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校为了方便广大学员有效备考2011初级检验技士考试,特意整理初级检验技士辅导:细菌显微镜检查汇总,希望这份初级检验技士辅导:细菌显微镜检查汇总能够帮助大更好的复习,以便通过此次的考试。 更多信息访问: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动物实验接种途径方法 接种途径和方法 包括:皮内接种、皮下接种、肌肉接种、静脉接种、腹腔接种、脑内接种、脚掌接种等。 更多信息访问:
:动物实验接种后观察与解剖 接种后的观察与解剖 接种后的观察: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一般每天或每周观察一次。观察动物的食欲、精神状态及接种部位的变化,局部反应、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等。必要时,测定其体温、体重及血液指标等。 动物解剖:实验动物死亡后,应及时解剖和微生物检验。到期未死的动物,通常也应麻醉后剖检。 更多信息访问:
:微生物实验室的室内质控 1、对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 2、操作手册。 3、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 4、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5、试剂、染色液以及抗生素的质量控制。 6、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 7、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及室内质量的全面控制。 更多信息访问:
:微生物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1、去污染,任何污染材料未经消毒不能拿出实验室。 2、液体废弃物必须收集在防漏、未破的容器内,经高浓度化学消毒剂处理。 3、对剩余标本、接触过的培养基、菌种等丢弃前均须适当消毒。 4、动物房的废物在处理前及动物笼被清洗前均须消毒,最好经高压蒸气灭菌。 5、对于任何有污染的锐器如针头、注射器、玻璃等在处理前不要用手接触。 更多信息访问: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微生物实验感染来源 1、在检验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危险的微生物气溶胶。 2、接触感染材料或使之附着于衣服带出室外以及其他偶然事故等。以上感染源,若不进行正当防护或及时处理均易引起实验室感染。 更多信息访问: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血清学诊断方法 血清学诊断——即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性抗体和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经过一定时间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内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所以,检测抗体可用于病原体诊断。血清学诊断时,一般要在病程早期或晚期分别采集血清标本2-3份检查,血清中抗体效价升高≥4倍者方有意义。 更多信息访问: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 对感染性疾病进行病原检查和鉴定,须通过采集患者的标本,经系列试验,才能获得明确的病原学诊断。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正误,不当的标本可导致假阴性、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因此在标本采集、送检、保存等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操作,严格控制,是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更多信息访问: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微生物标本采集原则 1.早期采集:最好在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且必须在使用抗生素前。 2.无菌采集:采集标本应无外源污染。在采集血液、脑脊液、胸腔积液、关节液等无菌标本时,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对于与外界相同的腔道,如窦道标本应由窦道底部区活组织检查,而不应从窦道口取标本,以免受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污染,造成混淆和误诊;对于从正常菌群寄生部位采集标本,应明确检查的目的菌,在进行分离培养时,采集特殊选择性培 ...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微生物标本的处理 1.标本的运送和储存:一些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而其他所有的标本采集后最好在2h之内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标本应置于一定环境中保存,如尸检组织、支气管洗液、心包液、痰、尿等标本应保存在4℃环境中。脑脊液、滑膜液等则要在25℃保存。一般情况下,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2.运送标本的防护: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 ...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微生物学检查(1)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微生物检验。 直接镜检 标本经涂片染色或制备湿片镜检,有些标本如尿液、脑脊液等经过离心浓缩后镜检的初步结果对有些患者有诊断参考价值。直接镜检对于确定进一步检验步骤及鉴定方法也很有帮助。直接镜检还可评价标本是否符合检验要求。 更多信息访问: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微生物学检查(2)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微生物检验。 快速诊断 快速检测病原体成分主要指特异性抗原和核酸检测。特异性抗原检测包括免疫荧光技术、胶乳凝集试验、酶免疫技术、对流免疫技术、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等。核酸检测包括核酸探针杂交、PCR技术。其他快速检测法还有气-液相色谱法、化学发光、生物发光测定法和基因或蛋白微型阵列芯片技术等。 更多信息访问: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微生物学检查(3)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微生物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直接药敏试验即在分离培养病原体的同时,直接将临床标本接种于平板上,用抗生素纸片作药物感性试验,在18-24小时内可获得结果。但因其在试验时接种量难以标准化,且对混有杂菌和混合感染的标本不易明确其结果,故分离出纯培养物后应再作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更多信息访问: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微生物学检查(4)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微生物检验。 常规检验 1.分离培养:通常正常无菌部位采集的标本接种于血平板,置于空气或含5%-10%CO2的汽缸中培养,大部分细菌可于24-48小时生长良好。若原始培养阴性,但镜检结果和临床信息提示可能有病原菌存在,则应再采集大量标本,离心浓缩,取沉淀接种于营养丰富的需氧或厌氧培养基中培养。 对于存在正常菌群部位采集的标本,分离时应采用选择培养基以利于病原 ...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微生物学检查(5)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微生物检验。 报告 直接镜检要求2小时报告,说明标本是否合格,发现微生物情况和特点;初步鉴定和直接药敏结果于24小时或次晨报告,报告可能的病原菌和直接药敏结果;最后鉴定和细菌药敏结果一般不超过3天,规定除血培养外,所有送检标本必须在24小时内预报。 更多信息访问:
网校为了方便广大学员有效备考2011初级检验技士考试,特意整理初级检验技士辅导:微生物学检查汇总,希望这份初级检验技士辅导:微生物学检查汇总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以便通过此次的考试。 更多信息访问: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菌种保管注意事项 菌种保管注意事项 细菌实验室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标准菌种及菌株,以用于指控、教学和科研。为了较长期地保持细菌原种的特性,防止菌种的衰退和死亡,已创造多种保存菌种的方法,并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制度。 1、应充分了解每种细菌的不同生物性状及营养要求,以选择适宜的培养基。一般原则是使细菌能够生长而不宜变异的前提下,必须选择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一般不用含糖的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适于保存菌种。 2、培养后 ...
1.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 2.Ⅱ Ⅲ Ⅳ型变态反应 3.最小虫卵 4.总蛋白的测定方法 5.酶联免疫法的英文缩写 6.不受年龄影响的酶 7.血清钾的正常值 8.肉眼血尿一般超过多少 9.艾滋病属于什么免疫类型 10.结核杆菌的染色方法 11.人类发现的最早的血型是 12.正常尿的结晶是 13.硫化氢试验阴性的细菌是 14.尿素阳性的细菌是 15.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的筛选试验 16.细菌的特殊结构 17.L型细菌缺少什么 18.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意义 19.分离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培养基是
在细菌感染标本中,临床上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和荧光染色。 1、单染色法 用一种染料将细菌和周围物体染成同一种颜色,称为单染色法。如吕氏亚甲蓝、结晶紫和稀释复红染色法。细菌经单染法处理后,可观察其大小、形态、排列及简单的结构,但不能显示各种细菌染色性的差异。 2、复染色法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染料可将细菌染成不同的颜色,称为复染法或鉴别染色法。该方法除可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与排列外,还反应出细菌染色特性,具有鉴别细菌种 ...
检验技士考试辅导:微生物诊断试验选择 1.选择有鉴定价值的试验。要对两种细菌进行鉴定,须选择一项两种细菌呈现绝对不同结果的试验,即一种细菌呈现阳性,另一种细菌为阴性,这项试验才有鉴定价值。 2.选择简易、快速、方便的试验。 (1)鉴定一种细菌可能有多种特异的方法,没有必要逐一进行试验,只选择其中一或两种达到目的即可,多选无意义。 (2)选择操作简便、快速的方法。 (3)选用复合培养基,一次操作可同时查看几个生化反应。 3.综合考虑试验的敏感性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