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条件化 conditioning

        互联网

        2704
           把两组刺激 -反射的组合,在接近的时间中反复给与,使本来无关的刺激与反射相结合,形成所谓条件反射。这个理论被纳入心理学,特别是学习的领域中,对于不是反射而更加结合( molar)的反应,也认为是用相同原理下的学习,此过程称为条件化。希尔加德( E R Hilgard)和马奎斯( D G Marquis)在 1940年把这一过程分为古典条件化和工具条件化。古典条件化就是指巴甫洛夫( I P Pavlov)的条件反射。工具条件化,例如在斯金纳箱中的老鼠按压杠杆那样,动物必须对其周围环境起积极作用。在斯金纳箱中,杠杆从箱壁上伸出,如果老鼠不按压杠杆,就得不到作为报酬的食物。起初,偶然地碰到杠杆,得到饵料,接着便学习主动地去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它和巴甫洛夫对狗的实验不同,被动的态度不能得到食物,而是对刺激作主动的反应,这样才能得到报酬。这种由按压杠杆而被条件化的反应,由于为了获得报酬而设置的工具作用,所以称工具条件化。斯金纳箱的设计者斯金纳( F Skinner),把动物的反应区分为.按照反射那样由已知刺激所引起者,及按压杠杆那样与已知刺激无直接关系而引起者,前者命名为应答式( respondent),后者命名为操作式( operant),与这二种反应相对应的条件化也分成两类,即分别命名为应答式条件化和操作式条件化。就心理学而论,操作式条件化作为更一般且更重要的方法来进行专门研究,可以认为这两种条件化与希尔加德( Hilgar d)等的两种条件化类型是大致相对应的。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