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不死的假基因

不死的假基因 表观遗传标记的迷人不仅在于它们的影响,还在于它们是如何在第一个地方被创立的。譬如,要将一个甲基族的顶端放在DNA上,一簇蛋白质就必须被导引到正确的位置。事实上,它们必须由一个能找到它们的RNA分子将他们导引到那里。 这些RNA“导游”,就像核糖体中的RNA分子一样,并不适用于传统的基因概念。这些RNA分子并不引发蛋白质的产生,而是立即开始在细胞内着手自己的工作。在过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组中的外来客

基因组中的外来客 基因组中的许多多余物并非来自死亡的基因,而是来自入侵的病毒。病毒反复地感染人类的远祖,并将其DNA添加到代代相传的遗传物质中。这些病毒一旦侵入人类基因组,它们有时就会制作自身的新副本,这些副本则被粘贴到基因组的其他位置。经过许多代以后,它们发生变异,然后就会失去移动的能力。豪斯勒说:“我们的基因组里充斥着这些小病毒的腐烂尸体,这些病毒以我们的基因组为家已经数百万年之久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化学发展的基础

组织化学发展的基础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也称细胞化学(cytochemistry),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原理与技术,对组织与细胞的化学成分或酶活性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研究的科学。 传统的组织化学只是利用物理或化学反应显示组织或细胞内的化学成分或酶活性而对其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研究。随着电镜技术、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组织化学的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生物学发展与组织化学

细胞生物学发展与组织化学 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三个水平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组织化学以细胞生物学为基础发展而来。显微镜的发明与细胞的发现将人类对机体的认识从宏观世界引向微观世界的广阔领域,由此人们从肉眼所见的大体结构开始探索光学显微镜下组织细胞的微细结构,正因为有了对机体微细结构的充分认识,才有可能产生对组织细胞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研究的渴求。然而,光学显微镜的分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化学发展与组织化学

生物化学发展与组织化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运用化学原理及方法研究生命的科学。它一方面是进行细胞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另一方面是对这些成分在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而组织化学正是利用这些化学反应原理来实现对组织细胞化学成分的定性、定位和定量研究。20世纪初,人类已经认识到组成蛋白质的20个标准氨基酸中的19种。E.Fischer提出蛋白质是由相邻氨基酸之间的肽链连接而成,并推论这些肽链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学发展与组织化学

免疫学发展与组织化学 18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研究出用牛痘菌预防天花的方法,为免疫学对传染病的预防开辟了广阔前景。19世纪末.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Louis Pasteur在研究人和动物传染病时,分析了免疫现象,并在琴纳的启发下发明用减毒炭疽杆菌苗株制成疫苗,预防动物炭疽病,用减毒狂犬病毒株制成疫苗.预防人类狂犬病。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Emil Adolf v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分子生物学发展与组织化学

分子生物学发展与组织化学 在20世纪前半叶,细胞生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在细胞破碎超速离心、蛋白质分离、提纯和生化分析、细胞内生化反应和能量转换以及对酶的功能和维生素方面均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当今的分子生物学。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分子双股螺旋结构学说。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DNA的信息精确地传递给蛋白质。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带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196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化学的兴起

组织化学的兴起 19世纪初期,法国植物学家Raspail在研究植物的受精作用时,首次发现了碘对淀粉的反应,此后还发现了蛋白质和糖的显色反应,利用指示剂显色测定细胞原生质的pH值等。1830年Raspail发表了《在生理学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化学物质》的论著,从此标志着组织化学技术的开端,Raspail也因此被认为是组织化学技术的创始者。此后,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陆续发现了许多其他组织化学反应,如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现代组织化学的发展

现代组织化学的发展 近半个世纪是现代组织化学蓬勃发展时期。组织(细胞)化学新方法的建立,使其技术手段更精细,内容更丰富,如Mann自1902年起及此后许多学者的研究,逐渐建立了完善的组织冷冻切片技术,弥补了一般化学固定及石蜡包埋的缺点,可防止脂类、多糖类和无机盐的丢失,防止酶活性丧失等,推动了脂类、黏多糖及酶的组织化学研究。 在蛋白质和氨基酸组织化学显色法的研究中,Danielli(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我国组织化学发展概况

我国组织化学发展概况 我国的组织化学研究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组织化学家李肇特、张作干教授等人作为我国组织化学发展的奠基者,积极从事组织化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培养出一大批组织化学的专门研究人才。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末率先应用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组织化学”技术,举办组织化学培训班,招收全国各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进修学习,自编组织化学教材,为研究生开办组织化学课程。随后,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化学的分支和分类

组织化学的分支和分类 近几十年来。组织化学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产生了许多分支,如核酸与核蛋白、蛋白质与氨基酸、脂类与脂蛋白、碳水化合物与黏蛋白及黏多糖、无机物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电镜细胞化学、荧光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同工酶组织化学、定量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放射自显影技术、流式细胞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等。故现代组织化学的概念已远远超过了原有的范围,理论、内容、技术手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要求

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要求 在应用组织化学技术显示组织和细胞内化学物质及其定位和定量以及代谢状态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保持良好的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保持组织和细胞生前的化学成分和酶的活性,防止组织自溶,使反应的产物不易位、不弥散,保证反应产物定位精确。 2.反应产物具有可视性,即反应产物必须呈现颜色,而且必须是颗粒微细的有色沉淀,不被溶解,定位于原位。反应产物具有定量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组织标本取材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组织标本取材 在组织细胞材料准备过程中,要求尽可能保持生活状态下组织细胞形态结构的完整性, 尽量保持其化学成分和酶的活性,更要保持组织细胞的抗原性不受损。如果抗原性被破坏 或组织坏死自溶,被检物质已经丢失,即使用高超的技术也很难检出,而且往往由于组织的 坏死或制片时的刀痕挤压,出现假阳性结果。取材应尽可能迅速,所用的刀应锐利,不可反 复切拉组织.以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细胞标本取材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细胞标本取材(一)培养细胞 1.贴壁生长的细胞 在细胞培养接种前,把涂有黏附剂的小盖片放人培养板中,接种后的细胞自然爬在小盖片上生长。取材时,把小盖片用预热的磷酸盐缓冲液(PBS)轻轻冲洗、沥干后即可加入固定液。 2.悬浮生长的细胞 制备细胞浓度为2×105-6细胞/ml悬液,取50~100ul,加入离心涂片机内,1000r/min离心2分钟,细胞即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常用固定剂和固定方法

组织常用固定剂和固定方法 1.甲醛 是常用的醛类固定剂,甲醛(formaldehyde)通过与蛋白多肽链氨基酸侧链的功能基团,如氨基、羟基、酰氨基等结合,使蛋白多肽分子间形成亚甲基桥(-CH2-),蛋白质不再发生改变,保存原位。其特点是组织形态结构保存好,穿透性强,组织收缩少。但是,醛基与抗原蛋白氨基交联形成羧甲基,使抗原决定簇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分子间交联形成的网络结构可能部分和完全遮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和细胞的固定方法

组织和细胞的固定方法 固定的目的是用人为的方法尽可能使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保持生活状态,防止组织细胞死后发生自溶和组织腐败。固定还能增加组织块硬度,使其更容易切片,使不同的结构更容易染色。 固定方法有物理固定和化学固定两类,物理固定可采用空气干燥(血涂片)、骤冷(在液氮中迅速冷冻)或微波固定等;化学固定有浸润法(immersion method)和灌流法(perfusion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本的石蜡包埋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本常用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对于柔软的胚胎组织或脑也可用琼脂包埋后振动切片机切片。 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石蜡切片(paraffin secdon)与常规HE染色的石蜡切片基本 制片过程相同。石蜡切片的优点是组织结构保存良好,结构清晰,能连续切片,抗原定位准确,更适合回顾性研究。固定好的组织在切片前要经石蜡包埋封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培养细胞常用固定剂和固定方法

培养细胞常用固定剂和固定方法 培养细胞常用固定剂有4%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丙酮、甲醇和95%乙醇。在固定之前需用37℃预热的PBS轻洗细胞。 1.4%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 固定10―20分钟,干燥。 2.甲醇 10‰甲醇固定5―20分钟,自然干燥。 3.丙酮 4℃冷丙酮固定组织穿透性和脱水性强,抗原保存好,很少用于组织切片,常用于培养细胞和细胞涂片的固定,平时丙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免疫组织化学切片防脱片处理步骤

防脱片处理步骤《一》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处理将载玻片或培养用的小盖片浸泡在重铬酸钾浓硫酸清洁液中24小时,然后流水充分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3遍以上,而后置95%乙醇中12小时。取出擦干或烤干,贮放于玻片盒内备用。盖玻片很薄,以上处理程序必须缩短时间,清洁液浸泡只需2小时,流水冲洗注意勿损伤玻片。《二》黏附剂的使用 1.多聚左旋赖氨酸(poly-1―lysine) 首先配制0.1%(ω/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Feulgen反应步骤

Feulgen反应步骤 标本需经固定后方可染色,Carnoy固定液可按无水乙醇:三氯甲烷:冰醋酸为6:3:1比例配制。固定后石蜡切片即可。尽量不用新鲜组织恒冷箱切片,因胞质中存在的缩醛磷脂会出现非特异染色。若必须使用恒冷箱切片,需做切片后固定。用已固定的组织石蜡切片可消除缩醛磷脂。减少非特异染色,具体操作如下: 1.切片脱蜡入水; 2.用lmol/L HCl浸洗; 3.切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