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裂变
互联网
核的反应。具有核裂变的核燃料有铀 -235 、铀 -233 、钚 -239 ,目前正在运转的核电厂所使用的是铀 -235 。用慢中子轰击铀 -235 时,就起下列裂变反应:
裂变产物非常复杂,已发现的裂变产物有 35 种元素(从 30 Zn 到 64 Gd ),放射性核有 200 种以上。
核裂变所释放出的大量能量与质量亏损有关,可用爱因斯坦( A . Einstein )公式进行计算
△ E= △ mc 2
式中△ E 表示系统能量的改变量△ E= ∑ E 生成物 - ∑ E 反应物 ,△ m 表示系统质量的改变量,(△ m= ∑ m 生成物 - ∑ m 反应物 ), c 为光速( 2.9979 × 10 8 m · s -1 ),若以如下裂变反应为例
141.9092 、 90.9056g · mol -1 。
则△ m= { 141.9092 + 90.9056 + 3 × 1.00867 )
- ( 235.0439 + 1.00867 )} g · mol -1
= { 235.8048-236.0526 } g · mol -1
= -0.2118g · mol -1
△ E= △ m · c 2
= ( -0.2118 × 10 -3 kg · mol -1 )×( 2.9979 × 10 8 m · s -1 ) 2
= -1.9035 × 10 13 kg · m 2 · s -2 · mol -1
=-1.9035 × 10 13 J · mol -1
=-1.9035 × 10 10 kJ · mol -1
1.000g 铀 -235 放出的能量是
在核裂变过程中,每 1g 参加反应的铀 -235 可放出约 8 × 10 7 kJ 的能量,而每 1g 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约为 30kJ 。这就是说, 1g 铀 -235 裂变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约 2.7 × 10 6 g 煤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可见核能是多么巨大。
由于核裂变反应中产生了中子,故裂变反应以链式反应的形式进行。一般来说,在核裂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数多于消耗的中子数,但产生的中子会被核裂变物质和反应堆内构件吸收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中子将逃逸到堆外,幸存中子的多少,对裂变链式反应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幸存中子平均不到 1 ,链式反应就愈来愈弱,称为“收敛”,如果幸存中子平均大于 1 ,则链式反应会愈来愈强,称为“发散”,最后可能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原子弹爆炸即利用此原理,这非常危险!故我们希望幸存中子恰好为 1 ,让链式反应经久不息地进行下去。驾驭链式反应可通过控制棒实现,控制棒可用中子吸收截面很大但本身又不发生裂变的材料如镉、硼、铪制成。这种核反应堆称为热中子反应堆。
天然铀按质量分数是包含 0.0055 %铀 -234 、 0.72 %铀 -235 和 99.2745 %铀 -238 三种同位素的“家族”,铀 -238 不能直接用作核裂变燃料,如果仅用铀 -235 作核燃料,其资源就很少。现代技术已开创了将铀 -238 转变成钚 -239 的技术
钚 -239 能进行核裂变反应。也就是说,在反应堆里,每个铀 -235 或钚 -239 裂变时放出的中子,除维持裂变反应外,还有少量的中子可以用来使难裂变的铀 -238 转变为易裂变的钚 -239 。这种反应堆称为快中子增殖堆。简称快堆。即快堆在消耗裂变燃料以产生核能的同时,还能生成相当于消耗量 1.2 ~ 1.6 倍的裂变燃料。这样,就可以把热中子反应堆中所积压的铀 -238 充分利用。