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载体综述
腺病毒的一般特性
腺病毒的形态是特征性的二十面体病毒壳体(Stewart et al.1993)。其病毒壳体含有三种主要的蛋白:六邻体(II),五邻体基底(III)和纤突(IV),还有多种其他的辅助蛋白VI、VIII、IX、IIIa 和Iva2(Fig 1)。腺病毒基因组是一个线性的双链DNA,其5’端与一种末端蛋白(TP)共价结合(Rekosh et al. 1977),5’端上还具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TRs)。病毒DNA 与核心蛋白VII 和一个称为mu 的小肽紧密结合(Anderson et al.1989)。另一种蛋白V 包被在DNA-蛋白复合物上,并且通过蛋白VI 为DNA-蛋白复合物和病毒壳体间提供了结构上的联系(Matthews & Russell. 1995)。病毒含有一种病毒自身编码的蛋白酶(Weber. 1976; Webster et al.1989),这种蛋白酶对于加工某些结构蛋白从而产生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是必需的。
腺病毒家族(Adenoviridae)的成员可感染种类相当广泛的有丝分裂后细胞,甚至包括来自高度分化的组织中的细胞,例如骨骼肌细胞,肺细胞,脑细胞和心脏细胞。因为腺病毒可将自身的基因组递送到细胞核中,并且高效率地复制,所以腺病毒成为表达和传递治疗基因的主要候选者。腺病毒的宿主范围很宽,目前可将之分为三个属,进一步可分为6 个种(或称为亚属或亚群),编号从A 到F。主要基于免疫学标准的人血清型的划分,已经由于历史原因而成为腺病毒分类的基础(Benk et al 1999; Lukashok & Horwitz.1998; Mautner. 1989)。有些腺病毒在动物体内可致瘤,在体外能转化细胞,此处未列出相关文献。
腺病毒载体的应用
腺病毒载体可高效地传递和表达基因的能力(尤其是在体外),在过去的15 年里已经得到充分地证实和记载。然而,体内的免疫反应限制了腺病毒载体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因此,在要求转基因持续表达以弥补缺损基因活性的病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控制或抑制针对病毒载体和转基因的免疫反应。相反的,癌症治疗却可因活跃的免疫反应的诱导产生而增加疗效。随着人们对于生物分子和免疫因子在体内作用过程的理解逐渐加深,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已经在构建更有效的载体方面取得了大跨步的发展,这里将会描述其中的一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