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现今应用较为普遍的VITEK-AMS鉴定系统中报告“不能鉴定细菌”(UIO)菌株作了进一步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处理方法,以期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 仪器与手工方法相结合的 细菌鉴定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1.仪器与试剂:VITEK-AMS 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GNI、GPI、YBC试验卡(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 2.试验菌株:1 025株本院1999.10.21-2000.3.3临床标本分离的菌株进行了Vitek- AMS鉴定,其中应用GNI ...
美国纽约大学兰贡(Langone)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和阐述了细菌体内控制转录延伸(transcriptionelongation)的常规机理。在4月2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他们表示,该机理依赖游离核糖体和核糖核酸聚合酶(RNAP)之间的协同作用,因为这种协同作用使得转录率对应于转译的需求进行精确调整。此项研究有可能帮助人们开发出干扰细菌基因表达的新途径和为抗生素疗法提供新目标。 兰贡医学中心生物化学教授伊夫简 ...
在感染过程中,食源性病原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能利用宿主细胞的大量功能,包括涉及泛素化和磷酸化的、专门修饰关键蛋白活性的转录后修饰。致病细菌对被称为“SUMOylation”的泛素样修饰(真核细胞中一个重要过程)()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现在,对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的人类细胞和对一个小鼠模型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其毒性因子listeriolysinO(LLO)通过触发Ubc9(“SUMOylation ...
抗生素名称代码阿米卡星AK阿莫西林AMLApramycinAPRCefpiromeCPOCefsulodinCFSCinoxacinCINEnrofloxacinENRFlumaquineUBFramycetinFYMoxifloxacinMOXTrovafloxacinTA阿洛西林AZL阿莫西林/棒酸2:1AMC 阿齐红霉素AZM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1:1SAM氨曲南ATM奥索利酸OA苯唑西林 ...
目的 比对沙门菌显色培养基与普通培养基在检测腹泻便时的敏感性差异。方法 将1000份腹泻便标本增菌后接种沙门菌显色培养基简称(CAS)和SS、HE沙门菌普通培养基做比对试验。结果 沙门菌在CAS平板上呈现特定型的红色菌落,非沙门菌呈现蓝色或无色菌落。1000份腹泻便标本中CAS阳性检出率为1.6%,高于SS阳性检出率1.5%和HE阳性检出率1.4%。结论 采用CAS选择性平板分离沙门菌较易鉴别且直观,同时也可以克服因肉眼挑选带来 ...
(一)原虫 引起阴道感染的原虫主要有是阴道毛滴虫,可致滴虫性阴道炎。病人外阴灼热痛、瘙痒,阴道分泌物呈稀脓性或泡沫状,将此分泌物采用生理盐水悬滴法置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波动状或螺旋状运动的虫体将周围白细胞或上皮细胞推动。在高倍镜下可见虫体为8-45μm,呈项宽尾尖倒置梨形,大小多为白细胞的2-3倍,虫体项端有前鞭毛4根,后端有后鞭毛一根,体侧有汉动膜,借以移动。此时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为Ⅲ、Ⅳ度。 阴道毛滴虫生长繁殖的适宜 ...
一、采样及检查原则: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标本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 h;若标本4 ℃保存时,送检时间可延长,但不得超过24 h。 1. 医务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1)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或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2)采样面积及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9g/L氯化钠溶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 ...
据4月30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人们淋浴处墙上的粘液、牙齿上的菌斑以及在医疗仪器或医院各表面上所形成的薄膜,这些都是细菌性的生物薄膜,这些细菌群落在经过擦洗甚或抗菌处理之后仍会持续存在。 新的研究显示,至少有一种细菌(Bacillus subtilis,或译: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生的氨基酸实际上可防止这些生物膜的形成,并能够触发已经存在的生物薄膜的分解。 随着生物薄膜的老化,其营养供应会下降,排泄物会积聚,这时的细菌细胞如果 ...
北京天坛医院 检验科 唐明忠 近年来,医生和实验室人员充分地认识到血培养的重要性,血培养成为诊断严重系统感染的最重要的实验室方法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血培养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大家也清楚,近年来的血培养污染问题十分普遍,它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使实验室付出大量的额外工作,进行了许多不必要的试验和药敏测试,也经常误导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可能增加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并影响了医院病床的周转率。虽然确定血培养分离 ...
为进一步弄清玻片法对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定的准确性,我们收集了玻片法结果阳性的葡萄球菌118株,按Kloos等[1]分类方法进行详细鉴定与分类,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菌株分离于1996年8月~1997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各类标本中,计118株。标准菌株ATCC 25923由天坛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1.2 菌种鉴定方法 将经玻片法凝固酶试验鉴定的、经纯化培养后保存于琼脂斜面的“金葡菌”118株,传代培养,按照K ...
一、如何从变形杆菌中分离G+球菌?A、用棉签沾无水乙醇涂布于MH平板上,置入温箱中烘干,让琼脂脱水。将球菌接种到该平板上即可。此平板可抑制变形杆菌的迁徙生长B、在分离平板上贴氨曲南纸片可以分出G+菌。二、同一标本中同时存在金葡和变形杆菌的分离方法?A、解决的办法:以前曾经讨论过多种解决奇异变形杆菌和其他细菌混合生长时的单菌落分离方法,如加大琼脂硬度、接种高盐肉汤等。我个人比较喜欢贴药敏纸片的方法。挑取含有金葡菌的菌 ...
血浆凝固酶试验是葡萄球菌属鉴定中的关键试验,但其准确性始终未能很好解决。目前公认用兔血浆较好,但许多实验室用病人血浆或血库血浆来代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病人血浆中含有各种抗体、药物;某些病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含量低下;各种不同抗凝剂的影响;血浆被污染;如操作不当有感染疾病的危险。试管法凝固酶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凝固酶,玻片法检测凝聚因子。有10%一15%金黄色葡萄球菌呈假阴性,因此必须用试管法验证凝聚因子试 ...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PLoSPathogens,2010,6:e1000888)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宝林研究组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择性σ因子σH参与调控原噬菌体在宿主基因组上整合和外切的过程。原噬菌体是病原菌重要的可移动基因元件之一,常携带有大量毒力相关基因,直接影响了病原菌的致病力强弱。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感染和食品工业污染最重要的病原 ...
1、计数器测定法 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 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 ...
作者:王 娅,冯桂香,金志雄,朱明磊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病原学实验室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是一种深部致病真菌,可在土壤、鸟粪,尤其是鸽粪中大量存在。人因吸入鸽粪污染的空气而感染,引起隐球菌病。荚膜多糖是其重要的致病物质[1]。在微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常需要培养出形态典型的新生隐球菌,即圆形或卵圆形的菌体外周有一圈透明的肥厚荚膜。常规培养将菌种接种于沙保弱琼脂培养基,室温或37℃培养2~5天后 ...
ESBLs是英文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它是当前抗生素出现的新的耐药趋势之一。目前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最常见的产ESBLs菌株的细菌,其次,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弗劳地枸橼酸菌、铜绿假单孢菌也可出现产ESBLs菌株的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ESBLs检测的筛选与确证试验 方法 初步筛选试验 表型确证试验 培养基 Mue ...
为保证治疗效果,对引起某感染的任何病原菌,若不能从该菌的种属特征可靠的推知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就需要进行药敏试验。尤其当病原菌是属于对常用抗微生物药物能产生耐药的菌种时,更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细菌的耐药机制包括产生药物灭活酶、改变药物的作用靶位、改变药物的摄取和主动外排等。有些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可以预知,因而经验性治疗被广泛认可。若感染是由工人的对某一高效药物敏感的微生物引起,就很少需要进行药敏试验,如A群 ...
血培养是把静脉穿刺获得的血液接种到一个或多个培养瓶或培养管中,用来发现、识别细菌或其它可培养分离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念珠菌属、霉菌属等),这些微生物存在于血液中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在病人的血液中检测出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细菌或真菌在血液中迅速繁殖超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即产生持续的菌血症,并且可感染血管外组织。病原微生物从血管外经淋巴管直接进入血流, ...
第一节 感染与感染性疾病的概念当病原微生物或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侵入宿主后,进行生长繁殖,并释放毒素,或导致机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等病理生理过程称为感染(infection)。感染即为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性疾病,其中传染性较强,可引起宿主间相互传播的疾病称传染病。非传染性感染是由外环境中的病原体感染宿主,如气性坏疽病是由土壤中的厌氧菌——产气荚膜梭菌侵入伤口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并引起疾病的属性称为致病性(pathogenicity),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与毒力的大小密切相关,毒力(virulence)通常用以表示致病性的强弱程度,各种致病菌的毒力不同,同一种细菌也有强毒株、弱毒株和无毒株的区别。毒力强弱通常用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或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来表示,即在一定条件下能导致50%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