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范围】正常骨髓活检切片中可见到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以及血管间质等三大类成分。其中造血细胞主要是指各阶段幼稚细胞血细胞及成熟血细胞。正常情况下,粒系幼稚细胞多靠近骨小梁分布,且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逐渐远离骨小梁,进入骨小梁之间的中央区。红系细胞常靠近血窦旁生长,幼稚红细胞一般围绕巨噬细胞形成幼稚红细胞岛,且成熟度由内到外逐渐增加。巨核细胞多分布在窦样结构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距骨小梁有一定距离,正常情况下,所 ...
【影响因素】取材部位以髂后上棘为最好,如在骨髓活检同时做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应当先抽取髓液涂片,之后再将活检针另换角度取骨髓组织。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多出血,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临床意义】1.骨髓活检可以提供较为完整的骨髓组织学结构,从而更准确的反映骨髓增生程度,较全面地衡量骨髓中造血组织、脂肪及纤维组织所占的比例。而且骨髓活检可以较早地发现幼稚细胞的增多,比骨髓涂片细胞细胞学检查能更早地预测疾病的预后。医学 ...
白细胞知多少?白细胞是一个很大众化的话题,因为到医院看病经常会做化验检查,而最常做的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中最多用途的就是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因此公众有必要对其进行初步的了解,储备相关的基础知识。白细胞俗称白血球,是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血细胞。白细胞在人体中担负许多重任,它具有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的作用,机体伤病的损伤治愈能力,抗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对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人身体有不适时,经常会通过白细胞数量的 ...
原理血细胞内的过氧化酶分解H2O2 ,释出初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成蓝色联苯胺,后者进一步变成棕黑色化合物,沉着于胞质内。结果判断阴性:无颗粒。弱阳性:颗粒细小,分布稀疏。阳性:颗粒稍粗,分布较密。强阳性:颗粒粗大,呈蓝黑或棕黑色,满布于胞浆。粒细胞系列中,早期原始粒细胞为阴性,晚期原粒(相当分化者)及以下各阶段粒细胞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逐渐增强。嗜酸性粒细胞阳性颗粒更粗大。嗜碱性粒细胞一般呈阴性 ...
(1)粒细胞系统:原始粒细胞大多呈阴性反应,有的可出现少量蓝黑色颗粒。自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强阳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的程度最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阳性颗粒比中性粒细胞粗大,有折光性,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2)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弱阳性反应,阳性颗粒少而细小,弥散分布,有的也可呈阴性反应。( ...
(1)帮助鉴别急性白血病的类型: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阳性颗粒一般较多,较粗大,常呈局限性分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均呈阴性反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有时虽少数可呈弱阳性反应,但阳性颗粒少而细小,常弥散分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②小型原始粒细胞和原始淋巴细胞不易区别,如果小型原始细胞呈过氧化物酶阳性反应,可确定为小型原始粒细胞 ...
在血及骨髓涂片中的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反应,中性晚幼粒偶呈弱阳性,但因实验室条件不同参考值常有差异。一般认为阳性率平均为10%~30%,积分在50分以下。【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严重化脓性感染、急淋、再生障碍性贫血、类白血病反应、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骨髓纤维化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可见于:病毒感染、急粒、慢粒、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传单、恶性 ...
【原理】过碘酸-雪夫(Pex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又称糖原染色。胞浆内存在的糖原或多糖类物质(如黏多糖、黏蛋白、糖蛋白、糖酯等)中的乙二醇基(CHOH-CHOH)经过碘酸(Periodic acid)氧化,转变为二醛基(CHO-CHO),与雪夫(Schiff)试剂中的无色品红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而沉积于胞浆中糖原类物质所存在的部位。该反应称为过碘酸-雪夫(PAS)阳性反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临床意义】(1)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红白血病的幼红细胞PAS染色多呈阳性反应,阳性率高,反应强;成熟红细胞有时亦可为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原、幼淋巴细胞PAS染色多为红色颗粒或块状阳性反应;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原粒细胞呈阴性或胞质呈弥漫淡色阳性反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异常早幼粒细胞的PAS染色为阳性反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幼单核细胞PAS染色阳性反应呈弥漫分布的红色细颗粒,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巨核细胞PA ...
(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偶氮耦联法,Kaplow) 【原理】中性粒细胞内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e alkaline phosphatese, NAP)在pH9.2-9.8时,能水解磷酸萘酚钠,释放出磷酸与萘酚,再以重氮盐与萘酚耦联成不溶性有色沉淀于胞质内酶所存在的部位。【临床意义】1)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NAP阳性率及积分值均降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AP积分值明显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无继发感 ...
原理人体内的铁有一定量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在骨髓中的单核-吞噬细胞胞质内,幼红细胞的线粒体中也有含铁血黄素。这些铁在酸化的低铁氰化钾溶液中反应,生成蓝色的铁氰化铁沉淀(普鲁士蓝),定位于含铁的部位。故此染色法又称为普鲁士蓝反应。结果1. 细胞外铁 观察骨髓小粒中贮存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的铁(在幼红细胞之外的铁)。阳性反应为骨髓小粒上见到的呈浅蓝绿色均匀的无形物质,或呈蓝色或深蓝色的小珠状、粗颗粒状或蓝黑色的小 ...
正常范围 火箭电泳法: 1.0~2.7g/L放射免疫扩散法: 0.8~2.7g/L血红蛋白结合法: 0.3~2.0g/L检查介绍结合珠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能与血浆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临床意义 本测定主要用于反映是否发生溶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清结合珠蛋白增多,见于创伤、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使用类固醇时、胆道梗阻、妊娠、口服避孕药等。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见于各种溶血、肝细胞病变、先天性无结合珠蛋白症憾染、巨幼细胞贫血和组 ...
正常参考值男:0.40~0.54L/L;女: 0.37~0.48L/L;儿童:0.35~0.49L/L;新生儿:0.50~0.60L/L.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增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增多有以下情况:(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2)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 ...
(1)配血室内应保持安静、整洁。工作时不闲谈,非本科工作人员谢绝入内。(2)配血前认真检查输血申请单上的日期、血型、申请数量及对血液的要求,并根据贮血情况、疾病等酌情交叉配血。(3)依贮血日期的先后,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血液。(4)做好血型鉴定、配血试剂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5)对有输血反应者必须进行抗体筛选鉴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6)做好各项登记工作,交叉配血等书写字迹一定要清楚、齐、无误。(7)将当 ...
按FAB形态学分类,可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三种亚型:1.L1型 以小细胞为主,核染色较粗,每例结构一致。核型规则呈圆型,偶有凹陷或折叠,核仁小而不清楚或不见。胞浆少,轻度或中度嗜碱性,胞浆有空泡不定。2.L2型 以大细胞为主,混有一定数量的小细胞,大小不等明显。核染色质疏松,每例结构不一致。核形不规则,凹陷和折叠常见。核仁清楚,一个或多个,胞浆量不定常较多,浆深浅不一,有的深染,浆液可有空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L3型 以大细胞 ...
白血病的免疫分型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相应的白细胞表面或细胞浆内的抗原,更细致地分析:常和恶性细胞的系列来源,精确地了解被测白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从而有助于临床分型、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目前此技术已成为白血炳临床治疗及基础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1.标本。200例无选择尿标本,主要来自高校的学生、教工和家属,多为晨尿,随到随检。其中男113例,女87例;年龄1~75岁,多数在18~50岁。2.干化学尿液分析。使用日本MA-4260型电脑尿液分析仪及该机专用10项试带,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要求进行。以新鲜混匀尿检测。3.尿沉渣显微镜镜检。4.未离心尿液直接涂片镜检。 将新鲜尿液混匀,取一滴于载玻片上(适用于尿液标本外观混浊者),加盖玻片,用较弱光线,以低倍镜观察全貌,避免漏 ...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骨髓NEC中,原始细胞大于/等于30%,骨髓原粒及原粒以下阶段的粒细胞大于/等于30%至小于80%;不同分化程度的单核细胞大于20%;周围血单核细胞大于/等于5 X 109/L.②骨髓检查同上,血斗核细胞系小于SX10‘/L,但血或尿溶菌酶高于正常值3倍以L,或单核细胞酯酶染色证实单核细胞系大于20%.③骨髓细胞形态检查符合MZ,但有下列条件之一:a.血单核细胞大于/等于sxlo‘/L.b ...
(1)责任性错误,绝大多数为责任心不强,粗枝大叶造成鉴定错误。(2)标准血清效价太低,亲合力不强,如抗A血清效价不高可将A2型误为O型,A2B型误为B型。(3)红细胞浓度与抗原抗体比例不适时,反应最明显。如红细胞悬液过浓,标准血清中抗体全部被吸收,呈后带现象不明显凝集或凝集;红细胞悬液太深,抗体浓度相对太高,呈前带现象而不易凝集或凝集很弱,未被发现。(4)红细胞串线状形成(假凝集)。实验中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间太长、水分蒸发时 ...
(1)输血科应按《采供血许可证》规定范围供血。特殊情况下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方可对规定范围外的医疗单位供应。紧急情况下,先供应,同时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2)供给临床使用的血液,必须是按照国家规定《献血员健康检查标准》检测合格的血液。(3)向临床供血时必须依据临床科室的申请和患者的病情,提供患者所须的血液及成分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4)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到临床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