴上标签,置4℃下保存。此法制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菌种可以保存1年左右不需要经常移种,缺点是保存的时候需要直立放置。此方法适合实验室短期菌株的保存,而且保存时需要一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概述: 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能在冷藏温度下生长的少数几种肠道致病菌之一。本菌天然寄居在多种动物体内,如猪、鼠、家畜等,通过污染食物(牛奶、猪肉等)和水经粪—口途径感染或因接触染疫动物而感染。它除引起胃肠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结缔组织等疾患,甚至可引起败血症,造成死亡。该菌还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很多国家都已将该菌列为进出口食品的常规检测项目。本 ...
诺卡菌属的防治方法介绍: 由星形诺卡菌引起的诺卡放线菌病,若不治疗常致死。用适宜抗生素治疗的病人中死亡率最高的(>50%)是有弥漫性感染伴免疫受损的病人,最低的(15%死亡率)是免疫功能正常并且病变局限于肺部的病人。因为大多数病例对治疗反应缓慢,氨苯磺胺的剂量应维持血浓度12~15mg/dl(如磺胺嘧啶4~6g/d口服)连续数月。TMP-SMZ或单独大剂量氨苯磺胺(磺胺嘧啶或磺胺异�唑)也可应用。若对磺胺类过敏或出现难治性感染 ...
细菌的细胞化学概述: 1.细菌的化学组成主要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类和核酸等,其中水占细胞总重量的75%~90%.细菌尚含有一些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所特有的化学成分,如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二氨基庚二酸、吡啶二羧酸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细菌的物理性状表现为:带电现象,革兰阳性菌等电点(pI)为2~3,革兰阴性菌为4~5,故在近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细菌均带负电荷;细菌为半透明体,菌悬液呈混浊状态,菌数越多浊度 ...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介绍: 寄生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在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寄生虫进入宿主,对宿主产生不同的损害;同时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设法把它清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结果在寄生虫可能导致形态与功能的改变,在宿主可能出现病理变化。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影响,常常是综合地作用于对方,经过长期演化的过程,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某些特性被保存下来,并反映在双方的种群遗传物质上。
变异在诊断中的应用介绍: 在实验诊断工作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遇到一些变异菌株、其形态、毒力、生化反应或抗原性都不典型,给细菌鉴定带来困难。如在有些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体内可分离到L型细菌。从而必须了解L型细菌培养的特点以及如何使其返祖而恢复其典型形态与菌落,作出正确的诊断。
速发型寄生虫性变态反应概述: 此型多见于蠕虫感染。蠕虫的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抗体,IgE有亲细胞性,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与IgE抗体结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脱颗粒变化,从颗粒中释放出许多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肝素、类胰蛋白酶等。各种介质随血流散布全身,作用于皮肤、粘膜、呼吸道等效应器官,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 ...
鉴定细菌的程序介绍: ①细菌形态学检查;②细菌生长特性;③生物化学试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④抗原构造及血清学诊断;⑤噬菌体及药物敏感试验;⑥毒力测定及动物试验。
(一)侵袭力侵袭力(Invasiness)是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及扩散、蔓延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主要物质有细菌的酶、荚膜及其他表面结构物质。1.细菌的胞外酶:本身无毒性,但在细菌感染的过程中有一定作用。常见的有:(1)血浆凝固酶(Coagulase):大多数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一种血浆凝固酶(游离血浆凝固酶),能加速人或兔血浆的凝固,保护病原菌不被吞噬或免受抗体等的作用。凝固酶是一种类似凝血酶 ...
凡侵入人体后大部分时间停留在宿主细胞内并繁殖的病原菌称胞内寄生菌。例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等均属此类。由于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所以体液免疫对这类细菌感染的作用受到限制,对胞内感染的防御功能主要靠细胞免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例如机体初次感染结核杆菌,由于细胞免疫尚未建立,吞噬细胞虽可将它们吞噬,但不能有效地消化杀灭,因此病原菌容易随吞噬细胞在体内扩散,蔓延,而造成全身感染。但在传染过程中,机体在病原菌的刺 ...
一、宿主体表的防御功能(一)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健康和完整的皮肤与粘膜能有效地阻挡细菌的侵入。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向上颤动,可将细菌咳出或咽下;随粪便每日约排菌1012个;小便可清除尿道上皮的细菌。(二)分泌液中化学物质的局部抗菌作用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胃酸能杀死寒杆菌、痢疾杆菌和霍乱弧菌。阴道分泌物中的酸类亦有抗菌作用。前列腺分泌的精素(Spermine)是正常精液中存大的 ...
一、感染的来源(一)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是指由来自宿主体外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传染源主要包括传染病患者、恢复期病人、健康带菌者,以及病畜、带菌动物、媒介昆虫等。(二)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有少数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寄生于人体内,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力减低时,或者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体内正常菌群失调,由此而造成的感染称之为内源性感染。二、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