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寄生虫以寄生环境分类

  体内寄生生物(endoparasite),一切寄生在寄主体内的寄生生物。例如寄生在人类消化道,肺,肝,血液管道。甚至是脑组织和眼球。体内寄生虫又分为:  ①消化道内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和雅尔氏(旧译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②腔道内寄生虫,如阴道毛滴虫;  ③肝内寄生虫,如肝吸虫、棘球蚴(包虫);  ④肺内寄生虫,如卫斯特曼氏并殖吸虫(简称卫氏并殖吸虫);  ⑤脑组织寄生虫,如猪囊尾蚴(猪囊虫)、弓形虫;  ⑥血管内寄生虫,如血吸虫;  ⑦淋巴管内寄生虫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寄生虫的关系分类

  1.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生活史及各个阶段都营寄生生活,如丝虫;或生活史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如钩虫,其幼虫在土壤中营自生生活,但发育至丝状蚴后,必须侵入宿主体内营寄生生活,才能继续发育至成虫。  2.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既可营自生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如粪类圆线虫(成虫)既可寄生于宿主肠道内,也可以在土壤中营自生生活。  3.偶然寄生虫(accidental parasite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寄生虫宿主的分类

  寄生虫完成生活史过程,有的只需要一个宿主,有的需要两个以宿主。寄生虫不同发育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包括有:  1.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可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例如某些种类淡水螺和淡水鱼分别是华支睾吸虫和第一、第二中间宿主。  2.终宿主(definitive host)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3.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寄生虫的演化过程

  从自然生活演化为寄生生活,寄生虫经历了漫长的适应宿主环境的过程。寄生生活使寄生虫对寄生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  (一)对环境适应性的改变   在演化过程中,寄生虫长期适应于寄生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营养和空间依赖性越大的寄生虫,其自生生活的能力就越弱;寄生生活的历史愈长,适应能力愈镪,依赖性愈大。因此与共栖和互利共生相比,寄生虫更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因而只能选择性地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寄生虫的特征

  从自然生活演化为寄生生活,寄生虫经历了漫长的适应宿主环境的过程。寄生虫长期适应于寄生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营养和空间依赖性越大的寄生虫,其自生生活的能力就越弱;寄生生活的历史愈长,适应能力愈镪,依赖性愈大。寄生虫只能选择性地寄生于某种或某类宿主。寄生虫对宿主的这种选择性称为宿主特异性(hostspecificity),实际是反映寄生虫对所寄生的内环境适应力增强的表现。  寄生虫可因寄生环境的影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体寄生虫学的发展概况与现状

  人类对寄生虫的认识由来已久, 显微镜的问世对寄生虫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寄生虫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860年。近30年来,由于各种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特别是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使得对寄生虫的研究进入亚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对寄生虫致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建国初期我国寄生虫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不仅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寄生虫的概念

  寄生虫(parasite)指过寄生生活的低等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原生生物。由三部分组成:  (1)医学蠕虫: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体软,借肌肉伸缩蠕动。寄生与人体的有160多种,其中重要的有20~30种。如:蛔虫、钩虫、血吸虫和绦虫。  (2)医学原虫学、为单细胞真核动物,具有独立和完整的生理功能。寄生于人体的原虫约40种,其中致病的主要有溶组织阿米巴、疟原虫、刚地弓形虫和阴道毛滴虫等。  (3)医学节肢动物:主要有:蚊、蝇、虱、蚤、螨和蜱等。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体寄生虫学的概念和范畴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与防治措施的一门科学。由医学蠕虫学、医学原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三部分组成。  人体寄生虫学作为病原生物学的重要内容,几乎涉及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人体寄生虫学,其目的在于认识寄生虫与人体的相互关系,掌握相应的致病机制、诊断和防治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各门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螨虫的形态

  疥螨成虫体近圆形或椭圆形,背面隆起,乳白或浅黄色。雌螨大小为0.3~0.5×0.25~0.4mm;雄螨为0.2~0.3×0.15~0.2mm.颚体短小,位于前端。螯肢如钳状,尖端有小齿,适於啮食宿主皮肤的角质层组织。须肢分三节。无眼和气门。躯体背面有横形的波状横纹和成列的鳞片状皮棘,躯体后半部有几对杆状刚毛和长鬃。腹面光滑,仅有少数刚毛和4对足。足短粗,分5节,呈圆锥形。前两对足与后两对足之间的距离较大,足的基部有角质内突。雌雄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螨虫的致病诊断

  疥螨寄生部位的皮损为小丘疹、小疱及隧道,多为对称分布。疥疮丘疹淡红色、针头大小、可稀疏分布,中间皮肤正常;亦可密集成群,但不融合。隧道的盲端常有虫体隐藏,呈针尖大小的灰白小点。剧烈瘙痒是疥疮最突出的症状,引起发痒的原因是雌螨挖掘隧道时的机械性刺激及生活中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物的作用,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白天瘙痒较轻,夜晚加剧,睡后更甚。由于剧痒、搔抓,可引起继发性感染,发生脓疮、毛囊炎或疖肿。  根据接触史及临床症状,不难作出诊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螨虫的显微镜检测法

  螨虫的显微镜检测法就是从鼻子或比较油性的部位取一点油脂分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因为显微镜观察直观科学,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单次检测是看不到螨虫,要多次重复检测。  螨虫是一种寄生虫不是细菌,所以要求检测的操作人员使用显微镜时,物镜10倍、目镜10倍就可以了,不需要高倍镜。滴剂就用一般的植物油或花生油就可以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阴虱的生命周期

  阴虱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其生活史分为: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卵:阴虱的虫卵一般都紧附在阴毛的毛干根部上,呈淡红色或铁锈色的椭圆形,类似于点状血痂。孵化期约为一星期。  若虫:若虫是阴虱自卵孵化后,成长为成虫之前的形态。若虫的样子与成虫相似,但是要小很多。若虫的成长期亦为一星期左右。  成虫:阴虱的成虫呈灰白色或褐色,雌虫一般比雄虫为大。  一般阴虱的寿命是30天,但所有脱离人体的阴虱均会在2天内死亡。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蛔虫的外部形态

  人蛔虫体呈圆柱状,向两端渐细,全体乳白色,侧线明显。雌虫长达20—35cm,雄虫15—30cm,直径5mm,雄虫短而细,尾端呈钩状。前端顶部为口,有3片唇,背唇1片,具二双乳突,腹唇2片,各具一双乳突(double papillae)和一侧乳突(lateral papillae),口稍后处腹中线上有一极小的排泄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肛门位于体后端腹侧的中线上。雌性生殖孔在体前端约1/3处的腹侧中线上,小。雄性生殖孔与肛门合并称泄孔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蛔虫的生殖与发育

  雌性人蛔虫:具一对细管状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细长,前后盘曲于原体腔内,子宫粗大,二子宫汇合成短的阴道,以雌性生殖孔开口于体外。  雄性人蛔虫:单个,细管状。由盘曲的精巢、输精管、较粗大的储精囊和射精管组成。射精管入直肠,以泄殖孔开口于体表。泄殖腔的背侧形成一对交合刺囊,内各有一条交合刺。  成虫在人体小肠内交配并产卵,直接发育。每头雌虫日产卵量可高达20万粒,卵随寄主粪便排到体外。卵到外界在20—30℃、阳光充足、潮湿松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粒棘球绦虫的形态

  成虫是绦虫中最小的几种之一,体长2~7mm,平均3.6mm.除头节和颈部外,整个链体只有幼节、成节和孕节各一节,偶或多一节。头节略呈梨形,具有顶突和4个吸盘。顶突富含肌肉组织,伸缩力很强,其上有两圈大小相间的小钩共28~48个,呈放射状排列。顶突顶端有一群梭形细胞组成的顶突腺(rostellargland),其分泌物可能具有抗原性。各节片均为狭长形。成节的结构与带绦虫略相似,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的中部偏后。睾丸45~65个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外斐氏反应的临床意义

人体被立克次体感染后,血清中逐渐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在发病后5~12天出现,至数月后基本消失,一般凝集价在1:160以上或病程中效价明显上升有诊断意义。 我国常见的立克次体病主主要立克次体病的外一斐氏反应要为斑疹伤寒和恙虫病,流行性斑疹伤寒主要为OX19凝集价升高,恙虫病主要表现为OXK升高明显。 流行性斑疹伤寒(OX19阳性率100%);地方性斑疹伤寒(OX19部分可在1:200~1:800);恙虫病患者(患病后第一周Ox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微生物检验考点:细菌在人体的分布

(一)正常菌群的含义 人自出生后,外界的微生物就逐渐进入人体。在正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的各种控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它们在与宿主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微生物群的内部及其与宿主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一个能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交流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习惯称之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菌群大部分是长期居留于人体的又称为常居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微生物检验:产气荚膜梭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简介

1.致病物质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10余种外毒素,有些外毒素即为胞外酶。4种主要毒素中,α毒素(卵磷脂酶)毒性最强,各菌型均能产生,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此外,很多A型菌株还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2.所致疾病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考试辅导:微生物检验后质量管理

医学教育网整理医学检验考试的相关考点,供考生分享。检验工作完成后,要综合检验结果,正确及时地发出报告。阳性结果应先通知医师,以争取时间抢救患者。对于可疑的阴性结果或与临床不符的结果,要与医师共同探讨,找出可能的原因,不断提高诊断水平。对于所分离的特殊菌株,最好设法保存,以利于今后的研究工作。经常征求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意见,加强相互间的沟通,重视医师和患者的投诉和抱怨,定期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价,作出书面总结。要求全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微生物检验质控株的保存,微生物检验辅导

医学教育网整理医学检验考试的相关考点,供考生分享。尽管质控标准株比其他一些菌株药敏结果是相对稳定的,但反复多次的传代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菌株的变异。为防止变异,必须将标准株冻干保存。每月从冻干株中复苏1次,种入大豆胰酶消化肉汤中(厌氧菌可用GAM肉汤等)作为工作株。工作株可存于4℃~8℃,并于每周转种1次。通常工作株转种4~5次后即须弃去。在质控中,如发现工作株结果有疑问,应予以更换。反复传代亦易使其敏感性变异,特别是铜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