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有魔力的神器,输入咒语:P + PMID(如:P1111111,中间的「+」不要),就可以召唤文献。每天有三次机会,好好珍惜。小师妹:大师兄,什么是 PMID?我不懂啊。大师兄:PMID 就是 PubMed 唯一标识码,PubMed Unique Identifier,用于为 PubMed 搜索引擎中收录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的文献编号。小师妹:我第一次听说 PMID, 在哪可以找到?大师兄:请在本文底部找到「阅读原文」进入 Pubmed 或回到公众号「生 ...
俗语说的好:抓住了男人的胃,就抓住了男人的心。这成为了很多春心蠢蠢欲动的少女苦练厨艺的动力,烟熏火燎、灰头土脸也在所不惜。以前总以为这句话体现的是心理层面上的问题,高深学术范的叫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而今发现其有科学依据。随着人类肠道菌群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科学家发现了消化道中菌群和人类智商、情商的关系。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不但控制着你的胃肠消化系统,也控制着你的心。在人类的肠道,尤其是结肠(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大肠 ...
进入五月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评审毕业论文和参加论文答辩的季节。每次收到博士或者硕士论文,我都愿意先看看作者的「致谢」部分,它反映了学生的个性、对老师和同学以及家人的态度,有时候很有趣。特别有趣的是一些平时看起来很低调很老实的学生,感谢起人来用词十分肉麻。(1)一般学生们首先感谢的都是自己的导师。当然只能说好话,不能说坏话。即使学生在心里面对自己的导师很不以为然,甚至还闹出过些不愉快,但是在论文中还是要说些冠冕堂皇的 ...
我今年周岁 30,用我导师的话说是终于把自己嫁出去了。我特别理解和我一样读书读到硕士、博士的男女同胞,尤其读的还是生物、医学、化学、农学等苦逼专业的。今天我就用我的亲身经验,给大家支支招。你妈觉得你嫁不出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个体验很不好起初的时候,我老爸老妈特别支持我念啥硕士博士,我就觉得我妈这人读书不多,见解挺高。读书期间也没说不允许我早恋,刚毕业也没逼过。只是简单地试探性地在我回家的时候,问:呀,还有一个人,没回 ...
培养基因其营养物质丰富,极易染菌,给培养过程及后续试验带来困扰,目前,判断染菌的主要方法是培养检测,最后通过观察颜色变化给出结论,此过程历时较长,且打瓶过程中也伴随着染菌的风险。若有一种快检方法,能即时给出结论,将对培养基质量控制(特别在染菌早期)带来很大益处。JIMBIO CC 流式库尔特计数仪,检测粒径范围广(3-30μm),能对菌团有良好的判断,30s 内快速给出检测数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培养基:Hyclone MEM 未开封培 ...
细胞培养中的污染分为两类,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污染是一些对细胞有毒性的或对细胞产生刺激的化学物质。这些污染一般来自于没有洗净的器皿、不纯的化学试剂和质量较差的蒸馏水等。化学污染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细菌内毒素。它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死亡后解体释放出的疏水性的细胞壁组成物质,对塑料等疏水性强的物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细菌内毒素可刺激部分细胞产生一些激素或细胞因子,对细胞生长和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细菌内毒素 ...
据统计,2015 年,我国癌症新发人数为 429.2 万。死亡人数 281.4 万,平均 5 年生存率 36.9%。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占到总数的 57%。细胞治疗,治疗病人的个体化差异较大。细胞治疗大有向精准发展趋势。从临床角度,目前所开展的细胞治疗大多以 T 细胞为基础。血液肿瘤治疗,利用肿瘤特异性抗原(TAA)作为治疗靶点,使得 CAR-T 细胞治疗方法已得到有效验证,取得划时代性的突破。然而,利用 CAR-T 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临床效果未能得到充分验证。因此,寻找有效治疗靶点 ...
2016 年 1 月 21 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王磊教授及其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阐述了导致人类卵母细胞成熟障碍的遗传机制(本工作中的外显子测序工作由晶能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完成,本文翻译是由晶能生物完成)。王磊教授一直致力于利用分子遗传学手段寻找人类生殖疾病相关致病基因,并利用细胞、动物模型对相关基因功能展开深入的研究,在本次研究中,他利用遗传及功能基因组学手段揭开了人类卵子成熟障碍之谜。文章摘要 ...
2016 年 1 月 15 日在京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表态:高校、公立医院或不纳入编制管理。该人士表示,今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据了解,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已尘埃落定,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事业单位已开始缴纳社保,但是却留有一个「死角」未解决:这次养老保险改革并未统筹考虑编内、编外人员,解决编内、编外「同工不同酬」的遗留问题。因此, ...
平日做实验的时候,你会做哪些跟实验有关的脑洞大开自娱自乐的事情?做实验的都是疯子,不信你看看下面这些。某天收集了几块用过的载玻片回宿舍做了这么个玩意儿。结果室友吐槽有本事你拿盖玻片搭…… 好的,满足你们!大一下的时候看过自己的精子,结果片子被抢去围观了。事实证明,精液干掉之后半个小时如果再次遇到水,精子依然可以扭动起来。反正我的可以,你们的不可以我可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有一次在实验室莫名其妙的忍不住就顺了一个 2 mL 的 EP 管去了 ...
SCI 期刊投稿各种状态显示对投稿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状态投稿者需要注意的事项。1.Submitted to Journal这是刚提交的状态。一般的步骤是这样的: 网上投稿 Submit a manuscript:先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 submit paper 一栏,先以通讯作者的身份 register 一个账号,然后以 author login 身份登录,按照提示依次完成:Select Article Type、Enter Title、Add/Edit/Re ...
2016 年伊始,一年一度的国自然基金申请开始启动了,时间迫在眉睫。你开始准备申请基金了吗?在申请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要想申请这个基金绝非易事,这不是你写了一篇 SCI 论文发到国内什么核心期刊杂志就可以的事。课程简介申请基金,你需要明确的两点:1. 明确基金申请方向这个取决于你手中可利用调度的资源以及目标基金的资助范围。2. 明确基金的选题选自己的「擅长」进行申报、申请建立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之上、申请放在一个更有实际意义可执行 ...
有很多人在论文写作方面遇到了问题,基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因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个细致的总结,按下面这七个方面逐个展开。敬请关注。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投稿过程相关经验总结●SCI 期刊投稿各种状态详解及实例综合(学习各种投稿状态+投稿经历总结)●问答综合篇(是否催稿、如何撤稿、一稿两投及学术不端相关内容等)●如何处理审稿意见(回复意见、补实验、润色、重整数据、作图及调整、申辩及其他)●Reject 或者 Reject a ...
实验无聊的时候,我们在实验室里摆几个小菜,用量筒装美酒,用烧杯装饮料,看起来逼格很高。那么,问题来了,实验用的烧杯能不能拿来喝水呢?1.玻璃的种类用料方面看,仪器玻璃的质量是要高于食用级的瓶罐玻璃和器皿玻璃的。最低级的是瓶罐玻璃,技术要求有:耐内压强度、抗冲击强度、垂直负荷强度、抗热冲击性(热稳定性)、耐蚀性(化学稳定性)、光泽、颜色、密度、玻璃均匀度、外形尺寸及有无结石、条纹或气泡等缺陷。器皿玻璃的技术要求基本同瓶罐玻璃, ...
你是不是因为细胞污染影响实验进度而郁闷,还因此被老板批评?可以说,大家都是抗污染过来的,心态要好,不会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随时做好细胞被污染的准备。今天我们就来备战:是不是细胞污染?是哪种细胞污染?如何识别?细菌污染细胞中如果污染细菌,最常见的有枯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假单孢菌等革兰阴性菌,其中又以白色葡萄球菌较常见。培养细胞受细菌污染后,会很快出现培养液变混浊,pH 改变。也有少数培养液肉眼观察无多 ...
俗话说,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一些好的软件,可以让你的科研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随我一起来看看分子生物学常用的一些软件,主要包括分子克隆、实验记录、文献管理。Primer Premier 5Premier 是由加拿大的 Premier 公司开发的专业用于 PCR 或测序引物以及杂交探针的设计和评估的软件。主要界面有序列编辑窗口(Genetank),引物设计窗口(Primer Design),酶切分析窗口(Restriction Sites ...
我和夫人多次成本申请到 2005 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基),要感谢从丁香园学到的「独家秘笈」的成功应用。为了感谢丁香园,我们呕血力创,推出我们的秘诀,提供给正在奋斗的人们。一、审时度势所谓审时度势,关键在于要搞清楚基金究竟要赞助哪些人,一般来说,国家设立基金,目的就是赞助那些能够在科研上有突破的人。判断哪些人能够在科研上有突破,这个就依靠评委来判断了,要知道国基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你要申请,首先要想,假 ...
日前,《每日邮报》报道了一位得了肝癌的小妹妹。她的爸妈为了能让她一边治疗,一边上学,为她配备了一台未来机器人——「替身」(可怜天下父母心)。佩顿的机器人代替她重返校园。(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佩顿通过出现在教室里的机器人和小伙伴们一起上课(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佩顿通过出现在教室里的机器人和小伙伴们一起上课(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此事一出,全网哗然。不过如此令人震惊的装备,竟然在丁香园里隐秘了 1 年,要不是因为这次的「替身」门 ...
医学史上满是奇怪和可怕的实验,有些实验虽然取得了成功,但过程也许可怕且不道德。乙肝疫苗的发现当时,斯塔顿岛的智障儿童学校中肝炎肆虐。为了研究该疾病,儿科医生 Krugman 将感染者的排泄物拌进奶昔,然后喂给学生。对的,你没看错,这货把带病毒的大便混进孩子的饮品中,故意感染其他孩子。这个实验从 1963 年持续到了 1966 年,最终他发现了甲肝和乙肝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并且因此而研制出了乙肝疫苗。后来, Krugman 声称他的实验取得过孩子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