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及时、可靠的检验结果,除了按实验室严格的质量控制外,还与医护人员正确采集检验标本有很大关系,一份送检标本合格与否,往往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多数临床医生认为检验结果的及时性与可靠性由检验科来保证,而实际工作中导致检验结果质量误差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如患者个体的差异、仪器误差、操作者个体误差和采样送检是否正确等。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应注意标本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1 标本采集 由于小孩、老人、烧伤、低 ...
尿沉渣检测有‘体外肾活检’之称,尤其是红细胞的检测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辅助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UF—50全自动流式尿沉渣分析仪采用流式细胞及电阻抗原理,通过检测经荧光染色后的尿沉渣中单个细胞的荧光强度和荧光波幅度、激光散射强度和散射波幅度及电阻抗的大小来识别尿中细胞、管型、结晶等各种有形成份(1),给出的红细胞信息,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鉴别和诊断。由于该仪器自动化程度高,精密度好,摆脱了繁琐和费时的手工尿沉渣分 ...
1.光镜细胞形态学;细胞形态学的基本内容和常用的检查方法。 2.细胞化学染色:是细胞和化学两者相结合的形态学方法,保持细胞完整组织结构显示化学结构成分-定性/半定量,主要用于白血病分型鉴别诊断。 3.相差镜检查:用于观察活细胞的内部结构及活动,细胞生长成熟衰亡过程及对各种刺激的反应。 4.荧光显微镜检查:用荧光染色血细胞,常用于DNA、RNA的检查。近年来由于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而逐渐被替代。 5.电镜(透射/扫描):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了 ...
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光镜下G1红细胞鉴别肾小球性血尿的意义。方法:应用普通光镜对127例各型肾小球疾病患者及109例非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血尿标本进行观察;并对其中41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应用利尿剂后的血尿标本观察,了解其中具有明显芽孢状的红细胞(G1)的出现情况。结果:用G1≥3%的标准,对肾小球性血尿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84.3%;若应用利尿剂后,敏感性降为60%。结论:形态特异的G1红细胞鉴别肾小球性血尿,方法简单, ...
广东佛山市中医院检验科 庄健海摘要 应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181例临床标本进行HLA-B27检测,同时作血清学试验。结果:PCR方法和血清学方法分析结果基本相符,PCR分型无假阳性及假阴性,血清学方法1例假阳性及1例假阴性,表明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准确、较之血清学方法更适合于临床。关健词 PCR-SSP HLA-B27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指标之一,对强直性 ...
第四章RNA 的提取和cDNA 合成 第一节概述 从真核生物的组织或细胞中提取mRNA,通过酶促反应逆转录合成cDNA 的第一链和第二链,将双链cDNA 和载体连接,然后转化扩增, 即可获得cDNA 文库,构建的cDNA 文库可用于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表达和调控的分析;比较cDNA 和相应基因组DNA 序列差异可确定内含子存在和了解转录后加工等一系列问题。总之cDNA 的合成和克隆已成为当今真核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手段。自70 年代中叶首例cDNA 克隆问世以来,已 ...
第一章质粒DNA 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第二章DNA 酶切及凝胶电泳第三章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第四章RNA 的提取和cDNA 合成第五章重组质粒的连接、转化及筛选第六章基因组DNA 的提取第七章RFLP 和RAPD 技术第八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扩增产物克隆第九章分子杂交技术第十章测序技术第一章质粒DNA 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第一节概述 把一个有用的目的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繁殖和表达的工具叫载体 ...
第九章分子杂交技术 互补的核苷酸序列通过Walson-Crick 碱基配对形成稳定的杂合双链分子DNA 分子的过程称为杂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性的,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探针已知序列进行特异性的靶序列检测。杂交的双方是所使用探针和要检测的核酸。该检测对象可以是克隆化的基因组DNA,也可以是细胞总DNA 或总RNA。根据使用的方法被检测的核酸可以是提纯的,也可以在细胞内杂交, 即细胞原位杂交。探针必须经标记,以便示踪和检测。使用最普遍的 ...
成都三六三医院检验科 李广权 周卫东摘要(目的) 了解指标剂显色法二氧化碳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情况。 (方法) 在生化分析仪上对指示剂显色法检测二氧化碳进行方法学评价。 (结果) 线性范围0-45mmol/L,天内变异为1.65%和1.95%,天间变异为4.2%,回民率为99.1%,指标剂法(Y)与PEPC法(X)对照,Y=0.992X+0.251,r=0.985. (结论) 指示剂显色法二氧化碳试剂与PEPC法二氧化碳单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结果无显著 ...
流式细胞术(FCM)是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80年代开始从基础研究发展到临床医学研究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我国在80年代初引进了第一台流式细胞仪,到目前在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和医院已经有100多台。 FCM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悬液进行快速分析,通过对流动液体中排列成单列的细胞进行逐个检测,得到该细胞的光散射和荧光指标,分析出其体积、内部结构、DNA、RNA、蛋白质、抗原等物理及化学特征。FCM综合了光学、 ...
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蛋白包括S、前S2和前S1三种成分。前S1蛋白在病毒侵入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含有前S1的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和管型颗料上。前S1蛋白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起有十分重要作用。 乙肝病毒前S1抗原酶免测定试剂盒的正式推向临床以及近两年在北京、四川、浙江、河南、深圳、海南等近百家医院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的联合应用,充分显示了该试剂在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指导 ...
第六节 自动化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微生物鉴定的自动化技术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数码分类技术集数学、计算机、信息及自动化分析为一体,采用商品化和标准化的配套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卡或条板,可快速准确地对临床数百种常见分离菌进行自动分析鉴定和药敏试验。目前自动化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已在世界范围内临床实验室中广泛应用。本节简要介绍有关情况。一、微生物数码鉴定法 早在七十年代中期,一些国外公司就研究出借助生物信息编 ...
随着现代医学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已深入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准确、快速检验和鉴定临床标本中的微生物,并对引起感染的微生物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第一节 微生物形态学检查 细菌形态学检查是细菌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 ...
北京卫校 郭积燕 20世纪中期,以放射免疫技术为代表的标记免疫技术相继问世,它将某种可微量或超微量测定的物质(如放射性核素、荧光素、酶、化学发光剂等)标记于抗原(抗体)上制成标记物,加入到抗原抗体的反应体系中与相应的抗体(抗原)反应,以检测标记物的有无及含量间接反映被测物的存在与多少。这些将标记技术与抗原抗体反应结合起来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以其敏感性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易于商品化和自动化等特点逐渐替代了凝集、沉淀等经典的免 ...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人数,已占到住院感染患者总人数的30%左右。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因此,有专家预言,我国有可能率先进入“后抗生素时代”,亦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时代。耐药菌另一个危害是可以在不同地区、国家间的人群之间传播。因此,只有建立地区、国家乃至国际间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才能及时发现并控制 ...
作者: 陈民钧当前医院内外的新的耐药菌在不断出现,常导致手术治疗失败、并发症增多、感染复发、住院时间延长、昂贵抗生素及其它药物的使用增加等。耐药株还随着国际贸易及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而在全球蔓延。由于新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各个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谱不断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耐药性经常以多重耐药为特点,有时甚至找不到可治之药。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作为外科医生非常有必要知道一些有关耐药菌的当前状况和治疗时的注意点。 当前主要 ...
背景与目的:建立可以同时检测人精子染色体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材料与方法:使用2条1号染色体探针(着丝粒和末端探针),2条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分别用地高辛或生物素标记,与人精子核dna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用cy3-链亲和素检测生物素探针杂交信号;用与fitc结合的抗地高辛抗体检测地高辛信号,结果:在nikon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精子头部呈现兰色的荧光信号背景下,有红色荧光点信号(1号染 ...
Xi-xiong kang 经过了免疫学的热潮,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了又一门新的学科“分子生物学”。人们怀着满腔热忱,期待这一学科能够对那些机理不清的疾病予以新的认识。众多科学家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整理出一批单基因病等和基因相关的疾病。随着基因基础工作的发展更进一步认清了疾病机理与基因以及分子生物学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临床疾病中的绝大部分是多因素疾病,单靠基因解决的实在是有限。即使是单基因疾病也受 ...
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正常参考值:12-16秒。2、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 ...
作者:Douglas E. Busby, MD, MSc, and Robert C. Atkins, MD本文导读:描述了尿白蛋白的三种形式;陈述了微白蛋白尿(MA)的三种定量测定;探讨了两种用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人MA筛查的方法;评价了HPLC检测MA的潜在优势。 在“正常”或健康人尿中可以检测出非常少量的白蛋白。微白蛋白尿(MA)一词的含义是指尿白蛋白排泄(UAE)范围高于“正常”水平但又达不到表示明显肾脏损害的蛋白尿水平。MA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