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人的粪便排出时为黄褐色圆柱形软便,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久置后由于粪便中胆色素原被氧化可致颜色加深,病理情况可见如下改变: (1)稀糊状或水样便。常因肠蠕动亢进或肠黏膜分泌过多所致。见于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服导泻药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小儿肠炎时由于肠蠕动加快,粪便呈绿色稀糊状。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3 000ml或更多),并含有膜状物时见于假膜性肠炎。艾滋病患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 ...
脱落细胞学主要是研究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根据细胞的异型性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任何一种异型性表现都不能作为绝对批征,必须综合判断,并以淫片中背景细胞作为照比较,慎重下结论。 一、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 (一)恶性肿瘤细胞核异型性表现 1.核增大,大小不等,由于肿瘤细胞生长旺盛,胞核形成多倍体及非整倍体,故染色质和蛋白质均增多,双正常胞核增大1-4倍,个别增大10余倍。在增大基础是可见胞核大小有等和极性消失。 2.核染色质粗糙深 ...
由于白带清洁度的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甚大,现就白带生理盐水涂片报告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 白带清洁度(Ⅰ—Ⅳ)在《全国临床操作规程》第三版,依然是以上皮细胞、球菌、杆菌、白细胞为指标来作为判断标准。另外除了清洁度外,报告单还有一些其他项目在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中需要另作报告,如真菌(念珠菌)、滴虫、线索细胞等。 问题一:有些人认为,只要有真菌(念珠菌),无论多少,白带的清洁度就需要报Ⅲ度以上。你们认为 ...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体的非特异性抗感染过程有关,该类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杀菌功能,其作用过程历经趋化运动,识别并结合吞噬物质,进而摄入胞内,最终杀伤并降解病原体。 目前,中性粒细胞作为急性炎症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内大部分实验室仅做常规的白细胞计数,个别实验室采用趋化试验和吞噬功能检查,但远不能反映中性粒细胞吞噬杀灭病原体的复杂过程。因此,有必要开展新的检测技术,从各个环节找出中性粒细胞功能失调的 ...
根据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红细胞,如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等。 关于区分肾性或非肾性红细胞血尿,仍无统一的标准。多数认为: 肾性血尿,变形红细胞≥80%; 非肾性血尿,变形红细胞≤50%,大部分红细胞为正常红细 ...
【关键词】 尿液干化学法 评价 尿干化学法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临床检验方法,在各大小医院已普遍使用,但是由于标本等因素的影响,使检验结果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现对易出误差的几种情况进行评价。 1 尿干化学法的检测条件及注意事项 (1)尿干化学分析须使用新鲜尿液标本,标本量应该在10ml以上。(2)在使用任何一种尿试纸前,首先应该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按照它的要求和操作方法执行。试纸应该在有效期内使用,禁止用手触摸试纸上的试剂反应区。每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尿常规检查中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相结合的重要性。方法 对500例尿标本用Mejer-600型尿11项分析仪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同时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在尿检中比较得出:两者结果相符均为阴性的有445份,占89%,两者结果不符的有55份,占11%。结论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尿液分析仪检查结果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测法,尿液分析仪法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 ...
探查破坏红细胞的主要脏器,在临床上对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时需施行脾脏切除术治疗,可作为良好的观察指标,对选择切脾治疗病倒和估计疗效有一定的意义 红细胞寿命缩短,且脏器体表放射性测量结果正常,这类溶血性贫血可能是由于红细胞本身内在缺陷或血浆内有溶血因素存在所致。
1.有核细胞分类计数检测原理 (1)直接分类法:细胞直接计数后,将镜头转换为高倍镜,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形态进行有核细胞分类。 (2)染色法:浆膜腔积液有核细胞分类应在抽取积液后立即离心沉淀,沉淀物涂片瑞特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有核细胞分类。必要时,可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细胞,以提高细胞分类的准确性。 2.方法学评价 (1)直接分类法:简便、快速,但准确性差,如细胞变形则分类困难,适用于新鲜的清晰或微浑的浆膜腔积液标本。 (2)染色法:细胞 ...
止血和血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临床各科几乎无一不步及止血一血栓问题,除了对出血性疾病的筛选与确诊外,还用于对各种血栓性疾病与血栓前检查和预测,易拴症的评价,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各种抗凝治疗患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例如,内科领域中由于肝细胞损害造成肝脏的广泛出血,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栓形成严重的心肌梗塞;由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引起多发性血栓形成等等。异常出血和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中 ...
正常红细胞为双凹圆盘形,在低渗盐水中溪水膨胀的适应性大,一般可增加70%的体积而不破裂。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测定红细胞对不同低渗盐水溶液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与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有关。表面积大的体积小者对低渗盐水抵抗力较大(脆性低);反之则抵抗力较小(脆性增加)。本试验对确定溶血性贫血和鉴别黄疸的种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正常值: 开始溶血:4.2-4.6g/L NaCl (71.8-78.6mmoL/L) 完全溶血:2.8-3.29g/L NaCl ( ...
[摘要] 粪便隐血试验是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早期发现和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化学方法中的联苯胺法和免疫学方法中的单克隆抗体法进行了比较,由于联苯胺法受饮食、一些化学药品、铁剂等干扰,易形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用单克隆胶体金显色技术,以试纸条一步法检测大便隐血,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 隐血;联苯胺;单克隆抗体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 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万华牌“消康保”粪便隐血胶体金 ...
1)概念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属于成熟B细胞肿瘤。 2)骨髓象特点骨髓有核细胞多呈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浆细胞异常增生,并有质的异常。当浆细胞在10%以上,并伴有形态异常,应考虑骨髓瘤可能。瘤细胞在骨髓内可呈弥漫性分布,也可呈灶性、斑片状分布,故有时需多部位穿刺才能诊断。骨髓活检可提高检出率。瘤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成熟程度有明显的异常,其形态特点与分型如下。 ...
RDW是一个新的红细胞参数,它的全称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它的所表达的内容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均匀程度,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匀一致,则该参数较低,在参考值范围以内。如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差异较大,则该参数高于参考值。参考值为:11%~14.5%。RDW作为一种新的红细胞测量参数。它只能出现在用自动化细胞计数仪测定的结果中。它同样可以作为贫血分类的指标之一,一般可以通过RDW和MCV这两个参数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具 ...
近年来对于白血病的治疗已有了很大的突破,积极的化疗,放疗,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联合治疗手段,可使半数以上患者生存延长,少数还不能得到临床痊愈。但是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临床病情达到完全缓解后体内仍可有微量的白血病细胞残留,一般为108~109或更少,凭借血片或骨髓片细胞形态学方法无法检测到.这种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体内残留微量白血病的状态称为残留白血病.残留白血病与明显白血病没有明确界限,只是白血病细胞数量不同 ...
脱落细胞学分级标准(巴氏分级国际标准) Ⅰ级:未发现异型细胞。 Ⅱ级:细胞有异型性,但无恶性证据。 Ⅲ级:具有可疑的恶性细胞,但不能确定。 Ⅳ级:具有较明显的恶性细胞。 Ⅴ级:具有肯定的恶性细胞。 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少疏漏,在Ⅱ级与Ⅲ级间增加一档Ⅱ~Ⅲ级,标准是涂片内有非典型细胞或异常细胞,且出现频率在10%以上。 按巴氏分级标准 Ⅰ级:细胞少, 无不典型。 Ⅰ~Ⅱ级:有细胞, 属非肿瘤的良性病理情况。 Ⅱ级:细胞不典型, 但结构良好。 Ⅲ级:有可疑恶性细胞(细胞很不典型, 但不能确诊为癌)。 ...
凝血过程通常分为:①内源性凝血途径;②外源性凝血途径;③共同凝血途径(图3-2)。现已日益清楚,所谓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并非绝对独立的,而是互有联系,这就是进一步说明凝血机制的复杂性。在生量条件下,凝血因子一般处于无活性的状态;当这些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就了生了至今仍公认为的“瀑布学说“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内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从因子Ⅶ激活,到Ⅳa-PF3Ca2+复合物形成后激活因子X的过程。当血管壁发生损伤,内皮下 ...
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包括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酸化甘油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 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1)原理: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当水渗透其内部达一定程度时,红细胞发生膨胀破裂。根据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红细胞溶血的情况,通过红细胞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反映其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性。比值愈小,红细胞抵抗力愈小,渗透脆性 ...
1.参考值 胆红素定性:阴性 尿胆原定性:阴性或弱阳性(1:20稀释后阴性) 定量: 男:0.30~3.55 μmol/L(微摩尔/升) 女:0.00~2.64 μmol/L(微摩尔/升) 儿童:0.13~2.30 μmol/L(微摩尔/升) 2.临床意义:利用尿胆红素、尿胆原和血胆红素等检查可协助鉴别黄疸病因: (1)溶血性黄疸:当体内有大量红细胞破坏时未结合胆红素增加,使血中含量增高,由于未结合胆红素不能通过肾,故尿胆红素试验阴性。未结合红素增加,导致肝细胞代偿性产生更多的结合 ...
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使得目前血细胞分析水平大大提高,它较传统的显微镜计数分类更加准确、快捷、方便,但目前较为普及的电阻抗法仪器仍存在某些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受到一些异常因素的干扰,我们总结了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异常因素干扰现象及其处理对策。 1 有核红细胞对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影响 典型常用的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区分有核红细胞,当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会出现严重干扰,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假性增高,具体会反映在白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