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多种重要生物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基因工程领域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功能基因组时代。它的任务就是对基因组中包含的全部基因的功能加以认识。 生物体系的运作与蛋白质之间的互作密不可分,例如:DNA合成、基因转录激活、蛋白质翻译、修饰和定位以及信息传导等重要的生物过程均涉及到蛋白质复合体的作用。能够发现和验证在生物体中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是认识它们生物学功能的第一 ...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新一代测序仪,开发出一种名为HiTS-FLIP的新技术,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对DNA-蛋白的结合亲和力进行定量测定。 新一代测序技术自问世以来,为生物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它极大地推动了非模式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越来越多的物种基因组信息相继公布。同时,通过基因组重测序,人们可以了解到单核苷酸多态性、突变热点、基因组结构变异、群体多态性等重要信息。此外,新一 ...
一、引言 在许多的细胞生命活动中,例如DNA复制、mRNA转录与修饰以及病毒的感染等都涉及到DNA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问题。 重组DNA技术的发展,人们已分离到了许多重要的基因。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需要揭示环境因子及发育信号究竟是如何控制基因的转录活性。为此需要: 1. 鉴定分析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DNA元件。 2. 分离并鉴定这些顺式元件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因子。 这些问题 ...
一、目的 本规程旨在为无菌操作及无菌室的保护提供一个标准化规程。 二、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先关掉紫外灯。 三、规程 3.1 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 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3.2 无菌室应保持清洁, ...
举世瞩目的基因组计划使大量的新基因不断被发现,然而单纯的基组DNA序列尚不能解答许多生命问题。基因是相对静态的,而基因编码的产物-蛋白质则是动态的,具有时空性和调节性,是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存在方式以及相互作用等直接与生物功能相关。 在所有生命活动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细胞进行一切代谢活动的基础。细胞接受外源或是内源的信号,通过其特有 ...
无菌操作技术不仅在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许多生物技术中也被广泛应用,例如转基因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等。 无菌室,微生物实验室内专辟的一个小房间,室外设一个缓冲间,缓冲间的门和无菌室的门不要朝向同一方向,以免气流带进杂菌。无菌室和缓冲间都必须密闭,无菌室内的地面、墙壁必须平整,不易藏污纳垢、便于清洗,室内装备的换气设备必须有空气过滤装置。工作台的台面应该处于水平状 ...
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如接种针和吸管等)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如样品、菌苔或菌悬液等)于培养基上,这个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在实验室检验中的各种接种必须是无菌操作。 实验台面不论是什么材料,一律要求光滑、水平。光滑是便于用消毒剂擦洗;水平是倒琼脂培养基时利于培养皿内平板的厚度保持一致。在实验台上方,空气流动应缓慢,杂菌应尽量减少,其周围杂菌也应越少越好。为此,必 ...
本文对2011年蛋白质互相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盘点。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这对于生命活动的基本执行者——蛋白质而言,同样合理。因此科学家们常利用蛋白质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蛋白研究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也开始建立蛋白相互作用整体网络,不过这种网络连接这与生物途径不同,后者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分子相互作用,达到一个 ...
一、接种 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在实验室用得最多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接种针。由于接种要求或方法的不同,接种针的针尖部常做成不同的形状,有刀形、耙形等之分。有时滴管、吸管也可作为接种工具进行液体接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要将菌液均匀涂布时,需要用到涂布棒。(图1) 图1 接种和分离工具 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5.玻璃涂 ...
为探究生物进程的分子机制,需要确定介导这个过程的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一、酵母双杂交系统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 ...
实验原理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用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它具有简便、快速、样品用量少,应用范围广,分离清晰,没有吸附现象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血清 蛋白、脂蛋白、血红蛋白、糖蛋白、多肽、核酸、同工酶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检测,是医学和临床检验的常规技术。 本实验以醋酸纤维素为电泳支持物,分离各种血清 蛋白。血清中含有白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 ...
原理 以醋酸纤维薄膜为支撑物,浸入pH8.6的缓冲液后吸去多余液体。将微量血清点于膜上,电泳后,将薄膜置染色液中使蛋白质固定并染色,洗去多余染料。 操作 1. 准备与点样 (1)将薄膜切成2.5×8 cm 的小片。在薄膜无光泽面(正面)的一端约2 cm 处用铅笔划一线,以标明点样位置。 (2)将薄膜无光泽面向下,漂浮于巴比妥缓冲液面上(缓冲液盛于培养皿中),使膜条自然浸 ...
醋酸纤维素是提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形成的纤维素醋酸酯。由该物质制成的薄膜称为醋酸纤维素薄膜。 种薄膜对蛋白质样品吸附性小,几乎能完全消除纸电泳中出现的“拖尾”现象,又因为膜的亲水性比较小,它所容纳的缓冲液也少,电泳时电流的大部分由样品传导,所以分离速度快,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少,5 μg 的蛋白质可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因此特别适合于病理情况下微量异常蛋白的检测。 醋 ...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cellulose acetate membrance electrophoresis)以醋酸纤维薄膜为支持物。它是纤维素的醋酸酯,由纤维素的羟基经乙酰化而制成。它溶于丙酮等有机溶液中,即可涂布成均一细密的微孔薄膜,厚度以0.1 mm~0.15 mm 为宜。太厚吸水性差,分离效果不好;太薄则膜片缺少应有的机械强度则易碎。 应用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操作简单、快速、廉价 ...
1. 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 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吸入尘埃。 3. X-半乳糖 (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 4. 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 ...
消毒(disinfection)与灭菌(sterilization)两者的意义有所不同。消毒一般是指消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而言,灭菌则是指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芽孢和孢子。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加热、过滤、照射和使用化学药品等方法。 一、加热法 又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类。 1. 干热灭菌 有火焰烧灼灭菌和热空气灭菌两种。火焰烧灼灭菌适 ...
培养基是人工地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的需要配制而成的一种混合营养基质,用以培养或分离各种微生物。因此,营养基质应当有微生物所能利用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 一、按成分的不同分 1. 天然培养基 主要成分是复杂的天然有机物质,如马铃薯、豆芽汁、牛肉膏、蛋白胨、血清等。这些 ...
微生物学实验室所用的玻璃器皿,大多要进行消毒、灭菌和用来培养微生物,因此对其质量、洗涤和包装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玻璃器皿的质量要求硬质玻璃,才能承受高温和短暂烧灼而不致破损;器皿的游离碱含量要少,否则会影响培养基的酸碱度;对玻璃器皿的形状和包装方法的要求,以能防止污染杂菌为准;洗涤方法不恰当也会影响实验结果。本节将对这几方面作详细介绍。 一、器皿的种类、要求与应用 1. 试管 ...
一些注意事项 1. 电泳的buffer和gel都是新制的,切胶的台子清理干净,刀片最好洗净灭菌,总之一句话就是保证切下的带没有外源dna污染。 2. 切胶是要把整个目的片断所在位置的胶全部回收。为了减少胶的体积,可以用相对比较薄的胶来做,只要够点样即可,也可采用薄而宽的梳子来跑胶。 3. 关于防护,在一般有 ...
天然琼脂(agar)是一种多聚糖,主要由琼脂糖(agarose,约占80%)及琼脂胶(agaropectin)组成。 琼脂糖是由半乳糖及其衍生物构成的中性物质,不带电荷,而琼脂胶是一种含硫酸根和羧基的强酸性多糖,由于这些基团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能产生较强的电渗现象,加之硫酸根可与某些蛋白质作用而影响电泳速度及分离效果。 因此,目前多用琼脂糖为电泳支持物进行平板电泳,其优点如下。 (1)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