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更多资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嗜热菌-微生物检验

        嗜热菌俗称高温菌,广泛分布在温泉、堆肥、地热区土壤、火山地区以及海底火山地等。兼性嗜热菌最适宜生长温度在50~65℃之间,专性嗜热菌最适宜生长温度则在65~70℃之间。在冰岛,有一种嗜热菌可在98℃的温泉中生长。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含硫热泉中,曾经分离到一株嗜热的兼性自养细菌——酸热硫化叶菌(Sulfolobus),它们可以在高于90℃的温度下生长。近年来,这种细菌已受到了广泛重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用于细菌浸矿、石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吞噬细胞-微生物检验

        当病原体穿透皮肤或粘膜到达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逸出,聚集到病原体所在部位。多数情况下,病原体被吞噬杀灭。若未被杀死,则经淋巴管到附近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进一步把它们消灭。淋巴结的这种过滤作用在人体免疫防御能力上占有重要地位,一般只有毒力强、数量多的病原体才有可能不被完全阻挡而侵入血流及其它脏器。但是在血液、肝、脾或骨髓等处的吞噬细胞会对病原体继续进行吞噬杀灭。以病原菌为例,吞噬、杀菌过程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菌与肿瘤的关系-微生物检验

        关于细菌与肿瘤的关系,对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研究较多。幽门螺杆菌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罗宾·沃伦(J.Robin,Warren)和巴里马歇尔(Barry,Marshall)从一个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首先分离到的。它是一种呈S形或弧形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菌体一端的鞭毛可以使细菌方便地穿过胃粘膜而定居至胃上皮细胞,又能产生大量尿素酶,分解尿素在菌体周围形成一股碱性的“氨云”,可以抵抗胃中的酸性环境,免受胃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菌学诊断-微生物检验

        1.标本的采集原则:严格的无菌操作,适宜时机和适当的部位,在抗生素使用之前采集,采样后尽快送检查及做好标记。2.病原菌的检测程序(1)直接涂片镜检:凡在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可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例如痰中查见抗酸性细长杆菌,多为结核杆菌。(2)分离培养:无菌部位采取的血液、脑脊液等标本,可直接接种至营养丰富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有正常菌群存在部位的标本应接种至选择或鉴别培养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生化试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寄生虫相互作用-微生物检验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是异常复杂,任何一个因素既不能看做是孤立的,也不宜过分强。寄生虫及其产物对宿主均为异物,能引起一系列反应,也就是宿主的防御功能,它的主要表现就是免疫。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表现为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寄生虫的反应,其中有些是防御性反应。例如宿主的胃酸可杀灭某些进入胃内的寄生虫。有的反应表现为将组织内的虫体局限、包围以至消灭。免疫反应是宿主对寄生虫作用的主要表现,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宿主与寄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吞噬细胞作用分析

        吞噬细胞吞噬后,有完全和不完全吞噬两种结局。1.完全吞噬:指病菌完全被吞噬细胞清理,或杀死;不完全吞噬,指病原菌未被吞噬细胞杀死,并被吞噬细胞携带转移至他处,引起扩散。2.不完全吞噬:某些胞内寄生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在免疫力低下的机体中,只被吞噬却不被杀死,称为不完全吞噬。此种吞噬对机体不利,因病原体在吞噬细胞内得到保护;有的病原体甚至能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随吞噬细胞经淋巴液或血液扩散。被特异性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微生物检验

        寄生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在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寄生虫进入宿主,对宿主产生不同的损害;同时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设法把它清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结果在寄生虫可能导致形态与功能的改变,在宿主可能出现病理变化。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影响,常常是综合地作用于对方,经过长期演化的过程,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某些特性被保存下来,并反映在双方的种群遗传物质上。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微生物检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一、细菌的传播与致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能在冷藏温度下生长的少数几种肠道致病菌之一。本菌天然寄居在多种动物体内,如猪、鼠、家畜等,通过污染食物(牛奶、猪肉等)和水经粪—口途径感染或因接触染疫动物而感染。它除引起胃肠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结缔组织等疾患,甚至可引起败血症,造成死亡。该菌还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很多国家都已将该菌列为进出口食品的常规检测项目。本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新生隐球菌及其检验-微生物检验

        新生隐球菌及其检验是微生物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 新生隐球菌(CuyitococcusNeofonmans)又名溶组织酵母菌(TorulaHistolytica),是土壤,鸽类,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人口腔中,可侵犯人和动物,一般为外源性感染,但也可能为内源性感染,对人类而言,它通常是条件致病菌。 本菌在组织液或培养物中呈较大球形,直径可达5-20um,菌体周围有肥厚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担子菌-微生物检验

        担子菌是微生物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ete)是一群多种多样的真菌,全世界有1100属,16000余种。都是由多细胞的菌丝体组成的有机体,菌 担子菌丝均具横隔膜。 担子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蜱虫-寄生虫检验

        蜱虫是寄生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蜱(音pí)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医学|教育网。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鲤斜管虫-寄生虫检验

        鲤斜管虫是寄生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鲤斜管虫:CHilodonella,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虫体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面较薄,后部较厚。腹面观一般呈卵形,将死的个体呈圆形。背面除有横行刚毛外,其余部分无纤毛,腹部两侧在纤毛线上长着纤毛,腹面中部裸露。身体的腹面前中部有一胞口,胞口由16—20根刺杆作圆形围绕成漏斗状的口管,并与身体纵轴向左成30度倾斜角,故名斜管虫。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新生隐球菌及其检验-微生物与寄生虫检验

        新生隐球菌及其检验是微生物与寄生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新生隐球菌(CuyitococcusNeofonmans)又名溶组织酵母菌(TorulaHistolytica),是土壤,鸽类,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人口腔中,可侵犯人和动物,一般为外源性感染,但也可能为内源性感染,对人类而言,它通常是条件致病菌。本菌在组织液或培养物中呈较大球形,直径可达5-20um,菌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蜱虫-微生物与寄生虫检验

        蜱虫是微生物与寄生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蜱(音pí)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活性缺损病毒分类-微生物与寄生虫

        生物活性的缺损病毒分类是微生物与寄生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1.干扰缺损病毒又称干扰缺损颗粒(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s,DI颗粒),是病毒复制时产生的一类亚基因组的缺失突变体,必须依赖于其同源的完全病毒才能复制。DI基因组比其完全病毒小,复制更迅速,在与其完全病毒共感染时易占据优势,从而干扰其复制。2.卫星病毒 寄生于与之无关的辅助病毒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菌群失调症-微生物与寄生虫检验

        菌群失调症是微生物与寄生虫检验考试复习需要了解的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后,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被抑制或杀灭,耐药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即菌群失调症。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期间,又感染上其他感染性疾病,称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简称医院感染。根据传染来源分为:1.交叉感染:患者之间及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微生物感染。2.内源性感染:由病人体内正常菌群转变成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3.医源性感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病毒的致肿瘤作用-微生物与寄生虫

        有一些病毒能诱发良性肿瘤,如痘病毒科的兔纤维瘤病毒、人传染性软疣病毒和乳多泡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 有一些病毒能诱发良性肿瘤,如痘病毒科的兔纤维瘤病毒、人传染性软疣病毒和乳多泡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另有一些能诱发恶性肿瘤,按其核酸种类可分为DNA肿瘤病毒和RNA肿瘤病毒。DNA肿瘤病毒包括乳多泡病毒料的SV40和多瘤病毒,以及腺病毒科和疱疹病毒科的某些成员,从肿瘤细胞中可查出病毒核酸或其片段和病毒编码的蛋白,但一般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寄生虫的概念

        寄生虫(parasite)指过寄生生活的低等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原生生物。由三部分组成:(1)医学蠕虫: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体软,借肌肉伸缩蠕动。寄生与人体的有160多种,其中重要的有20~30种。如:蛔虫、钩虫、血吸虫和绦虫。(2)医学原虫学、为单细胞真核动物,具有独立和完整的生理功能。寄生于人体的原虫约40种,其中致病的主要有溶组织阿米巴、疟原虫、刚地弓形虫和阴道毛滴虫等。(3)医学节肢动物:主要有:蚊、蝇、虱、蚤、螨和蜱等。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螨虫的形态

        疥螨成虫体近圆形或椭圆形,背面隆起,乳白或浅黄色。雌螨大小为0.3~0.5×0.25~0.4mm;雄螨为0.2~0.3×0.15~0.2mm.颚体短小,位于前端。螯肢如钳状,尖端有小齿,适於啮食宿主皮肤的角质层组织。须肢分三节。无眼和气门。躯体背面有横形的波状横纹和成列的鳞片状皮棘,躯体后半部有几对杆状刚毛和长鬃。腹面光滑,仅有少数刚毛和4对足。足短粗,分5节,呈圆锥形。前两对足与后两对足之间的距离较大,足的基部有角质内突。雌雄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螨虫的致病诊断

        疥螨寄生部位的皮损为小丘疹、小疱及隧道,多为对称分布。疥疮丘疹淡红色、针头大小、可稀疏分布,中间皮肤正常;亦可密集成群,但不融合。隧道的盲端常有虫体隐藏,呈针尖大小的灰白小点。剧烈瘙痒是疥疮最突出的症状,引起发痒的原因是雌螨挖掘隧道时的机械性刺激及生活中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物的作用,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白天瘙痒较轻,夜晚加剧,睡后更甚。由于剧痒、搔抓,可引起继发性感染,发生脓疮、毛囊炎或疖肿。根据接触史及临床症状,不难作出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