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Z04C
如图,这是下半张膜,我的蛋白在10kda稍往上,也就是最左边marker的倒数第一条的位置。
理论让中间比较亮的两个信号不该如此亮,或者说比其他几个的差异过大。
现在的情况是,我不知道最下面一排是我的目的条带,还是一抗的非特异性结合(已经出现很多次了),麻烦战友看一下。如果有些是非特异性,该从哪儿入手解决呢?是换一种loading buffer吗?
土井挞克树
考虑是出现非特异性结合,换一张lodding buffer重新做,调整一抗类型和孵育时间,一抗孵育时间过长也会产生这种非特异性条带
loveliufudan
如果你在Western blot实验中发现一些不明的带,可能是由于一系列因素导致的,包括但不限于非特异性结合、蛋白降解产物、抗体的交叉反应等。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策略:
1. 确认一抗的特异性:如果可能,尝试使用另一种一抗或者使用已知阳性和阴性对照来验证一抗的特异性。
2. 改变阻断条件:增加阻断时间,或者改变阻断液的组成。例如,如果你现在使用的是5%牛奶,你可以尝试使用5%BSA,或者使用含有Tween 20的TBST。
3. 优化洗涤条件:增加洗涤次数和时间,或者更换洗涤液。
4. 确保样品质量:保证蛋白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尽量避免蛋白的过度分解。
5. 试验条件优化:如一抗或二抗稀释比例,孵育时间和温度等。
对于你提到的使用不同的loading buffer,通常loading buffer的改变对减少非特异带的影响不大。最重要的还是优化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
最后,如果你不确定最下面一排的带是不是你的目的条带,最好的方法可能是运行一个含有你的目标蛋白质的已知样品,并与你的未知样品进行对比。如果已知样品和未知样品中的条带在同样的位置,那么那个条带很可能就是你的目标蛋白质。
sswei
可能一抗浓度过高,建议降低一抗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