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关于使用激动剂和抑制剂研究信号通路

        相关实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

        user-title

        相守RGXS

        1. 有一个很困惑的疑问:前提是我一般只用LPS也就是内毒素造炎症模型。激动剂来研究信号通路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思路呢?据我所知有2种,第一种分3组:对照,激动剂造模(而不是常用的内毒素造炎症模型,而是直接只加激动剂造模),激动剂+我的干预挽救,如果是低高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我的干预通过这个途径发挥作用?第二种分4组:对照,内毒素造模,内毒素造模+我的好干预,内毒素造模+我的好干预+激动剂(等于说2种刺激物),趋势为低,高,低,非常高(又恢复毒性状态)。这两种哪种都可以吗,不知道我理解地对不对。
        2. 第二个问题:抑制剂的作用,总感觉怪怪的,因为我的造模时通过内毒素作用于TLR4受体,而抑制剂是直接抑制这个TLR4受体发挥作用的,如图所示,现在我用LPS+TLR4抑制剂的话其下游就都抑制了,那这个时候和激动剂又不一样了,我LPS+TLR4抑制剂再+我的干预药就没有意义了(他的整个TLR4受体都抑制了我加不加我的好药没有意义),那么我LPS+TLR4抑制剂最大的意义在哪里??难道不是通过图中的前3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吗?谢谢!图片描述
        wx-share
        分享

        4 个回答

        user-title

        起啥名字都不行

        有帮助

        同学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请问最后你用了哪个分组呀?激动剂的第一个还是第二个分组?还是用了抑制剂呀?感谢感谢

        user-title

        loveliufudan

        有帮助

        1. 关于使用激动剂研究信号通路的思路,您提到了两种常见的实验设计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仅使用激动剂造模组(而非常用的内毒素造炎症模型),以及激动剂加上您的干预组。如果您的干预在低激动剂组和高激动剂组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那么这可以说明您的干预可能通过该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第二种方式是将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内毒素造模组、内毒素造模加上您的干预组,以及内毒素造模加上您的干预和激动剂组(相当于使用了两种刺激物)。根据您提供的数据,趋势是低、高、低、非常高(恢复到毒性状态)。这种设计可以用于评估您的干预对内毒素刺激下的信号通路的影响。

        这两种实验设计方式都可以用于研究信号通路,但具体使用哪种设计取决于您的研究问题和实验目的。您可以根据您关心的信号通路和干预的效应选择适合的设计方式。

        2. 关于抑制剂的作用,抑制剂通常用于研究信号通路的特定分子或靶点的功能。在您的实验中,您通过使用内毒素(LPS)作用于TLR4受体来进行造模。然后,您使用TLR4抑制剂来直接抑制TLR4受体的功能。这可能会导致下游信号通路的抑制,包括您感兴趣的信号通路。

        当您同时使用LPS和TLR4抑制剂时,整个TLR4受体功能都受到抑制,这可能会影响您后续添加的其他干预药物的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您的干预药物可能无法发挥预期的作用,因为整个TLR4信号通路已经被抑制了。

        在使用抑制剂时,您可以考虑单独使用抑制剂来研究TLR4信号通路的功能,而不加入其他干预药物。通过比较LPS组和LPS+TLR4抑制剂组的数据,您可以评估TLR4信号通路的贡献。


        user-title

        相守RGXSuser-title

        感谢回复。所以说抑制剂可能在上游加比较好,激动剂在 本级受体加比较好。还有一个问题咨询老师:第一问的第二种 4组的分法有一点问题:如果我的药物是位于激动剂受体及其相对应分子的最上游,他可以间接抑制这个受体和相应的下游分子,同时如果激动剂效应远远强于我的药物的间接效应,那么也会体现出加激动剂后受体上调的现象,但此时并不能得出结论说明我的药物也是直接通过该受体发挥效应的呀?(其实第一种方法也有一点这个问题)只能说是和该受体密切联系,不能确定最直接的关系?谢谢

        user-title

        dxy_xextz7w2

        有帮助

        分组的话还是得遵循控制变量原则,你得搞清楚具体比较对象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理,正常情况下激动剂和抑制剂不会产生反应(我最近也遇到一模一样的问题,然后老师给我的回答就是这样,我理解的是可能正常情况下细胞或者体内都有一个稳态平衡,只有你加了处理之后促进或者降低蛋白表达,激动剂和抑制剂才会发挥作用)

        user-title

        相守RGXSuser-title

        感谢回复。不过我只加NFKB激动剂PMA之后NFKB磷酸化明显上调了,激动剂还是有效果的。不过关于抑制剂的话,其实准确来说研究中常用的那种叫拮抗剂,只起到阻断作用,本身在没有其他刺激的情况下确实不会产生作用的

        user-title

        土井挞克树

        有帮助

        第一个问题你的了解是对的,第一种分三组,第二种分四组。

        第二个问题,通过前三组就可以说明抑制作用

        user-title

        相守RGXSuser-title

        好的 谢谢老师。但是第一问的第二种 4组的分法有一点问题:如果我的药物是位于激动剂受体及其相对应分子的最上游,他可以间接抑制这个受体和相应的下游分子,同时如果激动剂效应远远强于我的药物的间接效应,那么也会体现出加激动剂后受体上调的现象,但此时并不能得出结论说明我的药物也是直接通过该受体发挥效应的呀?(其实第一种方法也有一点这个问题)只能说是和该受体密切联系,不能确定最直接的关系?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