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不加热-数显型磁力搅拌器的使用

功能简介:MS-Pro的工作模式:A、B两种模式。 模式A下工作特征如下: ♦ 具有搅拌功能。 ♦ 用户可以通过仪器前面板进行控制,也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 可以设置搅拌子失速监测功能。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美国确定DNA第7种和第8种碱基

本文由丁香园站友 宇宙cosmos 转载,点此查看详情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7月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7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找到了DNA的第7种、第8种碱基,并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和实验老鼠器官染色体组的DNA中发现了这两个碱基的踪迹。科学家们指出,最新发现对干细胞和癌症研究非常重要。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DNA中只包含有4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这4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PNAS:真核生物囊泡转运机理新思路

近日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和德国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科研人员展开合作在新研究中首次发现酵母SNARE蛋白Vti1采用了与哺乳动物完全不同的结合位点与接头蛋白Ent3相结合,这一发现为真核生物囊泡转运过程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相关论文发表在7月26日出版的国际著名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滕脉坤教授、牛立文教授及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Gabriele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改变基因运作对付“生化武器”

带领这批科学家的是来自法国的弗雷德里克·巴尔(Frederic Bard)博士。 新加坡科学家发现两种剧毒的解药,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属下分子与生物细胞研究院(Institutes of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简称IMCB)的一批科学家在研究人类基因组完整的2万200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ELISPOT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ELISPOT技术的独特优点已经让它在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学研究上独占鳌头。它是当今唯一能够检测到到百万分之一阳性细胞率的检测技术。如此高的灵敏度就连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tetramer技术也望尘莫及(Letsch A et. al., 2003)。此外由于淋巴细胞的冻存复苏问题也得到了完美的解决,经过冻存复苏的细胞并不丧失免疫功能(Maecker HT et. al., 200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ELISPOT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

ELISPOT全名为酶联免疫斑点检测,英文: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它结合了细胞培养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即ELISA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检测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其技术原理,一句话概括就是:用抗体捕获培养中的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并以酶联斑点显色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Sedgwick JD 2005)。 该技术检测细胞因子具有三大优点:其一,灵敏度高。在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ELISPOT技术的发展历史

ELISPOT方法从创立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1983年,在地球南北两个半球地理位置相距遥远的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独立的创立了这项技术。一个研究小组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柏斯Peth,牵头人是当时正在当地Margaret女王医院儿童医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Jonathon D. Sedgwich (Sedgwick JD et. al. 1983)。另一个研究小组位于北欧瑞典城市哥德堡Got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所需试剂、操作工程和技术要点

ELIspot基本操作过程: 一、包被96孔板: 用70%乙醇浸润96孔板中的PVDF膜30s 加入捕获抗体(PBS稀释),4℃过夜 倒空板中包被液,轻轻在纸上拍干,用PBS洗涤,禁用洗板机 加入100ul 2%的脱脂奶粉(或者BSA)室温孵育2小时,封闭板中空白位点 PBS洗涤1次。 (如果暂时不用,可将96孔板干燥后4保存,可保存2周以上) 二、细胞刺激和细胞因子捕获 从新鲜血液中用Fico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细胞分离密度梯度离心原理

自从1977 年推出以来,二氧化硅胶体PercollTM已经成为全世界数以千计的研究人员对密度梯度介质的选择。其近乎完美的物理特征方便它在细胞、细胞器、病毒和其他亚细胞颗粒分离中的使用。Percoll做为第一步在进行更高分辨率分离或核酸抽提前富集细胞是非常有用的。人们会认识到在进行其他的这些方法前使用Percoll 做为第一步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对于生物学颗粒,理想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脑电脑相连接“盗梦空间”不是梦

(资料图片) 观众参观“科技前沿”主题展。 俄罗斯科学家研制的医药领域生物芯片。CFP “科技前沿”主题展现场。  (图为生物芯片) “科技前沿”主题展披露尖端领域新突破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往往令人叹为观止,正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目前,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干细胞内精确基因靶向纠正致病突变

本文由丁香园站友 Docofsoul转载并编译,点此查看详情 《每日科学》2011年7月27日报道 —— 怀特海德学院研究者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成功地对人类胚胎干细胞(ES)与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内的靶向性基因实施了可重复的调控。 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称为锌指核酸酶(ZFN)的蛋白来改变基因组中的单一碱基对,从而插入或移除导致帕金森氏症(PD)早期发作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PLOS Pathog.:新发现一种腺病毒能从猴传给人

本文由丁香园站友 nndmx转载,点此查看详情 美国研究人员新发现一种能从猴子传染给人的腺病毒,并且在跨物种传染后还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是首次发现能由动物传染给人的腺病毒,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它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不强,不必担心会引发大规模传染病疫情。 腺病毒是一类常见的DNA病毒的总称,这些病毒有的会感染人体,导致呼吸道感染、眼部感染等疾病;有的会导致牛、狗、猪等动物发病。人们此前认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改造技术可激活细胞电活性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杜克大学工程师对正常情况下不活跃的细胞进行了基因改造,引入了能形成离子通道的基因,让它们能产生电流并导电。该结果对深入研究生物电行为、开发神经系统和心脏病新疗法具有重要意义,还可用于设计新型传感器来探测疾病和环境毒素等。实验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细胞间通讯能力对心脑组织来说尤其重要,而通讯功能要有电脉冲通过才能实现。离子通道是带电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用半导体破译DNA

发明者乔纳森·罗森博格手里拿着一个用在离子激流器中的半导体芯片 吉尔福特市的乔纳森·罗斯伯格发明了离子激流系统。同时,他也是致力于完成“千元解码人体基因”目标的研究者之一。由于他的机器快速改进着,乔纳森认为他能够在2013年前完成这一目标。罗斯伯格博士曾说:“戈登·莫尔攻克了所有制造半导体的难关,因此他应该是第一个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具有新的非经典功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率领的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 Intracellular MHC class II molecules promote TLR-trigger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by maintainin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比血球计数板更方便准确的细胞计数方法推荐

由于传统的血球计数板已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细胞研究需要,市场上各种自动细胞计数的设备越来越多。常见的主要分为两 类:基于图像的细胞计数仪(Automated vision-based counter)和基于库尔特电阻抗原理的细胞计数仪。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扫描仪器视野内图像,依靠设定的上下限细胞大小来进行图像识别,而后者根据 细胞通过小孔引起电位变化来计算细胞个数(关于库尔特原理,详见此处),两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实时监测单个细胞间相互作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将纳米传感器“贴”在细胞膜表面,可实时监测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度远超以往。这项创新技术能让科学家进一步理解复杂的细胞生物学、监测移植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为疾病研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最新研究发表在7月17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研究中,科学家使用纳米技术将一个传感器&ld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Nature:基因疗法突破性技术进展

本文由丁香园站友 PRESS 转载,点此查看详情 基因疗法的诞生让人们激动,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一本来被寄予极大厚望的技术却发展频频受阻,甚至无疾而终――从1989年起,全世界有超过350次的基因疗法试验。在涉及的数千个病人中,大概只有12个患有某种罕见的免疫系统紊乱的病人,而且都是孩子。然而这种情况近两年来得到了好转,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疗法在利伯氏先天性黑内障(LCA)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让海藻产生更多氢气

伊夫塔克·雅克比手持两管物质:右边为从植物中提取的细胞膜;右边为铁氧还蛋白,该物质将有效提高氢能产量。(图片来源:Patrick Gillooly) 伊夫塔克·雅克比(左)与张曙光(图片来源:Patrick Gillooly) 一个国际合作研究小组近日宣布,他们找到可提高海藻的氢气产量的方法,这或将使未来氢能大规模、低成本获取的想法成为现实。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的美国《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固定式混匀仪的使用

连续工作模式 ♦ 将混匀仪置于安全平稳处,确认速度调节旋钮处于 ♦ 零位,接入电源; ♦ 向左推动双向开关至ON处,工作指示灯POWER点亮,仪器开始运行; ♦ 缓慢旋转速度调节旋钮,设置需要的转速(MX-F); ♦ 使用配件非标准夹具时,调节速度调节旋钮不要超过所示位置(MX-F)。 ♦ 向右推动双向开关至OFF处,工作指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