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苦木科(Simaroubaceae)

互联网

1097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 1科。乔木或灌木,树皮有时极苦。叶互生,稀对生,羽状复叶,稀仅一叶。花序腋生,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小,单性异株或杂性,稀为两性,萼 3 5裂,离生或合生,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花瓣 3 5(~ 7),多半分离,稀无,或合生成管,花盘球状或杯状,雄蕊与花瓣同数或 2倍,倒 2轮,花丝分离;子房上位, 2 5室,每室有一(中国产的种)胚珠,稀或更多,中轴胎座,心皮常基部分离,而仅由花柱或柱头连合,柱头头状,分核果或蒴果状,或翅果状,种子常单一,具胚乳或否,胚直或弯。共 20属约 120种,产全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中心在美洲热带,其次是在西非热带。中国有 4属约 10种,产长江以南各省,个别种类分布至华北及东北南部。

  本科与芸香科极为相近,唯没有油腺,花有明显的单性倾向。代表种有:

  鸦胆子 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南部。适应性强,从海滨到海拔 1000米的山野或疏林中均能良好生长。印度至大洋洲也有。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 1.5 3(~ 8)米,幼枝密被黄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 20 40厘米,小叶 7,稀 5 11,卵状披针形,长 5 10厘米,宽 2 4厘米,基部常偏斜,边缘有粗锯齿,圆锥花序腋生,雌雄异株,花小,暗紫色,萼 4裂,花瓣 4,雄蕊 4,着生于花盘之外,子房 4深裂,核果椭圆球形,黑色,具突起的网纹。花粉粒椭球形。极面轮廓近圆形,侧面为宽椭圆形。具 3孔沟,沟细长,孔横长,两者十字形交叉。外壁两层,等厚。纹饰细颗粒状。果实中主要成分为鸦胆子苷( yataneside C22 H32 O7 ),治阿米巴痢疾有特效,还可治疟疾、鸡眼和疣。

  苦木 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喜生于湿润而肥沃的山坡、林缘或路旁。为灌木或小乔木,高达 10米,小枝有黄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长 20 30厘米,小叶 9 15,卵形,长 4 10匣米,宽 2 4厘米,聚伞花序腋生,花杂性异株,黄绿色,核果倒卵形, 3 4个并生,蓝至红色,萼宿存。茎中含苦苷( quassin C22 H30 O6 )与苦木胺( picrasmin C23H32O6),为苦木中的苦味质。茎、皮极苦,有毒。为园艺上的著名农药,也能泻湿热、杀虫治疥。

  臭椿 中国除辽宁千山以北和海南岛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常栽植于城市或路旁为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在华北可作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为落叶乔木,高 10 30米,奇数羽状复叶,叶轴长 30 90厘米,小叶 6 12对,卵状披针形,长 7 13厘米,宽 3 4厘米,全缘,近基部两侧有祖锯齿 1 2对,齿顶端下面有一腺体,花小,杂性,排成多分枝的圆锥花序,子房为 5心皮,柱头 5裂,翅果长圆状椭圆形,长 3 5厘米,种子 1枚,位于翅果近中部。花粉粒椭球形至扁球形。极面轮廓近三角形,具 3孔沟,纹饰细网状。喜阳光树种,能耐干旱及碱地,在瘠薄的微酸性、中性及石岩形成的土壤上均生长良好。种子含油 37 %,种仁含油 57%。油可作精密仪器润滑油或食用。生长快,为一良好的造林和用材树种。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