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互联网

1240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 1科。 草本或藤状灌木。叶互生,基部常心形,全缘或 3 5裂,常有油点。花单生,丛生或组成总状,圆锥、聚伞、伞房花序,腋生或生于老茎上;花被单层,稀二层、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基部膨大成球状,钟状或瓶状,其上有一缢缩的颈部,常呈管状,上部花瓣状;檐部常 3裂或向一侧延伸成舌片,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 6至多数,分离或与花柱合生成合蕊柱;子房下位或半下位, 4 6室,胚珠多数生于中轴胎座上。蒴果,室间开裂,种子略扁,胚乳丰富,胚小。花粉粒近球形,无萌发孔,少单槽,外壁外层与其内层厚度相等,表面粗糙或颗粒状,网状或负网状。染色体基数 x=6 7 12。共 8 400余种,主产于除澳大利亚以外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南美尤盛,温带少数;中国有马兜铃属( Aristolochia)、细辛属( Asarum)、线果兜铃属( Thottea)、马蹄香属( Saruma 4属, 70余种,除少数地区外,几产全国,其中马蹄香属为中国特有单种属。

  多生于山地阔叶林下阴湿地或坡地灌丛中。花无蜜腺,以艳丽色彩和散发腐臭气味引诱小蝇采粉;雌蕊先成熟,授粉前花被上举而檐部张开成宽大的口,小蝇易进入 管内,授粉后柱头和管口硬毛萎缩,才露出开裂花药使小蝇带着花粉而去,然后花梗下弯使花下垂而管口闭合。

  本科大多数种类如细辛、金耳环、杜衡、马兜铃、广防己、马蹄香等均为常用的中药。主要的属马兜铃属含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酮、马兜铃碱等成分,古代用于分娩镇痛和抗癌。此外尚有土青木香酸( debilic acid)、季铵生物碱、木兰碱( magnoflarine)和轮环藤碱( cyclanoline)等,其中有些成分有降血压作用。细辛属多数种类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酸( methylengenol)、黄樟油脑( safrole)、细辛酮等( asarylkelon),用于香料制造和作防腐药,另外还有沈香酸( linalool)、大屯细辛酮( asatone)以及有强心作用的生物碱。也有用作盆栽及棚架的观赏植物。

  本科常和大花草科等同置于马兜铃目( Aristolochia-les)中。其亲缘关系各学者见解不同, C E.贝西等认为是较进化类群,是从蔷薇目( Rosales)演化而来;较多学者则赞同 J.哈钦森和 R von韦特施泰国的意见,认为是较原始类群。本科较原始的马蹄香属,具有草本性状,周位花、辐射对称,花被 2层,分离心皮, 2轮雄蕊,花粉粒具单槽,叶气孔无副卫细胞等,与毛茛类很相似,而代表本科较进化的马兜铃属的茎部具较宽木质射线,也可能是通过防己科,从小檗科演化来。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