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子菌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ete)是一群多种多样的真菌,全世界有1100属,16000余种。都是由多细胞的菌丝体组成的有机体,菌 担子菌丝均具横隔膜。
溶藻细菌(algicidalbacteria)是一类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抑制藻类生长,或杀死藻类、溶解藻细胞的细菌的统称。部分相关研究提示水华和赤潮的突然消亡可能就与溶藻细菌有关。作为水体藻污染生物防治的可能途径,溶藻细菌的分离和利用已引起众多关注。溶藻细菌
弧菌弧菌(Vibrio)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如霍乱弧菌。弧菌属(Vibrio)广泛分布于河口、海湾、近岸海域的海水和海洋动物体内。目前弧菌有91种。主要鱼贝类致菌为:溶藻弧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鳗弧菌等;有些弧菌也能引起人类疾病如:溶藻弧菌、创伤弧菌等。
蓝细菌(Cyanobacteria)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和藻蓝素(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微生物。蓝细菌分布极广,普遍生长在淡水、海水和土壤中,并且在极端环境(如温泉、盐湖、贫瘠的土壤、岩石表面或风化壳中以及植物树干等)中也能生长,故有“先锋生物”的美称。蓝细菌有固氮作用蓝细菌与水体环境质量关系密切,蓝细菌在污水处理、水体自净中起积极作用,但是生长 ...
肺炎衣原体图片 肺炎衣原体的原体形态多样,电镜下可呈现典型的梨形,其长轴长0.44μm,短轴长0.31μm,平均直径为0.38μm.核区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平均直径为0.24μm,核区和细胞膜之间有较宽的原生质区。肺炎衣原体不能体外培养,只能在细胞内寄生,鸡胚对其不敏感,因此一般不用鸡胚传代,而用细胞培养传代,肺炎衣原体敏感的细胞株为HEP-2或H-292,离心能促进肺炎衣原体对细胞的感染。肺炎衣原体包涵体不含糖原,碘染 ...
线虫图片 通常呈乳白、淡黄或棕红色。大小差别很大,小的不足1毫米,大的长达8毫米。多为雌雄异体,雌性较雄性的为大。虫体一般呈线柱状或圆柱状,不分节,左右对称。假体腔内有消化、生殖和神经系统,较发达,但无呼吸和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前端为口孔,肛门开口于虫体尾端腹面。口囊和食道的大小、形状以及交合刺的数目等均有鉴别意义。通常呈乳白、淡黄或棕红色。大小差别很大,小的不足1毫米,大的长达8毫米。多为雌雄异体,雌性较雄性的为大。虫体一般 ...
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阳菌粗短大杆菌,大小(1~1.5)μm×(3~5)μm.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排列,偶见链状。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芽胞直径不大于菌体,在一般培养时不易形成芽胞,在无糖培养基中有利于形成芽胞。在机体内可产生明显的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 铜绿假单胞菌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 铜绿假单胞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如绿脓素(pyocynin)与 ...
鼠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属于沙门氏菌B群。O抗原有1,4,5,12,H抗原单相为1,双相为1,2.它是引起食物中毒而发生炎症的有名的细菌,但通过P22噬菌体转导、溶原化变换以及组氨酸操纵子等性状出现的调节机制的分析,也成为了促进微生物遗传学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细菌。
细菌荚膜细菌荚膜: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的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主要是由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组成的聚合物,也有含多肽与脂质的。
放线菌放线菌是原核生物的一个类群。大多数有发达的分枝菌丝。菌丝纤细,宽度近于杆状细菌,约0.5~1微米。可分为:营养菌丝,又称基质菌丝,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有的可产生不同的色素,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又称二级菌丝。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顾名思义它会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的缺陷。1981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至今无有效疗法的致命性传染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的失去抵抗力,而导致各种疾病及癌症得以在人体内生存,发展到最后,导致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醋酸杆菌 醋酸杆菌,椭圆或短杆,0.8-1.2μm×1.5-2.5μm,单生、成对偶尔成短链;细胞端尖或平。革兰氏阳性。运动,亚极生的单鞭毛或两根鞭毛。不产芽孢。极端严格好氧,化能无机营养,氧化氢、还原CO2生成乙酸。也可营化能有机营养,发酵果糖和其他底物几乎只产生乙酸。乙酸是代谢的有机终产物。不产生接触酶。最适生长温度30℃。广泛分布于水生的厌氧环境中。
酪酸梭菌 酪酸梭菌又称:酪酸杆菌,酪酸菌。拉丁文:Clostridium butyricum.是人的正常肠道菌之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严格厌氧,为革兰阳性菌。由于产生的酪酸又叫丁酸,所以也被称为丁酸梭菌,丁酸杆菌或丁酸菌。本菌存在于土壤、动物和人体的肠道中。
加德纳杆菌加德纳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常呈球杆状,有时呈丝状和多形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见两极染色。仅0.4-0.6毫微米至1-2毫微米大小,无活动力、无鞭毛、无芽孢。许多菌株有荚膜。在人工培养时必须给予新鲜血液才能生长繁殖,故有“嗜血”之称。但其生物特性与嗜血杆菌不尽相同。
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c.jejuni)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长1.5-5μm,宽0.2-0.8μm.菌体一端或两端有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有荚膜,不形成芽胞。微需氧菌,在含2.5-5%氧和10%CO2的环境中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37-42℃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
双歧杆菌图片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是1899年由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故名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分布在胃肠的数量随年龄阶段的增长而减少,分布最多的是母乳营养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目前已经发现,双歧杆菌有32个亚型,含有双歧杆菌的生物制剂多达70种。
螺旋菌螺旋菌又称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 幽门螺旋菌简称HP(Helicobocton Pyloni),此种菌类是由瑞典学者首先从人胃粘膜标本培养中发现的,也是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题。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在人的胃粘膜上发现的革兰氏阳性螺旋杆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生长在微需氧环境,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有光滑的细胞壁及1-5根鞭毛,后者套入鞘内且末端呈球状。鞭毛为9+2结构。
枯草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 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对此菌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与其调节机制研究 ...
明串珠菌明串珠菌指的是一类不产生孢子,G+C含量低于50%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在厌氧或有氧条件下生长,通常表现为过氧化氢酶阴性,不水解精氨酸,其细胞大小为0.5~0.7x0.7~1.2cm.在自然生长环境中,明串珠菌细胞呈对或短链状排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某些竞争性生长的环境中,细胞排列成较长的链。明串珠菌大多数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异型乳酸发酵,可以进行柠檬酸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