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是2014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一门课程,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供考生参考:【临床意义】1.目前该菌属共有10个菌种,广泛存在于淡水、海水、土壤、鱼类和脊椎动物肠道中,人类接触后可引起感染,是人类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易发生气单胞菌性腹泻,大多数病例属于这一年龄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除了胃肠炎,气单胞菌还与伤口感染、骨髓炎、腹膜炎、败血症、呼吸道感染等有关。临床常 ...
尿比密是指在4摄氏度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因尿中含有3%~5%的固体物质,故尿比密大于纯水。详情如下: 比密又称比重(SG)。尿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称为尿比密。尿中可溶性的固体物质主要是:尿素(25%)、肌酐和氯化钠(25%)。 (一)检测方法 1.化学试带法:又称干化学法,有目视比色法和仪器比色法。 2.尿比密计法 3.其他方法①折射计法。②超声波法医学教育|网。③称量法。 (二)方法学评价 1.化学试带法:测定简便,不受高浓度的葡萄糖、蛋白质或 ...
为帮考生们更有效的复习,医学教育网整理了成分输血的特点考试辅导内容,希望考生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取得更多的收获,通过对复习资料的熟练来为考试复习锦上添花。 输全血有时可能既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又全引起某些副作用,而对血液也是一种浪费。例如患血小板减少的或粒细胞减少症,输全血很难达到提高血小板及白细胞数量的目的。如大量输血,又会因血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心脏的负担。所经,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成分输血,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尿比密是指在4摄氏度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因尿中含有3%~5%的固体物质,故尿比密大于纯水。详情如下: 比密又称比重(SG)。尿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称为尿比密医学教育|网。尿中可溶性的固体物质主要是:尿素(25%)、肌酐和氯化钠(25%)。 (一)检测方法 1.化学试带法:又称干化学法,有目视比色法和仪器比色法。 2.尿比密计法 3.其他方法①折射计法。②超声波法。③称量法。 (二)方法学评价 1.化学试带法:测定简便,不受高浓度的葡萄糖、蛋白质或 ...
泌尿系结石(urinary calculus)简称尿石,是指在泌尿系统内因尿液浓缩沉淀形成颗粒或成块样聚集物,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路结石,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尿结石病因较复杂,一般有下述几种原因:①原因不明、机制不清的尿结石称为原发性尿石。②代谢性尿石,这类结石最为多见,是由于体内或肾内代谢紊乱而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特发性尿钙症引起尿钙增高、痛风的尿酸排泄增加、肾小管酸中毒时磷酸 ...
原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 ①急性型典型病例见于3~7岁的婴幼儿医学教育|网,紫癜出现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急骤,常伴发热、皮肤紫癜、黏膜出血和内脏(胃肠道、泌尿道)出血等,少数病例可发生颅内出血。病程呈自限性,多数病例在半年内自愈。 ②慢性型多数见于青壮年,以女性为多见。常无诱发因素,起病缓慢,出血以皮肤、黏膜和经量过多为主,脾不肿大或稍肿大,病程长至1到数年,且有 ...
肝素(heparin)肝素广泛在于肺、肝、脾等几乎所有组织和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和暑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医学教育|网。它是一种含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物质,平均分子量为15000(2000-40000)。 肝素可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对抗凝血酶和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每毫升血液抗凝需要持素15±2.5Iu .尽管肝素可以保持红细胞的自然形态,但由于其常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关使用涂片在罗氏 ...
浆细胞:细胞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表面光滑,有少量微绒毛医学教育|网。胞核较小,常偏位,呈圆形或椭圆形医学教育|网,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交替排列,使染色质呈车轮状凝集,可见核仁。胞质内有大量核糖体和糙面内质网,糙面内质网常呈平行或同心圆状排列,内质网腔内常充满中等电子密度的物质,有时可见内质网腔膨大。高尔基复合体发育良好,线粒体很多,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基质电子密度较高,在线粒体周围常有糙面内质网包围。在高尔基 ...
淋巴细胞:直径5~10μm,呈圆形或椭圆形医学教育|网,细胞表面有少量短小微绒毛。胞核大,占整个细胞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可有浅的凹陷。核内常染色质少,异染色质多,在核周明显凝集,核内有时可见核仁。胞质少,有丰富核糖体,糙面内质网很少,线粒体不多,呈卵圆形,常集中在细胞的一侧。高尔基复合体发育较差,有时可见中心粒。有的淋巴细胞胞质内可见少量有界膜的颗粒,常聚成一堆,形成溶酶体。
较原始粒细胞小,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和活动的胞饮作用、胞核大,占整个细胞的大部分医学教育|网,圆形或椭圆形,常染色质占优势,异染色质少,但比原粒和原单核细胞多,在核周凝集,可见大的核仁,常为1~2个。胞质少,有较多核糖体,糙面内质网少,微小管较多,高尔基复合体较小。线粒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可见l~2个溶酶体,有时在高尔基复合体附近可见少量致密颗粒,有界膜,呈圆形或椭圆形。
慢性排斥反应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发生于移植后数月甚至数年之后医学教育|网,表现为进行性移植器官的功能减退直至丧失;病理特点是血管壁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有时伴有血管硬化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为急性排斥细胞坏死的延续;炎性细胞相关的慢性炎症;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内皮损伤;管壁增厚和间质纤维化。 本型反应虽然进展缓慢,但用免疫抑制治疗无明显的临床效果。以上属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多发 ...
急性排斥反应是排斥反应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生在移植后数周到l年内,发生迅速医学教育|网,临床表现多有发热、移植部位胀痛和移植器官功能减退等;病理特点是移植物实质和小血管壁上有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间质水肿与血管损害,后期在大动脉壁上有急性纤维素样炎症。急性排斥出现得早晚和反应的轻重与供一受者HLA相容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相容性高则反应发生晚、症状轻、有些可迟至移植后2年才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过及时恰当的 ...
单向扩散试验:琼脂内混入抗体,待测抗原从局部向琼脂内自由扩散,如抗原和相应抗体结合,则形成沉淀环。 1、试管法:将一定量的抗体混入0.7%琼脂糖溶液中,注入小试管内,上层加抗原溶液使待测抗原在凝胶中自由扩散,在抗原抗体比例恰当位置形成沉淀环。 2、平板法:是将抗体或抗血清混入0.9%琼脂糖内,未凝固前倾注成平板,然后在上打孔,将抗原加入孔中,放37℃让其自由扩散,24~48h后可见孔周围出现沉淀环,测定环的直径或面积计算标本中待 ...
散射比浊法是指一定波长的光沿水平轴照射,通过溶液使遇到抗原抗体复合物粒子,光线被粒子颗粒折射,发生偏转,光线偏转的角度与发射光的波长和抗原抗体复合物颗粒大小和多少密切相关。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即待测抗原越多,形成的复合物也越多,散射光也越强。散射光的强度还与各种物理因素,如加入抗原或抗体的时间、光源的强弱和波长、测量角度等密切相关。 (一)散射颗粒与散射光 悬浮在反应溶液中的分子,无论是固体或胶体粒子都可 ...
管型是由髓襻升支粗段远端肾小管分泌的tamm~horsfall黏膜蛋白为基质在肾小管内形成的圆柱状凝聚物医学教育|网。当血浆白蛋白自肾小球从溶液状态渗透到肾小管后,与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tamm~horsfall粘蛋白结合。此结合物通过肾小球和集合管时,在尿液浓缩、盐类增多、ph下降、流速减低等因素影响下,形成了以微纤维蛋白网为基本结构的管型基质(即相当于透明管型)。mcqueen进一步证实,血浆中各种分子量不 ...
阴离子隙(AG)是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计算公式为:AG=(Na++K+)~(Cl~+HCO3~),一般是利用血清中的电解质含量运算医学教育|网。血清K+浓度较低,且较恒定,对AG影响轻微,故上述公式可简化为AG=Na+ ~(Cl~+HCO3~)。AG正常参考值为8~16mol/L,平均12mmol/L.临床上利用血清主要阴、阳离子的测定值即可算出AG值,它对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及类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疾病过程中 ...
正常人血液pH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其变动范围很小。血pH的相对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机体在代谢过程中均会产生一定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并不断地进入血液,都可能影响到血液的pH,尽管如此,血pH仍恒定在7.35~7.45机体调节酸碱物质含量及其比例,维持血pH在正常范围内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在人体内机体调节HCO3~与2CO3的比值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衡,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 ...
【技数方法】显微镜目视分类计数法 将标本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学特点逐个分类计数医学教育|网,得出各种白细胞相对比值(或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其形态和质量的变化。 【参考值(成人)】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50%~70%嗜酸性粒细胞(E):0.5%~5%嗜碱性粒细胞(B):0%~1%淋巴细胞(L):20%~40%单核细胞(M):3%~8% 【有关内容】 中毒颗粒 :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 ...
血液检验是2014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一科,医学教育网小编现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供考生参考:【参考范围】阴性。【影响因素】1.试验所用血红蛋白液需要新鲜配制,且制备时不可用有机溶剂,并以高速离心去除细胞膜残渣以避免假阳性。2.血红蛋白液的浓度不可低于7.5%,异丙醇的pH值不得低于7.2,否则也易产生假阳性。【临床意义】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为强阳性反应,HbH、HbE、HbF增高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
血液检验是2014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一科,医学教育网小编现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供考生参考:【参考范围】成人:0.01~0.031.新生儿:0.55~0.85,2岁以后降至0.02以下。【影响因素】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血红蛋白液必须新鲜,碱化时间要准确,过滤后须在1h内比色测定。【临床意义】HbF轻度增高可见于:50%的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真性红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