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基 1、通过治疗对临床诊断进行检验,并修正与发展。限于各种条件,临床诊断一般是在资料不十分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带有假说的性质;即使某一诊断得到特异性检查的证实,医生也不可能确知该病在病人体内引起的全部变化;因此诊断有待于治疗实践的验证和充实。而且做出诊断时医生只了解疾病的横断面,即使当时的认识是正确的,也要随着病程的动态变化而不断发展。不少比较复杂的病情,往 ...
秦惠基 临床医学的认识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社会性的患病的人。它比其他自然科学和基础医学的对象要复杂得多。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任务的特殊性,因此和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相比,临床思维便具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主体性和客体性的交错和相互作用 简单看来,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似乎是单纯的主客体关系。医生是临床认识和行动的主体,他在临床思维中起主导作用, ...
秦惠基 前已述及,临床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着的病人,这一对象的复杂性使得这一领域内存在着相当多的未知因素:同时,这一对象还具有不可伤害性。临床医学的目的是保卫人的健康,因此,医生虽然可以应用基础医学实验中取得的知识判断病人体内的变化,却常常不能违背不可伤害病人这一至高无上的原则去直接验证自己的认识,这就使得临床医学需要发展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
秦惠基 临床医学与护理学都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病人的治愈与康复,但护理学并不是临床医学的附属品,而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对于这点很有必要加以说明。 临床医学的任务是解决病人的诊断治疗问题,它主要是用生物科学来为病人服务的,而护理学虽然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临床医学的知识,但它的主要任务是(管理病人)使病人的身心处于接受治疗或康复的尽可能的最佳状态。 ...
秦惠基 预防医学(Preventation Medicine)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它是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并提出措施控制和消灭疾病,增进人类的身心健康,保证人类有良好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服务的一门科学。 预防医学的产生离不开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科学技术水平和哲学思想。由于历史 ...
秦惠基 一、环境卫生阶段 此阶段约处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当时城市和工业发展迅速,要求提供给水、排水并改善工厂通风、照明等环境设施。人类开发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如污水处理、工厂通风),迫切需要改善环境条件,并且客观上也有这种可能性。在城市规划中首先考虑环境卫生问题,新建、改建城市的自来水、下水道和住宅,为居民区提供卫生设施(如公厕),还制订了水源保护、工厂通风 ...
秦惠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健康的标准只要求不生病。五十年代以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定义认为,健康不仅没有病伤,而且要有身体和精神的完满状态(well一being),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七十年代以来,认为健康要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从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卫生服务等方面保护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生活美好、体质强壮、文明卫生,并产生整体论(hol ...
秦惠基 预防医学是研究社会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改善劳动和生活卫生条件,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的科学和技术。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宏观上可到宇宙(如防止宇宙线对健康的影响),微观上可到分子(如防止发生分子病),它不但与治疗医学、康复医学互相渗透,而且与基础医学、社会医学互相包含。它还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形成一门综 ...
秦惠基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自然、生态条件对人类健康的作用,主要通过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总称集体生活主件)来体现。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对健康起作用的具体因素主要有: (1)给水:供应安全卫生的饮水,特别是自来水的普及对健康影响很大,属于生活条件之内的因素。 (2)排水:包括排除污水、粪便等废弃物。排放系统与健康有很密切的关系,也属于生活条件之内的因素。 ...
秦惠基 为了评价健康水平,一般可用下列一些描述性指标:死亡率、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年龄组别死因、疾病发病率、患病率和外伤率、残废率、身体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胸围、坐高)等。关于卫生资源的指标有:每千人口中的病床数、医生数、护士数,门诊数、急诊数,以及上水道、下水道普及率等。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197 ...
秦惠基 预防医学面向人群,着眼社会,立足现场,它需要用现场社会调查作为基本工作方法,卫生统计对制订预防医学计划,评价卫生预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重要依据。例如,七十年代我国开展全国范围的恶性肿瘤三年回顾性调查,摸清楚我国的癌谱(依次为胃、食管、宫颈、肝癌等),了解每个癌症的地理分布情况和规律,绘制出《中国恶性肿瘤地图集》,为研究肿瘤病因和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了十分宝 ...
秦惠基 预防医学应用各种实验方法来研究和验证病因。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是一种调查研究,而且不过是用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实验手段进行的调查研究。例如在日本水俣、新滨两地先后发生水俣病,经10年研究,证实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的公害病,它是由甲基汞污染水源造成的。为了证实这一点,可以用化学方法测定环境中的汞污染和人体中的尿汞、发汞含量。此外,用化学方法测定人群食物中的胆 ...
秦惠基 社会科学方法是从社会角度研究预防医学问题的方法。人兼有社会特性和生物学特性。预防医学也有社会性,如果不用社会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就违背社会经济和科学规律,这不免带来片面性。社会科学方法包括历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还包括社会心理学(目前把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称为行为科学)。例如,用法律学研究颁布系安全带法后,减少车祸死亡情况。 ...
秦惠基 人类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生物等一切自然因素的总和就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按其组成特性,可分为: (1)大气环境:即覆盖着地球的大气层,也称大气圈。大气和人类的生命息息相关,它供给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氧,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外层空间各种高能射线的照射,同时还能防止地球表面温度的剧烈变化和水分的散失。 (2)水环境:包括海洋、江河 ...
秦惠基 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大气、水、土壤环境的组成成份发生变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时,称为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有不同的类型,按环境的组成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等。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是比较严重的。例如,由于烧煤而排放出大量的烟尘与二氧化硫,几乎使所有大城市和工业区 ...
秦惠基 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保护人体健康的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12月26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这是我国全国统一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法制建设的新阶段。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既是我国广大人民同一切破坏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行为作斗争的法律武器,也是我 ...
秦惠基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在我国邢台、唐山大地震中,救援人员在倒塌的房屋下成功地营救出不少幸存者,他门在废墟下与外界失去联系,没有食物仅靠少许的沟水或不洁水,度过了一个个日日夜夜。假如他们失去水,那最多只能坚持5~6天。可见,水在维持生命的意义上远比食物重要,仅次于空气。 水又是一切活体的重要组成。人体内大约60%的重量是水,在有些水生物体内,水的含量更 ...
秦惠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壶用久后内壁会有水垢生成。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我们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无机盐类物质,如钙、镁盐等。这些盐在常温下的水中肉眼无法发现,一旦它们加温煮沸,便有不少钙、镁盐以碳酸盐形成沉淀出来,它们紧贴壶壁就形成水垢。我们通常把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用“硬度”这个指标来表示。硬度1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钙。低于8度的水称为软 ...
秦惠基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然而在自然界中,任何水源均不可避免地与外界发生联系。如各种化学、生物性物质可能溶解或混溶在水中,使水失去固有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性,饮用后甚至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各类不同用途的水均有相应的卫生要求,如作为生活饮用的水要求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只有饮用符合标准的水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包括三个 ...
秦惠基 在地球表面,包围着一层空气,称为大气层或大气圈。大气层的高度,随地球纬度而有不同,在赤道上空,大气层高度约为4200公里,在两极则仅2800公里。大气层自下而上可分为四层,即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和散敞层。地球表面因有太阳的照射,使空气加温而上升,与上层的冷空气上下对流,故名对流层。在对流层内,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散热.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