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又称:酪酸杆菌,酪酸菌。拉丁文:Clostridium butyricum.是人的正常肠道菌之一,严格厌氧,为革兰阳性菌。由于产生的酪酸又叫丁酸,所以也被称为丁酸梭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丁酸杆菌或丁酸菌。本菌存在于土壤、动物和人体的肠道中。
细菌荚膜: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的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主要是由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组成的聚合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也有含多肽与脂质的。
鼠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属于沙门氏菌B群。O抗原有1,4,5,12,H抗原单相为1,双相为1,2.它是引起食物中毒而发生炎症的有名的细菌,但通过P22噬菌体转导、溶原化变换以及组氨酸操纵子等性状出现的调节机制的分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也成为了促进微生物遗传学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细菌。
螺旋菌螺旋菌又称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 幽门螺旋菌简称HP(Helicobocton Pyloni),此种菌类是由瑞典学者首先从人胃粘膜标本培养中发现的,也是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题。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在人的胃粘膜上发现的革兰氏阳性螺旋杆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生长在微需氧环境,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有光滑的细胞壁及1-5根鞭毛,后者套入鞘内且末端呈球状。鞭毛为9+2结构。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念珠菌是一种真菌,通常引起阴道炎的是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此菌呈卵圆形,有芽孢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念珠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小时后即可死亡。但对干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抵抗力较强。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ete)是一群多种多样的真菌,全世界有1100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6000余种。都是由多细胞的菌丝体组成的有机体,菌 担子菌丝均具横隔膜。
在生长过程中硫细菌能利用可溶或溶解的硫化合物,从中获得能量,且能把低价硫化物氧化为硫,并再将硫氧化为硫酸盐的细菌。从名称上看,它包括了硫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通常仅指硫氧化菌(sulphur~oxidising bacteria)。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能促使植物异常增生的一类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杆菌。正常细胞以鞭毛运动,无芽孢。可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并产生相当量的胞外粘液。如根瘤菌属和慢性根瘤菌属都能从豆科植物根毛侵入根内形成根瘤,并在根瘤内成为分枝的多态细胞,称为类菌体。常制成细菌制剂在田间施用,作为作物或牧草增产的一种手段。还有土壤杆菌属,能够通过外伤入侵多种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致 ...
加德纳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常呈球杆状,有时呈丝状和多形状,常见两极染色。仅0.4-0.6毫微米至1-2毫微米大小,无活动力、无鞭毛、无芽孢。许多菌株有荚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人工培养时必须给予新鲜血液才能生长繁殖,故有“嗜血”之称。但其生物特性与嗜血杆菌不尽相同。
孢子虫是一类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胎盘动物当中,隐孢子虫病是一种水生疾病(waterborne disease),病原体在水中以卵囊(oocyte)形式存在并得以传播,对自然水中环境有较好的耐受性。
在生长过程中硫细菌能利用可溶或溶解的硫化合物,从中获得能量,且能把低价硫化物氧化为硫,并再将硫氧化为硫酸盐的细菌。从名称上看,它包括了硫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但通常仅指硫氧化菌(sulphur~oxidisingbacteria)。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鼠伤寒沙门氏菌:属于沙门氏菌B群。O抗原有1,4,5,12,H抗原单相为1,双相为1,2.它是引起食物中毒而发生炎症的有名的细菌,但通过P22噬菌体转导、溶原化变换以及组氨酸操纵子等性状出现的调节机制的分析,也成为了促进微生物遗传学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细菌。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这些小虫子寄生在宿主的血液中,它会让宿主患上血吸虫病。它们生活在水中,当人们接触到受污染的水后,血吸虫就会刺破他们的皮肤。这种寄生虫会引起发炎(肿胀),损害器官,尤其是肝脏。成虫能寄生在人类宿主身上数十年,可能数年不显示任何症状。它们随排便离开寄主,在蜗牛寄主中度过它们的余生。症状:发热、疼痛、咳嗽、腹泻、肿胀、昏睡。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短杆菌属,放线菌目中的一属专性好氧、过氧化氢酶阳性、无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短杆状细菌。菌落自黄色至橙色均有。生长温度20~25℃。氧化性代谢。在含4%NaCl的胰蛋白胨-黄豆胨琼脂上生长良好。分布在某些干酪上。G+C%(摩尔)值为60~64.模式种为扩展短杆菌(B.linens)。本属中的黄色短杆菌(B.flavum)能发酵葡萄糖生产L-谷氨酸,是重要的工业菌种。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胞体:直径10-20μ,圆或稍椭圆。胞核:较大、圆或稍椭圆居中或稍偏一侧,占细胞2/3以上,染色质细呈细粒状,排列均匀,平坦如一层薄沙,无浓集。核膜较不清楚。核仁:2-5个较小,清楚,呈淡兰或无色。胞浆:量少,呈明亮天兰色,绕于核周,无颗粒,过氧化酶染色阴性,但后期有时也可见阳性颗粒。
胞体:直径15-30μ不太规则,为所有原始细胞中胞体最大者。胞核:巨大,圆形或不规则形,核仁2-3个,淡兰色,大小不等,不太明显。胞浆:量很少,不规则,呈海绵样,深兰色无核周界,无颗粒但有叶呈泡沫状。
正常骨髓中性晚幼粒细胞占9%-15%.CGL、类白血病反应时明显增多;粒细胞缺乏症、感染、烧伤、中毒、脾亢、MDS、MPD等疾病骨髓中性晚幼粒亦可增多。直径10-16μm胞体圆形胞核胞核较小,占细胞的1/2以下,形态不一,常呈肾形、带状、豆状、落花生形,核一侧凹陷明显,核横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的一半。核染色质较中幼粒细胞更粗糙,浓集成块核仁消失胞浆胞质量较丰富,含有细小浅红色中性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