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亚硝基胍法

        相关实验:微生物的诱发突变实验

        最新修订时间:

        原理

        亚硝基胍(NT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是一种有效的化学诱变剂,在低致死率的情况下也有很强的诱变作用,故有超诱变剂之称。它的主要作用是引起 DNA 链中 GC→AT 的转换,亚硝基胍也是一种致癌因子,在操作中要特别小心,切勿与皮肤直接接触。凡有亚硝基胍的器皿,都要用 1 mol/L NaOH 溶液浸泡,使残余的亚硝基胍分解破坏。


        材料与仪器

        步骤

        1. 菌悬液制备


        1.1 将试验菌斜面菌种挑取一环接种到含 5 ml 淀粉培养液的试管中,置37℃ 振荡培养过夜。


        1.2 取 0.25 ml 过夜培养液至另一支含 5 ml 淀粉培养液的试管中,置 37℃ 振荡培养 6~7 h。


        2. 平板制作


        将淀粉琼脂培养基礅化,倒平板 10 套,凝固后待用。


        3. 涂平板


        取 0.2 ml 上述菌液放到一套淀粉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地涂满整个平板表面。


        4. 诱变


        4.1 在上述平板稍靠边的一个位点上放少许亚硝基胍结晶,然后将平板倒置于 37℃ 恒温箱中培养 24 h。


        4.2 放在亚硝基胍的位置周围将出现抑菌圈(图 1)。

        亚硝基胍法
        图 1 亚硝基胍平板诱变


        5. 增殖培养


        5.1 挑取紧靠抑菌圈外侧的少许菌苔到盛有 20 ml LB 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摇匀,制成处理后菌悬液,同时挑取远离抑菌圏的少许酋苔到另一盛有 20 ml LB 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摇匀,制成对照菌悬液。


        5.2 将上述 2 只三角瓶置于 37℃ 振荡培养过夜。


        6. 涂布平板


        分别取上述两种培养过夜的菌悬液 0.1 ml 涂布淀粉培养基平板。处理后悬液涂布 6 套平板,对照菌悬液涂布 3 套平板。涂布后的平板,置 37℃ 恒温箱中培养 48 h。实际操作中可根据两种菌液的浓度适当地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注意每套平板背面作好标记,以区别经处理的和对照。


        7. 观察诱变效应


        分别向 cfu 数在 5~6 个左右的处理后涂布的平板内加碘液数滴,在菌落周围将出现透明圈。分别测量透明圏直径与蓠落直径并计算其比值(HC 比值)。与对照平板相比较,说明诱变效应,并选取 HC 比值大的菌落移接到试管斜面上培养。此斜面可作复筛用。


        凡有亚硝基胍的器皿,都要置于通风处用 1 mol/L NaOH 溶液浸泡,使残余的亚硝基胍分解破坏,然后清洗。

        来源:丁香实验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