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互联网
2205
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雌蛾较大,长约 1.3厘米,灰黄色,前翅黄褐色,近长方形,外缘有 6~ 7个小黑点,后翅灰白色;雄蛾较小,长约 1.1厘米,体色较深,呈淡褐色。翅面上有分散的紫黑色斑点。全年一般可发生 2~ 4代。完全变态。雌虫常将卵产在稻苗叶片上部的正面,或拔节后的叶鞘上。幼虫体长圆筒形,淡褐色,背面有 5条紫褐色纵线,蛀食叶鞘后即钻蛀入茎秆食害,造成枯心苗、枯孕穗或白穗等症。幼虫老熟后,多在茎秆内化蛹。蛹呈圆筒形,淡棕色。幼虫食性较杂,除为害水稻外,也为害玉米、小麦、茭白、油菜、甘蔗等作物。以幼虫在稻草和多种杂草根处越冬。我国南方二化螟为各省水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在江南一带水稻区, 1年多发生 2代,故称二化螟。往南各省有 3代和 4代(如福建水稻区)的。成虫喜于夜间活动、交配、产卵。有趋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