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平衡电位 equilibrium potential

互联网

6528
[1]把细胞内外某离子的电化学电位等于零时的膜电位,称为该离子的平衡电位。可通过能斯特方程计算,例如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Ek 可赋予下式:

 

  式中, [K ]0 [K ]1 分别是钾离子在膜外、内的浓度(确切的说是移动度), F是法拉第常数, T是绝对温度, R是气体常数。哺乳类动物骨胳肌的静息电位是 -90mV,离子的平衡电位钠是 66mV,钾是 -97mV,氯是 -90mV。因为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 K Cl- 通透,所以这时的平衡电位近于这些离子的平衡电位;同样,因为在兴奋时细胞膜对 Na 容易通透,所以这时的动作电位近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2]突触虽然活动,但不产生突触后电位,即不形成离子移动的膜电位水平,称此为突触后电位的平衡电位。突触后电位的大小依赖于静息电位与这种平衡电位之差的大小,如果静息电位远离平衡电位,则突触后电位就大,如果平衡电位是零,静息电位置于平衡电位之上时,则突触后电位的极性发生倒转。平衡电位的存在是化学传递的特征,而化学物质的作用往往是让突触后膜对某种离子的通透性增高;离子的移动,总是力图使膜电位向该离子的平衡电位或由它们的整合作用决定的值,即向突触后电位的平衡电位靠近。就兴奋突触来说,当它传导兴奋时,对 Na Na K有良好的通透性,平衡电位大都在 20 -20mV之间;就突触后抑制来说,大都对 Cl K或对 Cl- K 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平衡电位处于离静息电位数 mV、离去极化约 20mV的超极化侧之间。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