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土壤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相关问题

        相关实验: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user-title

        已巳己

        • 情境:在一土壤旁有一种A现象发生,是由微生物导致的。


        • 目的:分离出导致此现象的微生物(一种或一系列)(因为不确定导致此现象的微生物是一种还是多种)。


        • 提问
        1. 在对土壤稀释后,涂平板时,需要选择哪些平板?(培养基需要几种?也就是分离不同类型菌种的培养基具体该选用什么呢?)
        2. 在分离和纯化土壤微生物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点呢?(主要是想知道还有没有我没注意到的地方)


        希望大家能解答一下!非常感谢!!

        wx-share
        分享

        3 个回答

        user-title

        土井挞克树

        有帮助

        一般选择通用型培养基即可,其次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分离和纯化土壤微生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离子和ph的稳定

        user-title

        loveliufudan

        有帮助

        分离不同类型菌种的培养基应该根据所要分离的微生物的特性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通用的培养基如TSA(Tryptic Soy Agar)、NA(Nutrient Agar)等,以及一些选择性培养基如MacConkey Agar、Sabouraud Agar等,这些培养基可以分离出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培养基如土壤菌培养基、氮素菌培养基等,用于分离土壤微生物中的特定菌种。在涂平板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基涂在不同的平板上,以便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在分离和纯化土壤微生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样品处理要严谨,尽可能避免污染。

        培养基的制备要准确,避免因为制备不当导致微生物无法生长。

        需要进行无菌操作,以避免外源菌的污染。

        培养条件要恰当,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以确保微生物可以正常生长。

        分离出单一的菌落后,需要进行纯化,可以采用传代培养或者毛细管法等方法进行纯化。

        在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的过程中,需要记录详细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总之,在分离和纯化土壤微生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并进行严谨的实验操作,以确保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user-title

        huarenqiang5

        有帮助

        1、制备土壤稀释液:用小天平称分别称取少时潮湿的菜园土和风干的菜园土各10g,置于90ml 含玻璃珠的无菌水中,震荡10min,静置30 秒后,即得土壤原液(10-1)。再用1ml 无菌吸管吸取1ml 上清液加到9ml 无菌水中,充分摇匀,即得(10-2)稀释液。依次类推,潮湿土制得10-1 至10-6 稀释液; 风干土制备10-1 至10-4 稀释液;

        2、分离:

        (1)细菌的分离(基内接种)

        a..取9 个无菌平皿,用1ml 无菌吸管分别吸取0.1ml 10-4、10-5 及10-6 潮湿土的土壤稀释液,接入平皿,每一稀释度设3 个重复,

        b.将已融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细菌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每皿约15ml,共9 个平皿,与菌液充分混匀,凝固后,在平皿上作好培养基种类、稀释度、组号及日期标记;

        c.将平板倒置,37℃培养2~3 天后观察并计数。

        (2)放线菌的分离(表面接种)

        a.将已融化的150ml 高氏一号培养基中加入2 滴10%重铬酸钾溶液,充分混匀后倒入无菌培养皿中,每皿约15ml,共9 个平皿,凝固后,在平皿上作好培养基种类、稀释度、组号及日期标记;

        b.用1ml 无菌吸管分别取0.1ml 10-3、10-4 及10-5 风干土的土壤稀释液,接入培养基表面,每一稀释度3 个重复;

        c.用无菌玻璃刮铲,按稀释度由高到低顺序依次轻轻涂布,不要刮破培养基表面;

        d.将平板倒置,37℃培养5~7 天后观察并计数。

        (3)真菌的分离(表面接种)

        a.将已融化的150ml PDA 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加入0.3ml 链霉素溶液(1000/ml),充分混匀后倒入无菌培养皿中,每皿约15ml,共9 个平皿,凝固后,在平皿上作好培养基种类、稀释度、组号及日期标记;

        b.用1ml 无菌吸管分别取0.1ml 10-3、10-4 及10-5 潮湿土的土壤稀释液,接入培养基表面,每一稀释度3 个重复;

        c.用无菌玻璃刮铲按稀释度由高到低顺序依次轻轻涂布,不要刮破培养基表面;

        d.将平板倒置,26℃~28℃培养3 天后观察并计数。


        注意事项:

        活菌计数:计数时通常选用每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稀适度的三个平皿计数, 如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以每皿30~300 个菌落为宜,丝状真菌则以每皿10~100 个菌落为宜。将原始结果填入下表,根据事先测定的土壤含水量,按公式计算出每个干土中微生物的量。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